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广东省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目前广东省农业科技人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结果发现:广东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在呈现出规模稳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团队初步建立等良好局面的同时,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比,依然存在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部分领域农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农业科技人才区域与行业分布不均、考核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成长环境欠佳等问题。建议政府从完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创造良好人才发展外部环境和完善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等入手,促进广东农业科技人才发展获得提升。

关键词: 广东 农业科技人才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秋季红火蚁工蚁的觅食偏好性及与多态性的关系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在广州地区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觅食嗜好性,为我国防治红火蚁新型饵剂的研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7—11月观察了广州桑园和荒地红火蚁工蚁觅食活动的季节差异和日动态,并分析其摄食食物类别与生境、季节的关系,比较分析了固态型、液态型或防御型工蚁的个体分布.【结果和结论】春、秋季的2种生境中,摄取固态或液态食物的红火蚁工蚁数量在2种生境或夏秋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固态型P<0.01,液态型P<0.05),但这种差异不受生境和季节互作的影响(固态型P=0.373 3、液态型P=0.903 3).工蚁对液态食物的喜好强于固态食物,携带液态食物的工蚁的平均比例[夏季:(36.58±8.74)%,秋季:(37.60±5.16)%],显著地高于搬运固态食物的[夏季:(8.03±1.66)%,秋季:(7.30±1.71)%].取食固态食物、液态食物以及负责防御的3类工蚁的个体多态性均呈连续性偏态分布,其平均头壳宽度分别为(0.652 4±0.007 1)、(0.636 1±0.006 2)和(0.636 3±0.006 4)mm,而且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红火蚁 觅食工蚁 觅食规律 个体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2~63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粗蛋白质营养需要量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22~42日龄和43~63日龄2个阶段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蛋白质沉积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快大型黄羽肉鸡饲养中、后期的粗蛋白质营养需要量。选用22、43日龄岭南黄羽肉鸡各1 600只,每阶段采用2(性别)×5(粗蛋白质水平)因子试验设计,共设10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0只鸡。22~42日龄各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6.0%、17.5%、19.0%、20.5%、22.0%,43~63日龄各组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15.5%、17.0%、18.5%、20.0%,每阶段试验期均为21 d。结果表明,22~42日龄: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母鸡平均日采食量、公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公、母鸡腹脂率、胸肌率、腿肌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3)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公、母鸡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酸含量及蛋白质沉积率也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43~63日龄: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公、母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粗蛋白质摄入量以及公鸡料重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2)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不同,各组间公鸡胴体品质(腹脂率、胸肌率、腿肌率)差异显著(P<0.05),母鸡腿肌率差异极显著(P<0.01);3)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公、母鸡蛋白质沉积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酸含量也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综合所有数据及回归分析结果,22~42日龄母鸡推荐粗蛋白质水平为19.00%~19.23%,公鸡推荐粗蛋白质水平为19.00%~19.41%;43~63日龄母鸡推荐粗蛋白质水平为17.00%~17.28%,公鸡推荐粗蛋白质水平为17.00%~18.50%。

关键词: 黄羽肉鸡 粗蛋白质 需要量 胴体品质 生长性能 蛋白质沉积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阿维菌素和螺螨酯对柑桔全爪螨的联合毒力

中国南方果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阿维菌素和螺螨酯原药按不同比例配成混剂,采用Potter喷雾法测定其对柑桔全爪螨雌成螨的室内联合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螺螨酯不同配比的混剂对柑桔全爪螨有不同的复配效应。1∶25配比混剂的共毒系数为117.23,表现为相加作用;1∶5、1∶10、1∶15和1∶20配比混剂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44.04、188.77、141.61、165.43,表现为增效作用。1∶10配比混剂的共毒系数最大,具有最好的增效作用。

关键词: 阿维菌素 螺螨酯 柑桔全爪螨 联合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3年广东水禽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2年,广东水禽养殖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鸭46.2%、鹅51.5%,略低于2011年比例),但呈现出西迁的趋势,茂名鸭饲养量赶超广州跃居全省第1位。全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H7N9流感等事件,但仍未能改变水禽产品价格下降的趋势。为推动广东水禽业进一步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加大政府对水禽业的监控力度和扶持,建设水禽生产信息体系;(2)探索水禽业补贴机制,推广水禽生产保险、风险基金和收储制度;(3)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推动水禽养殖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升级;(4)改变活禽交易销售模式,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鼓励冰鲜禽肉消费;(5)加强水禽及其关联产业的经济学研究。

关键词: 水禽 H7N9流感 冰鲜禽肉 活禽交易 广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质对西藏林芝地区杂交兰‘春蕙’品种光合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西藏林芝地区,利用当地常见的腐熟牛粪和羊粪、柳树下采集的腐殖土、半腐熟的玉米和油菜秸秆以及碎石为材料,根据各种材料的特点设计出5个不同的基质配方,以单纯腐殖土作为对照,对杂交兰‘春蕙’品种进行盆栽试验。综合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干物质的积累量等指标来看,腐殖土∶碎石=3∶1是‘春蕙’品种更适宜的基质配方,可在西藏林芝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杂交兰 盆栽基质 光合生理 西藏林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乳酸菌对奥尼罗非鱼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体质量约3.49g的奥尼罗非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空白组)和添加相同水平的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粪肠球菌的试验饲料。饲料中的乳酸菌数分别为1.30×103、5.10×108、2.97×108、3.03×108、2.30×108、3.47×108 cfu/g,养殖期为8周,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并留部分鱼进行72h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试验,计算72h内的存活率。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组、戊糖乳杆菌组、鼠李糖乳杆菌和粪肠球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戊糖乳杆菌组最高,且显著高于嗜酸乳杆菌组;鼠李糖乳杆菌和粪肠球菌组血清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鼠李糖乳杆菌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空白组。注射嗜水气单胞菌12h后,各添加组罗非鱼存活率均高于空白组,24~48h,鼠李糖乳杆菌组和粪肠球菌组存活率显著高于空白组,72h时鼠李糖乳杆菌组存活率显著高于空白组。饲料中添加乳酸菌能提高奥尼罗非鱼免疫、抗氧化能力及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其中鼠李糖乳杆菌和粪肠球菌效果显著。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 乳酸菌 免疫 抗氧化 嗜水气单胞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白痢沙门杆菌外膜蛋白C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杆菌所引起的沙门杆菌病。鸡白痢沙门杆菌具有高度的宿主适应特性,除鸡与火鸡外,很少引起其他宿主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病与死亡。鸡白痢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世界各地均有,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鸡都可感染,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病死率很高,病鸡群不易净化[1]。如何研究一种有效的疫苗控制该病,已成为国内科研人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黄瓜、甜瓜和西瓜SSR开发葫芦科作物穿梭标记

分子植物育种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卫星标记(SSR)是分子育种中常用的遗传标记,葫芦科中仅有黄瓜、甜瓜、西瓜进行了大规模的SSR标记开发,其他作物均不同程度地面临SSR标记缺乏的情况。利用近源物种间分子标记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本研究合成源于黄瓜、甜瓜和西瓜的60对SSR标记,从中筛选出42对可用标记,对甜瓜、西瓜、黄瓜、南瓜、苦瓜、冬瓜、节瓜和丝瓜8种葫芦科作物进行验证,分析这三种瓜类SSR标记在葫芦科中的穿梭性。结果表明,42对标记中有29对(69%)能在8种常见葫芦科作物中都得到有效扩增,在5种及5种以上物种中有扩增的引物达到38对,占90.5%,表明这三种瓜类SSR标记在葫芦科作物中有良好的穿梭性,这为葫芦科中数目庞大的未测序作物提供一种切实可行、高效低成本的分子标记开发方法。

关键词: SSR 葫芦科 穿梭标记 黄瓜 甜瓜 西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紫芽茶叶花青素提取分离及pH稳定性初探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茶叶中花青素综合提取方法及其提取液稳定性等问题,采用超声辅助、酸性乙醇提取法,综合提取分离茶叶中的花青素物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分析法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以获得花青素粗提液。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80%、酸浓度为0.6%、料液比1/25、提取3次,可以获得含量较高的花青素,提取率为378.25 mg/100 g。pH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花青素保留率较高;碱性条件下花青素保留率降低。该研究将为拓展花青素的生产来源、组成鉴定、开发特色茶叶保健产品等奠定前瞻性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茶叶 花青素 分离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