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钾、锌肥与氮肥配施对油菜体内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了钾、锌肥与氮肥配施对不同生育期油菜体内硝酸盐累积量及与其相关的硝酸还原酶 (N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肥是使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 ,适量氮、钾、锌肥配施能明显提高油菜体内NR活性和显著降低其硝酸盐累积 ,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与NR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在氮肥用量较高时 ,钾肥和锌肥降低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作用在生长后期尤其明显。

关键词: 钾肥 锌肥 氮肥 配施 油菜 硝酸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验室条件下氯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

农药学学报 2000 CSCD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 ,通过对东北黑土、华北褐土、华南红土中 3次添加氯氰菊酯的降解研究发现 :氯氰菊酯在 3种土壤中的降解是以微生物降解为主 ,化学降解为辅 ;土壤间理化性质的不同对化学降解速率没有明显影响 ,多次施药则因较难降解的顺式异构体在土壤中积累而使半衰期延长。

关键词: 氯氰菊酯 土壤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绿僵菌防治鳞翅目害虫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1995~ 1998年在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和太原市小店区蔬菜田进行了绿僵菌对甘蓝小菜蛾、甘蓝菜青虫和番茄棉铃虫的杀虫效果及壮苗试验。结果表明 ,绿僵菌对小菜蛾的杀虫率为74 4 8% ,对菜青虫的杀虫率为 77 73% ,对棉铃虫的杀虫率为 53 98%。用绿僵菌浸种的辣椒苗和茄子苗颜色深绿 ,苗齐苗壮 ,长势好。

关键词: 绿僵菌 壮苗 菜青虫 小菜蛾 棉铃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使用壮早丰避霜剂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过 3年田间试验与示范 ,研制出棉花促早避霜剂—壮早丰 (配方编号 :97BS8)。棉花系统喷施壮早丰后 ,棉株株高降低 9.89%~ 2 2 .58% ,主茎节间和果枝节间缩短 ,棉花株型紧凑 ,协调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 ,内围铃增多 ,单株铃数和铃重增加 ,生育进程加快 ,吐絮期提早 2~ 4d,皮棉比对照增产 5.4%~ 1 7.93% ,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避霜剂 壮早丰 棉花 生长 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麦60号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晋麦 6 0号分蘖力强 ,为两次分蘖高峰型 ;幼穗分化前期慢 ,后期快 ,器官建成期短 ;子粒灌浆进程呈现“慢—快—慢”的特点。栽培技术应以稳定穗数、提高粒数和粒重为中心 ;采用常量精细播种技术 ,创建合理优质群体 ;科学用水 ,平衡施肥 ,实行“三喷” ,防病治虫 ,增加粒重 ,能够实现82 50~ 90 0 0kg/hm2 的产量指标

关键词: 小麦 晋麦60号 生长发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烯效唑对小麦抗冷性影响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 (S330 7)拌种对早播春型小麦 (川农麦 1号 )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S330 7拌种提高了春小麦四分体期与寒潮期幼穗SOD ,POD酶活力 ,降低了MDA含量 ,同时增加了ABA、可溶性蛋白质和RNA的含量 ,从而提高了植株的抗冷性

关键词: 烯效唑 抗冷性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杀杂种小麦优势表现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利用化学杂交剂SC2053 诱导的小麦不育系为母本,与4 个品质优良的丰产品种配制组合108 个,研究了29 个组合各性状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F1 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依次为主穗长> 千粒重> 主穗粒数> 主穗结实小穗数> 公顷穗数> 株高。通过试验,筛选出6 个强优势组合。

关键词: 冬小麦 农艺性状 超亲优势 超标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地区小麦旗叶主要光合色素含量及光谱吸收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CSCD

摘要:用丙酮提取后,用日产岛津UV-160 分光光度计在4 年间测定了黄淮区85 个普通小麦品种(系)旗叶中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 含量为2.444~2.871 m g/g 鲜叶,均约2.753 m g/g 鲜叶(σ= 0.093,n= 163,下同);叶绿素b 含量为0.875~1.688 m g/g 鲜叶,均约1.253 m g/g 鲜叶(σ= 0.149);叶绿素a+ b 为3.340~4.516 m g/g 鲜叶,均约4.028 m g/g 鲜叶(σ= 0.231);b/a 为0.355~0.588,均约0.453(σ= 0.0795)。小麦旗叶离体叶绿素均在662~663 nm 、431~455 nm 及327~378 nm 处出现吸收高峰。豫麦13 的a+ b 含量最高,且其光吸收峰谱表现明显的倾母遗传趋势。

关键词: 叶绿素 比吸收 倾母遗传 生物产量 小麦 旗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效应的影响

辽宁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覆膜穴播及膜际条播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使地膜大豆的株高、分枝数及主茎节数显著地高于露地条播对照,各项产量性状也明显优于对照,从而使覆膜穴播大豆比对照增产31.3%,增收18.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6kg/(mm·hm2);膜际条播大豆比对照增产23.3%,增收15.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92kg/(mm·hm2)。

关键词: 大豆 覆膜 穴播 膜际条播 栽培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典型水土流失区地面鼠类的数量配置及季节变动规律

水土保持研究 2000 CSCD

摘要:调查明确了黄土残塬沟壑区地面鼠类在不同地貌类型中的种类和数量组成 ,并分析了不同季节的数量分布特点 :长尾仓鼠、子午沙鼠和大仓鼠 3种害鼠分别为塬、沟、坡这三种地貌类型中的优势种 ;害鼠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的植被和地貌类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其密度季节性波动较大。本项研究为典型水土流失区害鼠综合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黄土残塬沟壑区 鼠类 数量配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