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氮肥用量与基追比例对弱筋小麦‘生选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优质弱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弱筋小麦新品种生选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180、240、300 kg/hm23个施氮水平和基肥∶分蘖肥∶拔节肥为9∶1∶0、7∶1∶2、5∶1∶4等3个施氮方式,研究了施氮量和基追比例对生选6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随拔节期追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受氮肥用量影响不大;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穗粒数先增加后减少,千粒重则增加;随着拔节期追肥比例的增加,穗数、穗粒数增加,千粒重则基本不变;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及拔节期追肥比例的增加而升高;面团稳定时间随拔节期追肥比例的增加而缩短,饼干厚度与面团稳定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实现生选6号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施氮量为180 kg/hm2,施氮方式即基肥∶分蘖肥∶拔节肥为7∶1∶2。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雅津系列甜高粱品种在江苏沿海盐碱地适应性研究初报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高粱是集生物能源、酿酒、饲料等多用途的一种抗盐碱、耐贫瘠、高光效的C4作物。在粮棉争地的大背景下,为了解甜高粱在江苏沿海盐碱地适应性情况,本研究引进3个甜高粱品种进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引进的3个甜高粱品种中相对早熟的是雅津201,糖锤度相对较高的是雅津71,雅津71、雅津95秸秆产量相对较高、耐盐碱性强、长势长相好、抗病虫性突出,但株高相对较高,且生育期较长。故需引进早熟、株高适中的品种,种植行向也应改变,同时后期加强施肥、培土等。初步形成江苏沿海盐碱地的甜高粱育种目标并完成开发产业链的初步探索。通过引进合适的品种并结合栽培技术集成在江苏沿海盐碱地种植甜高粱是可行的,产业链开发也将有广阔前景。

关键词: 甜高粱 沿海盐碱地 适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KT/HAK/KUP家族基因在桃开花期的表达及对钾肥施用的响应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转录水平探索KT/HAK/KUP家族基因在桃花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及对钾肥施用的响应特征,明确关键基因并验证其功能。旨在揭示钾素营养状况与桃花开放之间的直接关系,为果树施钾及高效园艺作物的遗传改良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霞晖6号’桃树为研究对象,通过钾肥施用分析其对桃花生长发育、钾素含量及花朵开放时期的影响;通过HNO3-HCl O4法消化样品,利用ICP-AES设备测定桃花开放不同时期的钾离子含量;利用荧光实时定量q RT-PCR技术,分析KT/HAK/KUP家族基因在桃花开放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确定主效基因;进一步通过q RT-PCR技术分析KT/HAK/KUP家族基因在桃花开放不同时期对钾肥施用的差异响应;利用异源细菌缺失功能互补法验证主效基因的功能,将KUP11的CDS序列克隆到p PAB404中形成重组表达载体p PAB404-KUP11,测序验证的重组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功能缺失突变菌株TK2420中,分析重组载体p PAB404-KUP11恢复TK2420突变细菌吸收外界K+(KCl或K2SO4)的功能。【结果】钾肥施用使‘霞晖6号’桃花提前2 d开放,并显著促进了盛开期桃花的发育,花朵鲜重增加21.5%。此外,盛开期桃花K+含量也最高,其次是初开期和花蕾期,败落期则最低。因此,钾肥施用显著增强了桃花开放过程中花朵K+的富集水平,在花蕾期、初开期、盛开期和败落期分别提高了24.3%、27.4%、29.1%和26.2%。KUP1—13在桃花开放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但在盛开期的表达水平均达到最高,且在转录水平对钾肥施用的响应不同。KUP1和KUP5基因对钾肥施用最为敏感,其表达水平从花蕾期至桃花盛开期是持续被诱导的;KUP11在桃花开放的整个过程中表达量最高,钾肥处理显著诱导了其在花蕾形成初期的表达并抑制了其在桃花败落期的表达量。表达载体p PAB404-KUP11能恢复TK2420细菌重新吸收K+,且对外界KCl和K2SO4均有吸收,说明KUP11的表达水平与K+的吸收呈正相关性。【结论】钾肥施用促进桃花发育,改善钾营养状况,催使桃花提前开放,并对KUP家族基因在开花不同时期转录水平的调控有差异;KUP11转运体具有吸收外界K+的功能,在桃花开放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开花 KT/HAK/KUP 钾素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藏温度对薄壳山核桃抗氧化功能及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薄壳山核桃品种莫愁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冷库贮藏5个月后,再分别在自然温度、冷藏(4~8℃)、冷冻(-16~-18℃)条件下贮藏6个月后果实抗氧化活性、过氧化值以及水分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3种贮藏温度下,果实DPPH清除率、FRAP值、总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过氧化值持续上升,水分含量持续下降;贮藏6个月后,3组薄壳山核桃果实总多酚含量均高于贮藏前,DPPH清除率和FRAP值无显著变化;常温组的过氧化值显著高于冷藏和冷冻组,常温组水分含量均显著低于冷藏和冷冻组。贮藏期间莫愁果实中总酚含量表现出积累的趋势,表明该品种果实具有一定的耐贮优势。此外,冷藏和冷冻2种贮藏条件对核桃品质(过氧化值和水分)的保持优于常温,但两者之间保鲜效果相当。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贮藏温度 抗氧化功能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孢杆菌类生物杀菌剂的研发与应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概述了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机理,包括营养和空间位点竞争、分泌抗菌物质、溶菌作用、诱导植物抗病性。简述了国内外芽孢杆菌类生物杀菌剂的研发现状,分析了生防芽孢杆菌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展望生防芽孢杆菌类杀菌剂由于能够有效控制植物病害,同时具有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植物病原菌不易产生抗性、生产成本相对比较低廉等优点,必将在现代农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生物杀菌剂 生防机理 研发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蛋白质含量对绿盲蝽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棉花蛋白质含量对绿盲蝽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3种棉花(苏棉9号、中棉29号、鲁棉研15号)的蕾、花、叶分别饲喂绿盲蝽若虫,测定其生长发育参数,同时测定不同棉花上这3种器官的蛋白质含量,并进行品种、器官二因素方差分析与不同因素间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的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棉花品种上叶与蕾中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花中的蛋白质含量达14.9%以上。不同棉花品种上若虫存活率的高低、发育历期的长短均与其取食器官的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叶片、花、蕾上的若虫发育历期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6、0.9586、0.9377,其差异程度达显著水平。不同棉花相同器官饲喂的绿盲蝽种群的存活率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来看,绿盲蝽若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均与取食棉株部位的蛋白质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 绿盲蝽 发育历期 棉花 蛋白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方式下C_4牧草在沿海滩涂的生产性能评价

草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杂交狼尾草、高丹草和墨西哥玉米3种不同类型的C4牧草在江苏沿海滩涂进行种植,采取覆膜、起垄、覆膜+起垄等3种栽培方式,从分蘖期到开花期等不同生育期分4次进行取样,分别测定株高、单株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及单株干重和干物质含量等产量性状,并分别测定茎、叶及全株饲用品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干物质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覆膜、起垄、覆膜+起垄3种栽培方式均能有效增加牧草产量、改善牧草饲用品质,其中以覆膜+起垄方式改善效果最显著;杂交狼尾草和高丹草在9月3日收割能获得最优的产量和品质,墨西哥玉米则在9月24日收获饲用品质最好、产量最高。墨西哥玉米和高丹草饲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高于杂交狼尾草;高丹草和墨西哥玉米植株体内WSC主要集中于茎秆,且两者茎中WSC含量明显高于叶中的含量,而杂交狼尾草茎中的WSC含量稍高于叶片。本研究的结果明确了不同栽培方式下3种C4牧草生产性能的差异,为加快滩涂种草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C4牧草 栽培方式 产量 饲用品质 沿海滩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RNAi技术在番茄研究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NAi(RNA interference)技术是一项基因沉默技术,能够阻断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为探索未知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向遗传学研究平台。番茄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和模式作物,RNAi技术在其遗传改良进程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RNAi技术在番茄基因功能、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抗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RNAi 基因沉默 番茄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毕式海蓬子水通道蛋白基因SbPIP1烟草的抗旱生理机制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毕氏海蓬子中水通道蛋白基因的功能,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毕氏海蓬子经盐诱导后差异表达的水通道蛋白基因SbPIP1,并利用生物学软件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构建SbPIP1基因的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cAMBIA2301-SbPIP1,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NC89,通过Kan抗性、PCR及半定量RT-PCR筛选鉴定阳性转基因苗;对转基因烟草进行抗旱性分析,同时测定转基因烟草叶片原生质体在低渗溶液中破裂所需时间,以及在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后转基因烟草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离子外渗率(IL)、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研究毕式海蓬子SbPIP1基因的功能,分析转基因烟草的抗旱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从毕氏海蓬子克隆的SbPIP1基因(Gen Bank登录号:DQ451602)c DNA全长1 268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858 bp,共编码285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bPIP1编码的蛋白包含6个跨膜区、2个NPA(Asn-Pro-Ala)单元和2个典型的质膜信号肽序列。通过Kan抗性、PCR及半定量RT-PCR鉴定筛选,最终获得10个株系转基因烟草苗。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与对照相比明显提高。转基因烟草叶片原生质体在低渗溶液中的破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烟草。在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下,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转基因烟草和对照烟草叶片RWC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在相同浓度处理下,转基因烟草植株叶片的RWC与对照植株相比,下降幅度较小,具有较强的抗脱水能力。转基因烟草和对照烟草叶片MDA和IL随着PEG处理浓度的提高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但转基因烟草MDA和IL增加幅度明显小于对照植株。转基因烟草和对照烟草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着PEG处理浓度的提高也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相比,转基因烟草植株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增加的更快。

关键词: SbPIP1基因 烟草 转基因 抗旱性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丙草胺防治直播稻田杂草稻的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寻对栽培稻安全的杂草稻防除技术,采用整株测定法研究了丙草胺对杂草稻的毒力及解草啶减轻丙草胺对栽培稻药害的应用技术,并通过田间试验检验了这一技术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丙草胺在450g/hm2时,可显著抑制杂草稻和栽培稻的生长;采用30mg/L解草啶浸种48h,可显著减轻丙草胺对栽培稻的药害,随着丙草胺施药量的增加,解草啶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田间试验结果说明:用30mg/L解草啶浸种栽培稻48h,丙草胺的施药剂量在450~675g/hm2时对栽培稻安全;当丙草胺剂量为900g/hm2时,栽培稻产量显著下降。

关键词: 解草啶 丙草胺 浸种 杂草稻 栽培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