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基于课题组的农业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科研管理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课题组为统计单元,就农业科研的投入与产出确定量化指标和权重,采用计量评价方法对浙江省农科院主要课题组科研产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了课题组不同研究人数、不同研究类型、不同项目经费对科研产出影响以及科研产出对人年收入影响,初步构建并明确了适合农业科研院所的课题组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农业科研投入产出的主要特点与启示。

关键词: 课题组 农业科研 绩效评价体系 构建 实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铝胁迫下大豆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个大豆品种(浙春2号和浙春3号)为材料,设置了4个铝浓度,分别在铝处理7d和14d时,测定大豆根系分泌物中的氨基酸、有机酸及可溶性糖,同时对大豆根际土壤的pH值、土壤酶和土壤呼吸速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具有一定的酸化作用,但是随着铝浓度的升高,根系分泌物有使根际土壤酸碱度趋向平衡的效应。低铝浓度下,大豆根系分泌较多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促使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增强和土壤呼吸速率的提高,同时还可分泌较多的柠檬酸,与大豆的耐铝性相关。高铝浓度抑制主要根系分泌物的分泌,降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呼吸速率;但高铝胁迫增加可溶性糖分泌量。实验结果表明,浙春2号比浙春3号耐铝;随着铝处理时间的延长,铝毒害作用明显。

关键词: 铝胁迫 大豆 根系分泌物 pH值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竹节人参对小鼠乙醇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竹节人参对乙醇致小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竹节人参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g.kg-1)和饮多安组(1.5 g.kg-1),观察预防给予竹节人参对模型小鼠血清、尿液中乙醇含量的影响,测定小鼠血清、胃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同时通过电镜观察小鼠胃黏膜超微结构病理变化。结果:竹节人参(1.5,3.0 g.kg-1)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乙醇含量,加快小鼠体内乙醇通过尿液排出;降低模型小鼠血清、胃组织中MDA含量,提高GSH含量及GSH-PX,CAT,SOD酶活性;同时保护小鼠胃黏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结构完整以维持其功能正常。结论:竹节人参对乙醇性胃黏膜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乙醇的胃肠吸收,促进乙醇通过尿、粪等直接快速排出体外,同时加强乙醇在胃肠道的首过代谢,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通过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结构的保护,可能是其发挥解酒护胃作用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竹节人参 乙醇性胃黏膜损伤 线粒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在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分离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Mycoplasma ISI试剂盒,对730份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统计解脲脲支原体和人支原体的检出率,分析其耐药状况。结果男性支原体的检出率为44.7%,女性检出率为46.0%;支原体对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X)、红霉素(ERY)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其中Uu对上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85.1%,47.1%、24.8%;Mh对上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76.9%、54.2%、54.2%;多西环素(DOX)、普那霉素(PRI)、交沙霉素(JOX)对支原体的敏感度较高,其中Uu对上述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为95.5%、95.5%、91.3%;Mh为95.8%、95.8%、91.7%。结论治疗支原体感染应选择多西环素、交沙霉素等敏感率高的药物及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药物,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关键词: 解脲脲支原体 人支原体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ILV、IBV、NDV和AI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初步建立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新城疫(ND)和禽流感(AI)的多重RT- PCR鉴别诊断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4对引物可对同一样品中的ILV、IBV、NDV和AIV进行特异性扩增,所扩增的目的片断的长度分别为620 bp(ILV)、445 bp(IBV)、344 bp(NDV)和240 bp (AIV);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出10 pg AIV、1 ng NDV和10 ng IBV的RNA及100 pg ILV的DNA,说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可用于上述鸡4种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快速鉴别诊断,在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重PCR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新城疫 禽流感 鉴别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农业学报》2003—2005年载文信息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浙江农业学报》2003—2005年发表论文的自有计量指标——载文量、出版时滞、基金论文比,参考文献量、平均引文率、篇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并引用2004—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的《浙江农业学报》被引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期刊数、被引半衰期等项目进行了评述。通过分析比较,最后提出了扩大《浙江农业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建议。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浙江农业学报 计量指标 被引计量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公害糯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国家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结合浙江糯玉米生产实际,总结无公害糯玉米生产技术,为糯玉米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生产依据。

关键词: 无公害 糯玉米 标准化 生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甜玉米新品种超甜4号的选育研究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论述了优质高产甜玉米新品种超甜4号的选育经过及主要特性特征。该品种春播生育期约为90 d,秋播80 d。丰产性好、甜度适中、口感甜脆,皮薄渣少,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合在浙江省及周边地区种植。

关键词: 甜玉米 超甜4号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产量性状及稳定性分析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朱军等提出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对2005~2006年浙江省甜玉米区域试验中参试组合资料分析了产量性状的各项方差分量及参试品种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年份×试点互作效应对产量影响较大;白甜(糯)1号、蜜脆678组合产量较高,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超甜3号;奥甜8210、脆王对环境指数反应不敏感,组合HM30表现一致性较差,其余组合在稳定性方面表现相似。

关键词: 甜玉米 区域试验 非平衡资料 稳定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甜7号播期、栽培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种子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甜玉米新品种浙甜7号不同播期、栽培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得出了浙甜7号的最佳播期和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表明,浙甜7号在浙江春季干种子直播或地膜覆盖栽培,最佳播期为3月23至3月28日,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49500~54000株/hm2,密度过高产量反面有下降趋势。

关键词: 浙甜7号 播期 栽培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