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情报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介绍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特征。探讨了科研院所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图书馆在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信息交流等诸方面彻底改变传统图书馆的模式,使图书馆工作融化到整个社会信息存储、检索、利用、分析和服务的网络体系中。


控释肥在棉花上的应用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通过对LPs和BHM两种控释肥料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料具有良好的养分控释效果,但LPs控释效果优于国产的BHM。在施控释肥处理中,尿素与LPs配合施用产量最高,单产4 443.3 kg/hm2,比对照增产45.3%,比普通施肥增产29.5%。


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我国重点农区的6种典型土壤—红壤、灰漠土、垆土、潮土、褐土、黑土长期耕作施肥后的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CMI)进行了研究,探讨施肥对不同土壤活性有机质和CMI的影响。土壤活性有机质用KMnO4氧化法测定,采用3种浓度KMnO4(33、1673、33 mmol/L)将土壤活性有机质分为高活性有机质、中活性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3部分。结果表明,只耕作不施肥(CK)10年后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降低,CMI下降11.16~3.6,其中垆土、褐土下降幅度最大、黑土最小。施用化肥也使土壤活性有机质下降,其中单施氮(N)的潮土活性有机质下降最大,达31.3%;化肥配合施用(NPK)的红壤活性有机质下降最大,其余土壤相对较小。施肥使土壤活性有机质和总有机质含量增加,高于初始土壤和CK。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和CMI均显著增加,CMI以红壤上升最大,达91.4,潮土最小,仅为4.6。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数量及CMI变幅大于土壤总有机质的变化幅度,以CMI变化为大,说明CMI是评价施肥耕作对土壤质量影响的最好指标。土壤活性有机质分组结果表明,红壤活性有机质组成以高活性有机质为主;垆土、灰漠土活性有机质以高活性和中活性两部分为主;潮土以中活性有机质为主。施肥对红壤、灰漠土活性有机质组分影响明显,对垆土、潮土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 垆土 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CMI)
优化氮肥管理对膜下滴灌海岛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连续2 a的田间试验,对南疆膜下滴灌棉田优化施氮处理和传统施氮处理以及不施氮处理的海岛棉产量和纤维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棉花产量,优化处理在保持棉花产量与传统处理持平的情况下,较传统处理节约氮肥用量11.69%,经济效益高638.26元/hm2,增加单铃重0.08~0.26 g,增加衣分含量0.8%~1.5%;在棉花纤维品质方面,1 a优化处理与传统处理、不施肥处理差别不大,但2 a连续优化处理与传统处理相比,能显著提高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并保证马克隆值在最优级的范围内。


抛送式棉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与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 200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抛送式棉秆粉碎还田机采用高速旋转的甩刀将棉秸秆粉碎,并以一定的高度和距离向后抛出机体越过残膜回收机,实现膜上棉秆的清理,为残膜回收机膜秆分离创造条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抛送式棉秆粉碎还田机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参数,获得了刀辊转速与机组前进速度的合理配比关系,从而降低棉秆根茬高度,提高了棉田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作业效果。试验证明改进后的样机性能有较大提高,基本能够满足秋后棉田秸秆粉碎还田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的技术要求。


高番茄红素加工番茄新品种紫红的选育
《新疆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紫红是利用从日本引进品种NDM969经分离选育的N-131,与分离选育的N-465配制的加工番茄杂种一代。该品种晚熟,较直立,开展度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番茄红素含量高。总产量比对照品种里格尔(87-5)增产6.6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5%,比对照品种里格尔高21.47%;番茄红素含量16.78mg/100g,比对照品种里格尔高61.66%,其番茄红素表现尤为突出,适合生产高番茄红色素含量番茄酱。可作为晚熟直播品种栽培。


加工番茄生产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加工番茄产业已经成为新疆重要的出口外向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今后加工番茄在新疆的发展必须努力挖掘内涵(依靠科技提高原料生产水平),而不是依靠扩大外延(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原料生产水平。加工番茄生产技术创新必须从杂交新品种研发与应用,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绿色、无公害(包括有机加工番茄)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配套生产机械的研发与应用等方面来提升加工番茄产业核心竞争力,改变目前产业单纯依靠低成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局面,转而依靠科技进步作为产业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