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芒果花果期蓟马寄主植物间迁移对其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弄清芒果花果期蓟马种群数量增长是否受其寄主间迁移活动的影响。【方法】用粘虫板和直接调查定期定点监测了露地开放和罩网隔离条件下地面有草和地面无草及开放条件下果园周边东、南、西、北和果园中不同方位蓟马的种群消长情况。【结果】在芒果花果期,随着花期的到来,开放条件下有草和无草两处理诱集到的蓟马虫量显著增加;隔离条件下有草和无草两处理诱虫量除谢花至座果期有所增加外,其他时间诱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开放条件下的诱虫量始终显著高于隔离条件下的。谢花至座果期是整个花果期蓟马发生最高峰。粘虫板诱集到的虫量与芒果植株上的蓟马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趋势。芒果园周边南侧的虫量在初抽花穗期到初花期以及谢花到小果期两个时期显著高于果园中间蓟马虫量。【结论】蓟马种群数量在芒果花期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蓟马从其他植物向芒果迁移造成的。

关键词: 蓟马 芒果 寄主植物 迁移 种群增长 花果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6个PP2C家族基因成员分子信息学与抗旱功能分析

植物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P2C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残基蛋白磷酸酶,在高等植物ABA信号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阐明巴西橡胶树中PP2C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橡胶树转录组数据库中鉴定并获得6个PP2C家族基因,均含有PP2CD、F1和F2亚族。通过qRT-PCR技术对6个PP2C家族基因进行了干旱处理下的差异表达分析,发现6个基因都不同程度上响应橡胶树干旱胁迫。本研究为探究PP2C基因在橡胶树抗干旱反应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PP2C基因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干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A1-2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香蕉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

植物保护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对香蕉尖孢镰刀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放线菌,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从四川省会理县干热河谷小麦根际土壤中进行放线菌分离,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孢子萌发法进行筛选,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四川省会理县干热河谷小麦根际土壤筛选获得一株对香蕉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菌丝和孢子萌发都有很强抑制作用的菌株GA1-2,对FOC4菌丝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36.34%和94.81%。菌株GA1-2与薰衣草灰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lavenduligriseum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率达99.85%,且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也与薰衣草灰链轮丝菌基本相符,因此将菌株GA1-2初步鉴定为薰衣草灰链轮丝菌。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拮抗菌 薰衣草灰链轮丝菌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溶菌酶用量对天然橡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应用化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新鲜天然胶乳中添加不同用量的溶菌酶,对凝固后天然橡胶混炼胶的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与酸凝固天然橡胶混炼胶相比,添加溶菌酶凝固天然橡胶混炼胶的弹性模量G’高,损耗因子tanδ小。当溶菌酶添加量为0.3%时,天然橡胶混炼胶弹性模量值最高,损耗因子值最小。通过对硫化特性参数的比较,天然胶乳加入溶菌酶凝固后具有比酸凝固胶样更快的硫化反应速率,且添加量为0.3%时,硫化速率最快。

关键词: 溶菌酶 天然橡胶 凝固 加工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茎叶还田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轮作木薯年限达3年的蕉园,采取木薯茎叶100%粉碎还田措施,测定蕉园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理化性质、香蕉长势和枯萎病发病率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空白)比较,木薯茎叶还田可显著降低可培养真菌数量、枯萎病病原菌数量及总真菌数量,增加可培养放线菌数量、总细菌数量和碱解氮含量,B/F、A/F(可培养细菌数/真菌数、放线菌数/真菌数)均增大;土壤的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香蕉株高、茎粗、叶面积和SPAD值(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大,香蕉枯萎病发病率降低至33.9%。说明木薯茎叶还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土壤微生物种群改善,且有效促进香蕉生长、降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

关键词: 木薯 茎叶还田 香蕉枯萎病 防控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谷蛋白-1功能特性的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采用分步提取和膜分离结合的方法从椰肉中提取椰子谷蛋白-1,测定其氨基酸组成,利用SDS-PAGE和柱层析技术分析其分子量分布和亚基组成,利用DSC技术分析其耐热性,然后对谷蛋白-1的乳化性和起泡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椰子谷蛋白-1中含有16种氨基酸,天冬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很高,SDS-PAGE表明,椰子谷蛋白-1含有5个亚基,分子量分布在19.6~50.6 k Da之间。DSC扫描结果表明,椰子谷蛋白-1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功能特性实验表明,椰子谷蛋白-1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85.17%±1.41%)和泡沫稳定性(89.15%±5.75%),均优于大豆分离蛋白。该结果表明椰子谷蛋白-1具有开发为乳化稳定剂和泡沫稳定剂的潜力。

关键词: 椰子谷蛋白-1 分离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气环流指数对海南省稻飞虱发生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因子膨化方法对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进行合理扩充,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完成对1961—2010年海南省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等级具有指示意义的大气环流因子的筛选及其相应等级指标的构建,分析大气环流影响海南稻飞虱的发生机制,建立基于大气环流的海南稻飞虱发生面积率预测模型,并利用2010年资料对模型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影响稻飞虱发生面积率等级的次序为副热带高压类、极涡类、槽类以及其他类,影响的时段主要为上一年9—10月;不同指示因子的量值在稻飞虱发生轻、偏轻、偏重和重时差异显著;关键环流因子与稻区气象要素、海南稻飞虱发生面积率三者之间的存在密切关系;大气环流模型回代检验等级准确率为81.63%,2010年等级预测准确率为100%,模型总体评价准确率为82%。该模型准确性较高,可为预测预报海南稻飞虱提供服务。

关键词: 大气环流 海南 稻飞虱 发生面积 因子 发生机制 预测模型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胸蓟马对乙基多杀菌素的抗性选育及抗性风险评估

应用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估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对乙基多杀菌素的抗性发展动态、抗性风险,旨在为该虫的科学防治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毒力测定采用叶管药膜法(TIBS),采用群体淘汰法获得黄胸蓟马对乙基多杀菌素的抗性种群,并采用Tabashnik的域性状分析法计算抗性现实遗传力(h2)和测算不同选择压下抗性发展速率.[结果]经过20代17次的选育,黄胸蓟马对乙基多杀菌素的抗性达19.42倍,平均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1317;根据抗性发展规律,获得4个选育阶段的h2,分别为0.1960(G1~G3)、0.1796(G5~G9)、0.1262(G11~G14)和0.0944(G16~G20);通过平均抗性现实遗传力h2=0.1317,预测不同选择压(死亡率=50%、60%、70%、80%、90%、99%)下,抗性上升10倍所需要的代数分别为:16.68代、13.70代、11.21代、9.52代、7.55代、2.55代.[结论]黄胸蓟马对乙基多杀菌素具有一定的抗性风险,应注意科学合理用药.

关键词: 黄胸蓟马 乙基多杀菌素 抗药性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阶段椰树叶片对椰心叶甲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椰心叶甲对椰树不同生长阶段叶片选择性取食的营养生理机制,研究椰树心叶、半展叶、展叶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以及这3个生长阶段叶片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中肠6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椰树叶片营养成分中,蔗糖、淀粉、脂肪含量均为心叶中最低,展叶中最高,粗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椰心叶甲幼虫在取食不同生长阶段的椰树叶片后,中肠消化酶活性有显著变化,取食椰树半展叶、展叶的椰心叶甲5龄幼虫中肠蔗糖酶、淀粉酶、蛋白酶及脂肪酶比取食心叶的椰心叶甲5龄幼虫均有显著下降,而无论是取食椰树心叶、半展叶还是展叶,椰心叶甲5龄幼虫中肠消化酶均为淀粉酶活性最高,蛋白酶次之。

关键词: 椰心叶甲 寄主植物 营养物质 消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喷施赤霉素(GA3)对杜果果实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贵妃’杧果生长期喷施GA3对果实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运特性的影响,以期为GA3在杧果生产中的规范与合理使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贵妃’杧亡果为试材,用不同质量浓度(50、100、250 mg·L-1)的GA3于盛花期后15、25、35 d各喷1次,测定‘贵妃’杧亡果的产量、坐果量、单果质量、果皮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果实色泽参数(L、a、b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采后病害发生等指标.[结果]采前喷施GA3能够增加‘贵妃’杧果的产量和坐果量,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果形指数,但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上升,果实品质下降,采后病害发病率上升.较高质量浓度下(250 mg·L-1)GA3增产不显著,但果实品质明显降低,并诱导果实出现采后滞绿现象.[结论]海南‘贵妃’杧亡果采前喷施GA3,较低质量浓度(50~100 mg·L-1)可以增产,促进坐果和果实膨大,果实食用品质小幅下降.较高质量浓度(250 mg·L-1)增产不明显,果实品质下降幅度大,可诱导果实出现采后滞绿现象.因此,海南‘贵妃’杧果采前喷施GA3质量浓度以50 mg· L-1为宜,可以增加产量、拉长果实、提高果实色泽,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小,不会诱导果实采后滞绿.

关键词: 杧果 赤霉素 产量 果实品质 果实颜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