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提高黄色短杆菌C-11电转化效率的方法
《新疆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黄色短杆菌C-11是L-丝氨酸工业化生产的优良菌株,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是提高L-丝氨酸产量的有效途径。在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过程中,重组质粒的转化效率是获得重组菌株的关键。电转化是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快捷而高效的转化方法。电转化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菌株的特性、质粒的大小、转化的电压、温度、溶液体系、菌体与DNA的浓度等诸多因素,从几个方面就黄色短杆菌C-11电转化效率的提高方法加以论述,也为其它黄色短杆菌电转化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


早熟优良玉米自交系新自224-1的选育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玉米自交系新自224-1是新疆农科院粮作所以引自前南斯拉夫的自交系间杂交种CM109×ZPL2-1-8(为选系改良目的而组配的杂交种)为基础材料,按系谱法从F2分离群体中,经连续自交7代,育成的早熟玉米优良自交系。通过育种实践,该自交系表现抗性强、耐旱、配合力高。由于该自交系遗传基础好,用它组配的杂交种在生产中表现出较高的丰产性和很强的适应性,利用该系为父本杂交选育出早熟玉米品种新玉13号,于2003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葡萄滴灌施肥的NPK配比研究
《土壤肥料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沙壤质棕漠土上进行了葡萄滴灌施肥条件下的氮、磷、钾配比试验,获得了相应的函数模型;通过对葡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得出了葡萄适宜的NPK滴灌用量配比,在葡萄萌芽—开花期滴灌追施氮、磷、钾的比例以N∶P2O5∶K2O=1∶0 26∶0 12为好,在葡萄果实生长期滴灌追施氮、磷、钾的比例以N∶P2O5∶K2O=1∶1 54∶1 97较佳。


棉田优势天敌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捕食功能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模型,日最大捕食量为172.6头棉蚜,捕食一头棉蚜需要3.34min,功能系数为1.575;多异瓢虫个体间相互干扰对捕食效应的影响可以用E=0.9795P-1.016模拟;多异瓢虫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可以用A=103.55P-0.6305模拟。


国外甜菜育种特点及技术手段
《新疆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介绍了国外甜菜育种的特点,如育种目标、种质资源研究、常规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多学科协同攻关、异地选育和多点鉴定以及国外甜菜育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如自交系、雄性不育系、单倍体、光温诱导、微繁殖及分子标记技术等,目的是为我国甜菜及其它作物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


新疆棉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系统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1996~2002年在新疆4个主要棉区,采集21个点的主要类型耕层土壤,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根据土壤分析、吸附试验和盆栽试验的结果确定试验方案,阐述了新疆主要棉区土壤养分状况的差异性、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和氮磷钾肥对棉花的增产效益,结果表明:氮、磷是棉田土壤养分的第一、第二限制因子,钾和锌已成为新疆棉田土壤养分的限制因子或潜在限制因子,硼和锰各地表现不同,其主要养分的平均缺乏顺序为N>P>K>Zn>B>Mn。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对棉花的增产效益分别为1.62 kg/kgN,1.85 kg/kgP2O5和2.71 kg/kgK2O。


甜菜离子注入诱变早熟突变体的RAPD分子标记筛选
《新疆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以离子注入诱变技术获得的甜菜早熟突变体W11和未做诱变处理的7208为对照材料,提取DNA并进行RAPD分析,选取800条RAPD随机引物对W11和7208进行扩增,结果表明,W11和7208之间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从8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到45条在W11和7208中存在差异,存在差异的引物占所用引物数的5.6%,表明W11和7208种的相似性很高。该研究利用W11和7208做亲本构建分子标记作图群体,进而定位早熟性状基因或QTL奠定了基础。


分光光度法测定4种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的总黄酮
《新疆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以50%乙醇为溶剂,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显色剂,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36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对4种新疆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骆驼刺、凤仙花、酸模、石榴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简单、方便,结果准确、可靠。其中酸模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了37%,其次是骆驼刺丙酮提取物,含量为22.9%。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开发新疆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合理利用农业外事档案 有效促进科研交流
《新疆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从农业外事档案的建立及其收集工作,建立健全农业外事声像档案以及外事档案的保密和借阅制度入手,论述充分利用农业外事档案及农业外事档案对科研交流的促进作用。探讨了在新形势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坚持改变观念,加速档案开发利用,挖掘档案促进科研交流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