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P-N-B阻燃剂处理炭化橡胶木的燃烧性能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AWAP P50_2010,采用P_N系阻燃剂(MAP、DAP、APP)与硼酸、硼砂等复配制备P_N_B阻燃剂,对炭化橡胶木进行加压浸渍处理。抽真空至-0.08 MPa,保持15 min后加压至1.0 MPa,保持30 min后取出试件,在室温下气干7 d后置于干燥箱中干燥至含水率12%。利用锥形量热仪分析阻燃炭化橡胶木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在50 k W/m2的热辐射功率下,经P_N_B阻燃剂水溶液(质量分数为20%)浸渍处理的炭化橡胶木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烟生成速率峰值、烟生成总量都显著降低,氧指数、成炭率较未阻燃处理橡胶木有所提高,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抑烟性能。

关键词: 橡胶木 磷氮硼阻燃剂 炭化 燃烧性能 热释放速率 烟生成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方式制备的黑胡椒风味成分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分别对四种加工方式(直接日晒、热烫处理后日晒、日晒1 d轻度发酵、日晒2 d轻度发酵)过程中的黑胡椒风味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胡椒精油,四种产品中胡椒精油的含量分别为1.10、1.09、1.16、0.89 m L/100 g,发现四种加工过程中胡椒精油均有较大程度的损失,损失率范围63%~71%。经GC-MS检测四种加工方式所得产品中的精油分别鉴定出19、17、23、22种化合物,其总检出量在95%以上;其中α-蒎烯、β-蒎烯、3-蒈烯、D-柠檬烯、蛇麻烯、反式-石竹烯、β-甜没药烯在四种产品中的含量较高,最高的为反式-石竹烯,相对含量范围43.47%~56.16%。利用HPLC法检测胡椒碱含量,四种加工产品中胡椒碱含量分别为3.64、3.53、3.32、3.58 g/100 g,胡椒碱在加工过程中的损失率范围为9%~17%。

关键词: 黑胡椒 加工过程 胡椒碱 胡椒精油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假蒟提取物对文昌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50200mg/kg假蒟提取物对文昌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80只健康1日龄文昌鸡于0~2周期间集中育雏,第3周清晨,随机将其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其中T0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T50、T100、T200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mg/kg的假蒟提取物,饲喂至11周。结果表明,试验第6~8周,T100组日均增重、日均采食量显著高于T0、T200组(P<0.05);各组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T0组胸肌滴水损失、剪切力均显著高于T100、T200组(P<0.05);假蒟组提高了胸肌粗脂肪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200mg/kg假蒟提取物能提高68周文昌鸡日均增重和日均采食量,改善文昌鸡胸肌肉品质。

关键词: 假蒟提取物 文昌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养殖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不同养殖盐度下对血细胞生理和免疫状态的影响,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对两个养殖盐度下(5‰和20‰)的凡纳滨对虾的血细胞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盐度组的对虾的血细胞总数(THC)和酯酶活力均显著高于5‰盐度组的对虾,分别是5‰盐度下对虾的1.35倍和1.90倍;与5‰盐度组相比,20‰盐度组对虾的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的比例均上升,透明细胞的比例下降;血清酚氧化酶(PO)活力显著高于5‰盐度组的对虾。这些结果表明对虾在5‰盐度下血细胞免疫力较低。20‰盐度组对虾的血细胞胞内游离Ca2+含量显著高于5‰盐度组的对虾,是5‰盐度下对虾的1.26倍,可能是为了维持细胞内外的正常渗透压。5‰盐度组对虾的血细胞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含量均显著高于20‰盐度组的对虾,分别是20‰盐度下对虾的1.49倍和1.55倍,可能是对虾长期遭受慢性低盐度胁迫而导致的。两盐度组对虾的血细胞凋亡率没有显著差异,5‰盐度下对虾可能调动了更多的抗氧化活力,以清除过多的ROS和NO。本研究结果表明,养殖盐度显著影响对虾的血细胞生理和免疫状态,在低盐度下,对虾可能遭受慢性低盐度胁迫,血细胞免疫力较低。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血细胞 盐度 流式细胞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荜茇酰胺对杧果采后病害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台农1号杧果为试材,研究荜茇酰胺处理对其采后病害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荜茇酰胺处理能延缓果实硬度下降,抑制果皮可溶性果胶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均推迟,抑制了果实转色,延缓了台农1号杧果果实后熟,对炭疽病和蒂腐病2种主要采后病害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杧果 荜茇酰胺 采后生理 采后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梨果肉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分析了油梨果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并对国内油梨资源与国外油梨品种"Hass"进行对比。主要针对采集至海南儋州、海南白沙、云南瑞丽和广西南宁的16份油梨资源的果肉含水量、灰分、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总酚和总黄酮等7种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看出,7种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在大部分油梨资源之间差异显著。含水量、灰分、可溶性蛋白质和总酚含量在16份油梨资源间差异较小,而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总黄酮含量在16份油梨资源间差异较大。与其他15份国内油梨资源比较,Hass油梨果肉含水量最低,灰分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较低,可滴定酸和总酚含量较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处于中间水平。

关键词: 油梨果肉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乙烯利刺激割胶对大丰95产量及生理参数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乙烯利刺激割胶对橡胶树大丰95干胶产量及其相关生理参数的影响,为制定适宜大丰95的割胶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2d3割制对开割3年后的大丰95并涂施不同浓度(0、0.25%、0.50%和0.75%)的乙烯利,测定分析各处理胶树的干胶产量、干胶含量及胶乳硫醇、蔗糖、无机磷、镁离子含量、排胶初速度和堵塞指数等生理参数。【结果】在0.25%和0.50%乙烯利刺激下大丰95的干胶净增产率分别为15.3%和26.2%,乙烯利刺激浓度为0.75%时干胶产量随刺激浓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不明显,干胶含量开始极显著下降(P<0.01),无机磷持续显著增加(P<0.05,下同),排胶初速度、堵塞指数及硫醇、蔗糖和镁离子含量均下降。采用乙烯利刺激割胶的大丰95干胶含量与乙烯利刺激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8847),干胶产量与乙烯利刺激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9705)。【结论】采用S/2d3低频割制配合采用0.25%和0.50%乙烯利刺激开割3年后的大丰95橡胶树可取得较好的增产效应,胶树死皮率未明显增加,对胶树生长的影响也较小,可在大丰95割胶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橡胶树 大丰95 乙烯利刺激 干胶产量 生理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翅绢野螟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翅绢野螟是为害热带木本粮食作物菠萝蜜的主要钻蛀性害虫。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其雌雄蛾触角进行观察,以探索其化学感受系统。结果表明:黄翅绢野螟触角呈丝状,包括1节柄节、1节梗节和76个亚节连接成的鞭节三部分。触角中共发现11类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Ⅰ和Ⅱ)、刺形感器(Ⅰ和Ⅱ)、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Ⅰ和Ⅱ)、耳形感器、鳞形感器、锥形感器和Bo··hm氏鬃毛,感器的种类、分布及形态结构在雌雄蛾中不存在二型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黄翅绢野螟寄主选择行为机制提供基础性资料。

关键词: 黄翅绢野螟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走马胎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走马胎幼嫩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走马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在MS+6-BA 1.0mg·L~(-1)+NAA 1.0mg·L~(-1)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最适合用于进行分化和增殖;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1)+NAA 0.1mg·L~(-1),分化率高达88.9%;壮苗培养基为MS+6-BA0.5mg·L~(-1)+NAA 0.1mg·L~(-1)+10%椰子水(CW);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0.1mg·L~(-1)+IBA 1.0mg·L~(-1),生根率达100%,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经生根培养及练苗,走马胎的假植成活率达85%。

关键词: 走马胎 叶片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咖啡黑(枝)小蠹成虫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咖啡黑(枝)小蠹(Xylosandrus compactus)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咖啡黑(枝)小蠹雌、雄成虫之间触角形态、感受器类型和分布均无显著差异。成虫触角具有5种感受器:毛形感受器(Ⅰ、Ⅱ)、锯齿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芽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占总感受器的57%,刺形感受器数量最少,仅3%。各种感受器在触角各节上的分布数量显著不同,柄节、梗节感受器数量较少,分别约占感受器总数的4%和3%;鞭节分布的感受器数量最多,约占93%,其中约85%的感受器集中分布在锤状部末端。

关键词: 咖啡黑(枝)小蠹 触角 感受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