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气相色谱法检测酶法合成MCT组成及含量的研究

中国油脂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酶法合成MCT中脂肪酸和甘油酯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辛酸(FFA)、辛酸甘油一酯(MG)、辛酸甘油二酯(DG)、辛酸甘油三酯(MCT)分离效果较好;4种标准物质的色谱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达0.994 7~0.999 8,方法的精密度实验中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61%~2.527%;加标回收率为95.732%~102.703%,RSD为0.728%~3.028%,检测时间为18 min。该方法可以完成对合成反应中间产物MG、DG及终产品MCT的快速准确分析。

关键词: 气相色谱 MCT 检测方法 酶法合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己糖转运蛋白基因ShHXT6的亚细胞定位及表达

生物技术通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NCBI公布的同源物种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出甘蔗己糖转运蛋白基因Sh HXT6。该基因c DNA长1 929 bp,其开放阅读框编码49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53.87 k D,理论等电点为9.44。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玉米、狗尾草和水稻的己糖转运蛋白的一致性分别为80.85%、76.89%和72.86%等。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h HXT6氨基酸与玉米HXT6蛋白一致性非常相近。Sh HXT6在未成熟组织中表达较高,尤其是未成熟叶,在根中几乎不表达。构建该基因的瞬时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注射洋葱表皮的方法对Sh HXT6编码的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膜。

关键词: 甘蔗 己糖转运蛋白 生长发育 表达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剑麻斑马纹病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斑马纹病是剑麻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剑麻产业的发展。本文从斑马纹病病原菌种类及特征、斑马纹病主要症状及为害情况、斑马纹病的防治方法、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剑麻斑马纹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剑麻 斑马纹病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生化物质与西瓜抗蚜性的相关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初步探讨西瓜抗蚜性的营养与次生代谢物质防御效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并分析了几种生化物质与西瓜抗蚜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抗性品种黑皮、绿美人、黑美人和惠兰的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和可溶性氮含量分别为2.22~2.27、0.23~0.26和1.88~3.03 mg/g,显著低于感性品种金美人、小玲、甜美人和花绿的3.24~3.83、0.67~0.87和5.26~5.82 mg/g;抗性品种的糖/氮比为5.38~7.94,显著高于感性品种;抗、感品种间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Vc)含量无显著差异;瓜蚜为害4 d后的抗性品种叶组织中的总酚和单宁酸含量显著增加,感性品种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显著高于抗性品种。研究表明,西瓜品种抗蚜性与糖/氮比及总酚、单宁酸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氮、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但与可溶性糖和Vc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西瓜 抗性 瓜蚜 生化物质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科牧草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

家畜生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豆科牧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等特点,是反刍家畜重要的粗饲料资源,对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草牧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文章概述了我国主要豆科牧草的饲用价值,对肉羊的生理营养作用以及饲喂豆科牧草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豆科牧草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 豆科牧草 肉羊 饲用价值 生理营养作用 生产性能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木瓜叶片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甲醇溶液作为提取试剂,以山奈酚和维生素C为对照,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番木瓜叶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该种方法提取总酚产率较高,并且番木瓜叶片提取液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番木瓜叶片提取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溶液中总酚的浓度呈正比关系。

关键词: 番木瓜叶 多酚 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CCoAOMT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其含量高低影响到细胞壁的弹性。橡胶树乳管膨压是割胶后胶乳排出的初动力,乳管细胞壁的物理性能可能是影响乳管膨压的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QRT-PCR和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无性系CATAS7-33-97的乳管细胞中克隆到一个木质素合成关键酶CCo AOMT基因的同源基因,命名为HbCCoAOMT。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741 bp,编码1个由2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分子量为27.76 ku,理论等电点为5.25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割胶和乙烯利处理均下调HbCCoAOMT基因在胶乳中的表达。该基因的表达量以及内层树皮的木质素含量在两个橡胶树品种(CATAS8-79和PR107)间存在显著差异。HbCCoAOMT差异表达可能影响到乳管细胞木质素含量和乳管细胞壁的物理性能。

关键词: 橡胶树 HbCCoAOMT 乳管细胞壁 乳管膨压 木质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香蕉品种黄酮含量与果实发育成熟的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香蕉果实发育及成熟过程中黄酮含量变化规律,对巴西香蕉、粉蕉和皇帝蕉果实采前发育和采后成熟过程中的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香蕉品种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皮中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果肉中黄酮含量。从抽蕾、断蕾到采收,3个品种果皮中的黄酮含量逐渐降低,表现出与发育负相关。采前巴西蕉和黄帝蕉果肉中黄酮含量也是逐渐降低,但粉蕉果肉中黄酮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采后成熟过程中,3个香蕉品种果皮果肉中的黄酮含量逐渐升高。且用外源乙烯和1-MCP处理后发现,香蕉果皮和果肉中的黄酮含量明显受外源乙烯诱导而增加,受1-MCP的抑制而减少,表现出与成熟正相关。

关键词: 香蕉 黄酮 果实发育 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条件下油棕象甲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16、20、24、28、32℃5个温度梯度下,观察油棕象甲(Elaeidobius kamerunicus Faust)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组建油棕象甲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6~32℃温度范围内,油棕象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28℃时,油棕象甲各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历期最短,存活率最高,产卵量最大。在16~32℃温度下,油棕象甲全世代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33.68、22.30、15.10、10.30和12.01 d。卵期、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预蛹期、蛹期、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13、13.38、11.59、10.97、4.56、9.84、10.96和13.38℃;有效积温分别为13.57、13.44、18.79、25.53、79.11、47.62、25.98和214.09日度。种群趋势指数(I)在16~32℃温度范围内均大于1,内禀增长率(rm)均大于0,这说明油棕象甲的种群呈增长趋势。油棕象甲在28℃时种群趋势指数和內禀增长率最高,分别为18.944 2和0.285 6;其次为24℃,其生长发育及其繁殖的最适温区为24~28℃。

关键词: 油棕象甲 温度 发育历期 实验种群生命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香蕉品种的假茎对香蕉象甲的诱捕效果比较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5个香蕉品种假茎对2种香蕉象甲的诱捕效果,为利用香蕉假茎防治香蕉象甲这一农业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香蕉假茎田间诱捕及2种香蕉象甲对香蕉假茎的室内选择反应分析5个香蕉品种假茎的诱捕效果。【结果】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5个香蕉品种假茎对2种香蕉象甲均有有效的诱捕作用,每个诱捕器10 d诱捕量为9.0~18.0,而且‘巴西蕉’和‘宝岛蕉’的诱捕效果显著优于‘海贡蕉’‘广粉1号’粉蕉和‘广东香蕉1号’的诱捕效果;室内选择反应试验结果表明,5个香蕉品种假茎对2种香蕉象甲的诱捕效果高低顺序依次为‘巴西蕉’,‘宝岛蕉’,‘海贡蕉’,‘广粉1号’粉蕉和‘广东香蕉1号’。【结论】5个香蕉品种假茎均可用于防治2种香蕉象甲,但应首选‘巴西蕉’和‘宝岛蕉’。

关键词: 香蕉 假茎 香蕉象甲 田间诱捕 选择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