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壤可溶性氮及氮代谢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对温度的响应
《福建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室内恒湿培养试验探讨土壤可溶性氮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温度对土壤可溶性氮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O_3~--N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培养48~58d达到最大值;NH+4-N含量呈降低趋势,培养73d后趋于稳定;SON和TSN含量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波浪形变化趋势,在48d时累积量达到最大值。土壤NO_3~--N含量随培养温度升高显著增加,并与之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土壤NH_4~+-N则显著降低,与培养温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培养中期及培养后期部分取样时间内,土壤SON与培养温度显著相关,其他取样时间均无显著相关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脲酶活性呈"升-降-升-降"的抛物线动态变化趋势;土壤蛋白酶活性表现为培养前期、中期高于培养后期;土壤天冬酰胺酶活性呈折线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土壤天谷氨酰胺酶活性呈折线上升的变化趋势。从培养温度看,在本研究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土壤温度的变化对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在部分取样时间内对蛋白酶、天冬酰胺酶和谷氨酰胺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NO_3~--N NH_4~+-N SON 脲酶 蛋白酶 酰胺酶


猪巨细胞病毒福建株DPOL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猪巨细胞病毒(porcine cytomegalovirus,PCMV)福建株(PCMV-FJ01株)DPOL基因特征,本研究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PCMV DPOL基因序列特征,利用引物设计软件Oligo 7.0设计针对DPOL基因的引物,以PCMV-FJ01株核酸DNA为模板,对其进行分段PCR扩增。将分段扩增的产物经胶回收试剂盒回收后进行克隆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后获得PCMV-FJ01株DPOL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CMV-FJ01株DPOL基因全长为3 021bp,编码1 006个氨基酸;其与GenBank中的PCMV分离株DPOL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8.7%和99.1%以上。遗传进化分析发现,相对于巨细胞病毒属其他种代表株,PCMV分离株DPOL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和玫瑰疱病毒属代表株更近。建议根据PCMV DPOL基因遗传进化特征,将其划归为玫瑰疱病毒属的一个病毒新种——猪玫瑰疹病毒(porcine roseolovirus)。
关键词: 猪巨细胞病毒 DPOL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病毒分类


水稻所专家参加南方再生稻生产技术考察活动
《福建稻麦科技 》 2017
摘要:为促进南方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推动我国水稻生产稳步发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了南方稻区相关省(区)的有关专家,于2017年9月27—28日在重庆市开展南方再生稻生产技术考察活动。来自福建、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市)的专家代表50余人到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副所长黄庭旭研究员、杨惠杰研究员应邀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27日,与会代表前往重庆市开州区中和镇白水村"超级稻—再生稻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考察了重庆市农


李果实中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
《园艺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不同李品种果实中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以14个李品种为试材,测定果皮和果肉中的多酚含量,采用超氧自由基(O_2~-)清除法、羟自由基(OH·)清除法、DPPH法、FRAP法和TBARS法测定抗氧化能力,比较多酚含量、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分析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比较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李果实中富含多酚并且品种间存在差异,不同品种果皮中含量为1.40~3.37 mg·g~(-1) FW,果肉中含量为0.50~0.97 mg·g~(-1) FW,果皮中含量远大于果肉中含量;果皮中多酚含量较高的李品种为皇后李、猪肝李,其次为黑宝石李、红玫瑰李;果肉中多酚含量最高的为秋姬李,其次为威克逊李。(2)李果皮、果肉多酚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果皮提取物综合抗氧化能力较强的为皇后李、黑宝石李和猪肝李,果肉的为红美丽李、红玫瑰李和秋姬李。(3)果皮中多酚含量与清除O_2~-、OH·能力及DPPH、FRAP、TBAR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中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4)对5种方法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李果多酚抗氧化能力,方法间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DPPH法与FRAP法综合评价最佳,可作为主要选择。


水稻新品种“谷优676”再生季喜获高产
《福建稻麦科技 》 2017
摘要:2017年10月13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国内同行专家,对谢华安院士科研团队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计划创新重点专项的课题任务,在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建立的杂交稻新品种"谷优676"百亩示范片再生季进行产量现场实割验收。"谷优676"最大特点是再生力强、抗稻瘟病、产量高,已通过福建省新品种审定。验收组实地考察了202.5亩示范片田间现场,选择有代表性的3丘田块,每块田实割0.1亩左右,最后折算干谷平均亩产为4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