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013条记录
反刍动物粗饲料纤维品质的整体评定研究

饲料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文中在测定江西近年引进推广的6种粗饲料鲁梅克斯K-1(RK1)、紫云英(AL)、高丹草(SHS)、苏丹草(SSS)、游客紫花苜蓿(MSE)与"金诺1号"牧草蔗(GSC)的纤维成分基础上,通过体外发酵实测了这6种粗饲料中性洗涤纤维的48 h消化(发酵)率(NDFD),并采用相关模型计算出这6种粗饲料的可发酵纤维指数(FFI)指数。按NDFD所测定的6种粗饲料纤维品质自高到低的排序为:GSC(71.7)>RK1(68.3)>AL(67.0)>MSE(65.7)>SHS(63.3)>SSS(56.3),括号中的数字为消化(发酵)率,单位为%NDF。按FFI的排序为:GSC(11.29)>SHS(7.09)>RK1(5.37)>AL(5.09)>MSE(4.59)>SSS(4.37),括号中的数字为可发酵纤维指数(FFI)。2种指标评定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由于FFI以NDFD为基础,将纤维中可利用的部分与纤维中不可利用的部分,通过比例关系结合起来一并考虑,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纤维的品质,具有取代NDFD作为评定反刍动物粗饲料纤维品质技术指标的潜能,但需要用体内试验进行验证。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粗饲料纤维 品质评定 消化率 可发酵纤维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刍动物生产中碳、氮、磷、钾的减排问题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粪尿作为肥料被广泛地施用在农田里,奶牛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的大量气体(CO2和CH4)也被排放到了空气中,但是反刍动物生产中排放的这些废物却对土壤、空气和水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其中粪、尿和气体中的碳、氮、磷、钾元素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笔者就以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奶牛生产中碳、氮、磷和钾对环境的污染,并从营养和饲养管理上提出相应的减排技术措施。

关键词: 反刍动物 排泄 生产 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瘤胃内环境发酵指标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摘要:该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瘤胃内环境发酵指标,即瘤胃液pH值、氨氮浓度(NH3-N)以及挥发性脂肪酸浓度(VFA)的影响。选用不同泌乳阶段且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照同一泌乳阶段奶牛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平均分为3组,泌乳前期组、中期组和后期组,根据实测试验期牛舍温湿指数(THI)的变化,进行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热应激时,各泌乳阶段奶牛瘤胃液pH值均较非热应激期有所升高(P>0.05),但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热应激显著降低了瘤胃液NH3-N和总VFA浓度(P<0.01),而乙酸与丙酸的比例显著提高(P<0.01)。总之,奶牛热应激严重影响了奶牛瘤胃内环境健康,最终可能影响奶牛正常生产性能的发挥。

关键词: 热应激 瘤胃 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共轭亚油酸的来源及其生物学作用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摘要:共轭亚油酸(CLA)因具有许多生物保健功能而成为动物营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诸如抗癌、抗动脉硬化及其提高免疫力等。CLA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的肉及乳制品中,它主要由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氢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中间产物,或通过内源乳腺、脂肪组织经△9脱氢酶脱氢所形成。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来源 生物学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张北县小二台村“甜菜/白菜套种”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摘要:2009年7月上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甜菜项目多位专家到河北省张北县考察甜菜生产,在张北糖厂原料区小二台乡等地发现甜菜种植户有"甜菜/白菜套种"的现象。这一情况立即引起了各位专家的高度重视。大家一致认为:根据以往其他地区类似种植模式的经验及甜菜需肥、需水的规律判断,这种种植模式会造成原料甜菜糖分的大幅降低和有害氮的升高,使原料甜菜的工艺品质变差。给糖厂造成巨大损失。对甜菜制糖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关键词: 张北 甜菜 白菜 套种 调查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留茬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摘要:1技术实施要点在风蚀严重,以防治风蚀为主,且玉米秸秆需要综合利用的地区,实施留茬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机械收获时留高茬+免耕播种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斯特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及产乳效率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摘要:选择30头泌乳前期(20~40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进行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10头。基础日粮为TMR混合日粮,对照组不添加美斯特,A组添加量为30g/(头·d),B组添加量为15g/(头·d)。测定指标包括产奶量、产乳效率及乳中乳蛋白、乳脂等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①A组产奶量﹑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kg/d)及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2.7﹑﹑0.130.09kg和0.21%;乳脂率提高0.31%,但不显著;产乳效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②B组产奶量﹑乳蛋白产量(kg/d)也分别显著提高1.79和0.13kg/d(P<0.05);乳蛋白率(%)和乳脂产量(kg/d)也分别提高0.11%和0.10kg/d,但不显著。③美斯特的不同添加量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乳中乳脂率﹑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乳糖﹑体细胞数﹑乳尿素氮及乳酮体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美斯特 奶牛 产奶量 乳成分 产乳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阴山北麓残茬间作带田土壤风蚀规律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带状间作农田残茬带宽度对土壤风蚀模数的影响,进一步验证野外移动式风洞对研究区带田土壤风蚀模数进行的原位测试结果,采用风蚀圈和陷阱诱捕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风积和风蚀情况进行监测。风积量结果表明,不同宽度莜麦残茬带宽小于6m时,风积量随带宽增加而减小,带宽6~10m风积量随带宽增加而增加,带宽大于10m后风积量开始下降;与残茬带等宽间作裸地中,随带宽加大风积量不断降低,带宽在3.6m左右时达到最低值,带宽大于3.6m后风积量随带宽增加而不断增加。风蚀量结果表明,不同宽度莜麦残茬带中,5m带宽内土壤风蚀量显著降低,5~10m范围缓慢上升,带宽超出10m土壤风蚀量又呈现稳中有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带宽间作裸地中,土壤风蚀量基本在带宽3m之内呈直线下降,带宽在3m左右时土壤风蚀量最低,带宽在3~7m时土壤风蚀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在7~10m时土壤风蚀量基本保持稳定,带宽大于10m后土壤风蚀量又呈直线上升趋势;不同带宽残茬+等宽秋翻地的土壤风蚀量变化规律,基本与间作裸地的变化趋势相同;不同带宽间作裸地带中不同位置土壤风蚀量随距莜麦残茬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带状间作 带田宽度 风蚀规律 风蚀圈 陷阱诱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日光温室土壤主要盐分对作物水分吸收、保护酶、渗透调节物质以及质膜透性的影响,以辣椒品种亮剑为研究试材,比较研究了50,100,150,200 mmol/L的KNO3,K2SO4及其混盐处理对辣椒幼苗茎叶和根系含水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渗透调节物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和渗透电解率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辣椒幼苗茎叶和根系水分含量相对于CK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00 mmol/L处理含水量为最低;叶片SOD活性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而POD和CAT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Pro、可溶性糖、MDA含量以及电解渗透率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综合各项测定指标,K2SO4处理对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程度明显大于混盐和KNO3。

关键词: 次生盐渍化 辣椒 生理生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脂肪酸来源对动物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摘要:主要就动物日粮脂肪酸来源对肉、蛋和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日粮 脂肪酸来源 动物产品 不饱和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