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菠萝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灌溉施肥模式在季节性干旱期对菠萝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开展了等量灌水和施肥条件下不同灌溉施肥模式的田间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滴灌灌水较传统施肥处理显著促进菠萝植株总干物质的累积,增幅达20.29%,产量提高9.33%。与传统施肥相比,滴灌肥水一体化、微喷带肥水一体化和喷灌肥水一体化处理的菠萝产量分别增加26.27%、23.11%和6.72%,肥料贡献率分别增加16.31%、14.71%和4.93%,农学效率分别增加了18.05 kg/kg、15.88 kg/kg和4.62 kg/kg。在施肥量和灌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滴灌肥水一体化处理的菠萝总干物量比微喷带和喷灌肥水一体化分别提高7.35%和21.63%,产量分别增加2.57%和18.32%,肥料贡献率分别提高了1.60%和11.38%。滴灌肥水一体化、微喷带肥水一体化和喷灌肥水一体化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均达到37 kg/m3以上。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滴灌肥水一体化处理的净收益较传统施肥、微喷带和喷灌肥水一体化分别提高96.30%、5.24%和67.19%。因此,滴灌肥水一体化模式是在季节性干旱期给菠萝灌水施肥的最优水肥耦合方式。

关键词: 灌溉模式 菠萝 产量 肥料利用效率 灌溉水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儋州橡胶林与热带次生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5 a(幼龄林)、10 a(中龄林)、30 a(老龄林)3个年龄的橡胶林,30 a桉树林和热带次生林,研究不同林型下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差异及其随季节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大小顺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占微生物总量为93.17%~98.56%,土壤微生物总量大小顺序为幼龄林﹥中龄林﹥次生林﹥老龄林﹥桉树林;不同林型下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季节变化差异明显,旱季到雨季,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先减小后增大,不同林型下土壤真菌数量变化不尽相同;在0~30 cm深土壤层内,5种林型下土壤微生物随土壤深度变化不明显;三大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与土壤含水率、土壤p H值之间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正相关。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区系 桉树林 热带次生林 季节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心火龙果果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中国酿造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联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火龙果果酒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火龙果果酒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有34种,包括酯类(39.68%)、有机酸类(39.04%)、醇类(16.91%)、醛类(1.09%)、酚类(0.44%)、酮类(0.43%)及其他化合物(2.41%)。相对含量较高的有乙酸(34.63%)、乳酸乙酯(21.83%)、苯乙醇(10.21%)、异戊醇(5.96%)、琥珀酸二乙酯(5.02%)、辛酸乙酯(3.55%)、辛酸(2.44%)、癸酸乙酯(2.21%)、棕榈酸乙酯(2.00%)和十五烷酸乙酯(1.82%)。此外,还检测出少量萜类物质,如D-柠檬烯(1.50%)。结果表明,火龙果果酒中含有大量香气成分,赋予了产品类似酱香型白酒、白兰地、玫瑰及火龙果的特殊香气。

关键词: 火龙果果酒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标记鉴定西瓜杂交种纯度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快速、准确、稳定的种子纯度检测技术是保证西瓜杂交种质量的有效措施。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小型西瓜‘美月’杂交种纯度进行鉴定。从均匀分布于不同西瓜染色体上的8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8对引物在‘美月’亲本间表现明显的多态性,分别位于第1、2、3、6、8、9、10染色体上,多态性比率为9.09%,多态性标记均为共显性标记。为了提高检测效率,结合多态性片段大小,同时对标记SSR48和SSR62进行扩增,可成功获得221 bp和131 bp的两组特异性条带,成功建立了双重PCR体系。为了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选用位于西瓜不同染色体上的4对共显性标记对‘美月’进行纯度检测,4对标记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美月’杂交种纯度为99.44%。标记鉴定结果与田间表型鉴定结果比较分析表明,2种鉴定结果高度一致。研究结果可为西瓜杂交品种纯度快速检测和品种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关键词: 小型西瓜 杂交种 双重PCR技术 纯度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葙提取物对红脉穗螟化蛹和羽化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青葙Celosia argentea Linn.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蛹发育、化蛹率及成虫羽化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青葙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幼虫化蛹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甲醇提取物处理后7d的化蛹率仅66.3%,显著低于对照处理(91.70%);红脉穗螟老龄幼虫取食经青葙提取物处理后的叶片,蛹重减轻,蛹长缩短;青葙提取物处理预蛹后,红脉穗螟成虫羽化率降低,羽化时间明显延长,且能诱导产生畸形个体。

关键词: 青葙提取物 红脉穗螟 化蛹 羽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槟榔籽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将槟榔籽干燥、粉碎后用75%乙醇提取,以该提取液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根离子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测试其还原力、对二价铁离子的络合能力和对亚油酸自氧化的抑制能力,综合分析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槟榔籽乙醇提取物(AKEE)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根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强于BHT,均高于常用抗氧化剂BHT。同时,AKEE还表现出较高的还原力,并能有效延缓亚油酸自氧化反应的速率。这表明槟榔籽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在食品或其它工业中有潜在的用途。

关键词: 槟榔籽 乙醇提取物 抗氧化 多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热处理前后番木瓜汁挥发性香气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海南"solo"番木瓜原汁以及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经加热的番木瓜原汁中共检测出34种香气成分,包括醇类化合物、酯类、萜烯类、酸类、醛类等。其中芳樟醇含量最大为60.02%,其次为具有番木瓜香味的异硫氰酸苄酯,含量达到9.71%。经过热处理的番木瓜汁中醇类物质含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原汁中含量为69.62%,100℃处理后降至58.59%;酯类、醛类含量分别由10.13%、0.15%上升至12.39%、1.16%;具有不愉快气味的辛酸、癸酸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原汁中含量分别为2.59%、0.14%,在70℃和80℃处理后,峰值含量分别达到9.62%、2.96%,继续升高温度二者含量下降至1.86%、1.25%。热处理温度在70~80℃时对番木瓜汁原有香气影响较大。

关键词: 番木瓜 热处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 香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羊卓雍错流域水体水质评价及主要污染因子

湖泊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质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水质评价则是开展流域水体污染防治等工作的基础.基于2010-2014年羊卓雍错流域湖泊、河流水质及2012-2014年流域居民饮用井水、自来水水质监测资料,结合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流域水质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处地表水体中,羊卓雍错和巴纠错受中度污染,其他水体清洁或尚清洁,硒及氟化物为主要污染因子;9处居民饮用水体中,自来水水质明显好于井水,但也仅有3处自来水达清洁标准,硒、铝及硝酸盐为主要超标项.污染因子通过水-土-植被-动物系统破坏流域生态环境、阻碍农业生产发展,并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做好流域环境的综合整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完善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继续加强水质监测.

关键词: 羊卓雍错流域 单因子污染评价 内梅罗污染指数 污染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渣制备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蔗渣纤维为原料,通过对甘蔗渣进行改性,制备新型全纤维素基生物塑料材料,为其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将甘蔗渣进行热水预处理和酸碱预处理,得到BF1和BF2,再将BF1和BF2与聚ε己内酯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甘蔗渣复合材料,得到复合材料1和2,通过拉力试验机、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等手段研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材料1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均随着BF1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复合材料2随着BF2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BF2含量为20%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达9.48 MPa时,比BF1复合材料的提高了55%;BF2含量为10%的复合材料撕裂强度达40.32 KN/m时,比BF1复合材料的提高了63%。XRD分析结果发现,复合材料在6.0°、21.5°和23.8°附近有3个明显的衍射峰,说明甘蔗渣含量对复合材料衍射峰的位置和强度影响不大,但BF1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明显比BF2复合材料的小。SEM分析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甘蔗渣含量较少时,甘蔗渣纤维与材料基体有一定的相容性,材料基体对甘蔗渣纤维包裹性好;随着甘蔗渣含量的增加,两相间的相容性逐渐变差,当甘蔗渣含量增加至20%时,材料基体不能对甘蔗渣纤维形成很好的包裹。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1的热稳定性随着甘蔗渣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复合材料2的热稳定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采用不同方法对甘蔗渣进行预处理,其热塑性能发生不同程度改变,制备的甘蔗渣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都有所差异,酸碱预处理后的甘蔗渣呈现疏松网络结构,与复合材料中其他组分有更好的相容性,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现更佳。

关键词: 甘蔗渣 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 农业废弃纤维 高值化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电子鼻的“贵妃”芒果糖度酸度无损伤检测技术应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贵妃"芒果为试材,利用电子鼻检测果实气味响应值,同时测定果实的糖酸度,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基于电子鼻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品质预测模型。两种方法构建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的建模集相关系数R均大于93%,可滴定酸测模型的建模集相关系数R均大于91%。其中,BP神经网络建模集的相关系数R均略高于PLS,建模均方均根误差(RMSEM)也较低。而预测集相关系数R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与PLS的相当或略低,BP神经网络模型对芒果糖酸度预测准确性略好于PLS。结果表明,PLS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均较好,利用电子鼻技术对芒果品质进行无损伤检测是可行的。

关键词: “贵妃”芒果 电子鼻 采后品质 无损伤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