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互联网+科技管理”的科研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与实践——以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 2018
摘要:当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形成"互联网+X"创新发展模式。"互联网+科技管理"是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践行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文章从科技管理资源供给出发,通过整合单位批量科技管理资源,形成规范化结构数据,建设涵盖多类资源的综合性科研标准数据库,从而构建科研管理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然后基于数据库资源,开展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构建了科研闭环系统,并探索了基于科研大数据决策支撑的科技管理服务创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单位的科技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科技管理 大数据 服务平台构建 实践


我国多地区桃蚜种群对抗蚜威的抗性及乙酰胆碱酯酶敏感度检测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室内生物测定与乙酰胆碱酯酶动力学活性测定技术对2015、2016年采自我国河北、辽宁、江苏、青海等多个地区田间或温室蔬菜的桃蚜种群作抗蚜威抗性水平及乙酰胆碱酯酶敏感度的检测。室内条件生物测定结果表明,2015年河北宽城、河北深泽、上海青浦及辽宁大连种群对抗蚜威的抗性倍数低于5,对抗蚜威的处于敏感阶段;江苏盐城种群处于低抗水平(5 <抗性倍数<10);河北廊坊、江苏宜兴、江苏吴中、江苏大丰、青海种群处于中等抗性水平(10 <抗性倍数<40);河北唐山、上海宝山、上海崇明、辽宁绥中、江苏高邮种群处于高抗水平(抗性倍数> 40),尤其是上海宝山与辽宁绥中LC_(50)均显著高于10 000 mg/L,抗蚜威对这2个地方的种群已基本失去防治效果。2016年同地区种群对抗蚜威的抗性有所升高。其中,河北宽城种群抗性提升极其明显,抗性倍数由0. 80上升至67. 51,辽宁大连、河北唐山、上海青浦、江苏盐城、江苏宜兴、江苏大丰等种群抗性提升也非常明显,抗性倍数均升高40以上,处于高抗水平。2016年只有四川井研种群还处于敏感阶段,LC_(50)为153. 15 mg/L,其他种群均已处于中、高水平抗性。2015、2016年各种群单头桃蚜乙酰胆碱酯酶对抗蚜威的敏感度检测结果表明,敏感度测定残存活性分布及百分比与生物测定结果一致。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和TOPSIS的作物育种材料评价方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基于经验的作物育种材料评价方法,难以适应大规模、程序化、数据化的商业化育种需求,迫切需要一种科学、快速、高效的育种材料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灰色关联度与TOPSIS相结合的作物育种材料评价方法,可根据育种材料的性状表现快速作出综合评价。首先,通过对作物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与育种目标关联度较大的性状,以此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组合运用熵权法与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基于TOPSIS方法计算每个材料的综合评分,并按评分高低对材料进行排序。选取2015年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黄淮粳稻A组试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品种区域试验年会审议意见趋于一致,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识别出优良品种。该方法已集成到大型商业化育种软件"金种子育种平台",并在国内两家大型种业企业成功实施应用。


自动监测装置用温室粉虱和蓟马成虫图像分割识别算法
《农业工程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监测温室黄瓜作物虫害种类、数量变化情况以预测虫害发展趋势,该文以粉虱和蓟马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Prewitt、Canny边缘检测算子分割和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温室粉虱和蓟马诱虫板的图像识别算法。该方法利用HSI(Hue-Saturation-Intensity)颜色空间的I分量与L*a*b*颜色空间的b分量二值图像中害虫目标与背景的高对比性,再分别相应地利用Prewitt算子和Canny算子进行单头害虫边缘分割,再经过形态学处理,最后融合这两幅二值图像完成单头害虫区域的提取。然后提取害虫的5个形态特征(面积、相对面积、周长、复杂度、占空比)及9个颜色特征(Hue-Saturation-Value颜色空间、HSI颜色空间、L*a*b*颜色空间各分量的一阶矩),并对这14个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将特征值作为SVM的输入向量,进行温室粉虱和蓟马的诱虫板图像识别。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向量组合的BP(back propagation)与SVM的害虫识别率、4种不同SVM核函数的害虫识别率,发现颜色特征向量是粉虱和蓟马识别的主成分,且SVM的识别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线性核函数的SVM分类性能最好且稳定。结果表明: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3.5%,粉虱和蓟马成虫的识别率分别是96.0%和91.0%,能够实现温室害虫的诱虫板图像识别。该研究可以为虫害的监测与预警提供支持,为及时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图像处理、图像分割 算法 边缘检测 支持向量机 颜色空间 虫害监测


覆膜时期对3种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应用效果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化学除草地膜、黑色地膜和白色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的最佳覆膜时期。【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测定了3种地膜在不同时期覆膜的控草、增产、增收效应。【结果】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在不同时期覆膜,对田间杂草均有理想的控制效果,阔叶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超过85%和95%,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超过60%和75%;对玉米出苗率、叶绿素相对量等无明显影响;对玉米株高、株高整齐度、产量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有较明显影响,提前覆膜有利于改善各农艺性状并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上年秋覆膜较播期覆膜分别增产4.19%和9.85%、分别增收839.51和1 855.31元/hm2。白色地膜在不同时期覆膜,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均明显低于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但推迟至播期覆膜亦可起到较好的控草作用,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分别达到90.21%和74.70%;对玉米出苗率、果穗粗度无明显影响;对玉米叶绿素相对量有一定的影响,在玉米幼苗期以顶凌期覆膜较高,播期覆膜的次之,在玉米快速生长期则无明显影响;对玉米株高、株高整齐度、双穗率、穗有效长度、穗粒数、百粒质量、产量及经济效益有明显影响,均随覆膜时期的提早而明显降低,上年秋覆膜较播期覆膜减产19.09%、减收3 861.73元/hm2。【结论】在陇东旱塬区杂草严重或较重发生条件下,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以上年秋季覆膜最佳,顶凌期覆膜次之;白色地膜在土壤墒情较好时应尽量安排在玉米播期覆膜。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 地膜种类 覆膜时期 除草效果 玉米产量


县域“旱改水”项目遴选布局方法与实证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分析遂溪县"旱改水"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入手,提出了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冷热点分析方法的"旱改水"建设项目遴选布局方法。结果表明,遂溪县开展"旱改水"建设潜力较大,其中高、中适宜区占耕地总面积的81.08%,主要分布在中东部乡镇;稳定性与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高稳定性地块主要集中在北坡镇和广前公司,在其余乡镇也有分布;容易改造地块占耕地总面积的41.04%,主要分布在北坡镇、界炮镇、杨柑镇和广前公司等,该类耕地自然禀赋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并且与城镇、交通干线有一定距离,建设占用的可能性较小;"旱改水"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耦合协调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杨柑镇、北坡镇、界炮镇和广前公司等中部乡镇,是"旱改水"项目布局的优先选择区域;结合研究区实际,确定遂溪县"十三五"期间"旱改水"建设区总面积462.75 hm2。该研究为科学遴选、布局"旱改水"建设项目提供了方法借鉴。


结球甘蓝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抽薹时间相关QTL定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未熟抽薹是早春结球甘蓝产量损失的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明确甘蓝抽薹性状的遗传基础.【方法】以易抽薹、晚熟、不结球的‘R_4P_1’为父本和晚抽薹、早熟、圆球的‘R_2P_2’为母本构建了126个重组自交系群体F7-8,从1 230个分子标记中筛选出408个多态性分子标记,并对控制甘蓝抽薹性状的QTL进行标记定位.【结果】387个分子标记定位到9个连锁群中,覆盖长度838cM,标记间平均图距2.2cM;在第8染色体上定位到1个与抽薹时间相关的QTL(qbt-2-2),其贡献率为9.1%,加性效应为-1.23,分子标记为CB10139.【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遗传图谱标记数量多,平均密度大,准确性高,标记CB10139可用于晚抽薹资源的筛选及耐抽薹甘蓝品种培育.
关键词: 结球甘蓝 抽薹性状 重组自交系 遗传连锁图谱 QTL定位


林间草地放养北京油鸡对草地群落特征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草学 》 2018
摘要:林间草地低密度轮换放养鸡是一种重要的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发展模式。本试验在5年龄板栗园中建立菊苣和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研究草地划区轮换放养不同密度(1 350只/公顷和2 025只/公顷)北京油鸡对园区草地群落特征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植被群落盖度、高度和鲜草产量均随放牧轮次的增加而减少,在2 025只/公顷放养密度下,林间混播草地群落盖度、平均自然高度和鲜草产量下降幅度均高于1 350只/公顷放养密度下的,放养结束时,2 025只/公顷放养密度下混播草地鲜草产量现存量仍有622.5g/m~2。两种放养密度下,园区0~20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提高,且2 025只/公顷放养密度下的提高幅度高于1 350只/公顷放养密度,而碱解氮含量和p H值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2 025只/公顷放养密度较1 350只/公顷可更加充分地利用林间草地植被,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LED白光照射对平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平菇为试材,采用LED白光照射处理平菇,研究其对平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ED白光处理可有效抑制平菇感官品质下降、褪黑、褐变,延缓失重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抑制总酚含量的降解,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升高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降低,减轻酶促褐变和过量过氧化氢(H_2O_2)损伤。因此,LED白光照射有效维持平菇较好的品质,其光照强度为22μmol·m~(-2)·s~(-1)。
关键词: LED光照 平菇 色泽 总酚 多酚氧化酶(P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