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合系2105的丝黑穗病接种试验

新农民 2020

摘要:合系2105玉米自交系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于2018年选育的优秀自交系.本文利用玉米自交系合系2105对3种接菌措施下6种接种浓度进行致病率研究.结果表明:合系2105表现为抗,播种前现拌菌土浓度为10‰时,致病效果最好.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接种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鹏玉14在黑龙江省的适应性综合评价

中国种业 2020

摘要:鹏玉14为2020年黑龙江省审定品种,2018年、2019年分别在桦南县、宁安市、红兴隆农场、桦川县、集贤县、牡丹江市、尚志市、鸡东县做品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鹏玉14在以上8个区域种植具有很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耐密植;穗长19.1cm,穗粗5.0cm;籽粒偏大、马齿型;鹏玉14较德美亚3号产量增产幅度较大,稳定性强;适合于黑龙江第二、三积温带种植,生育天数122d,有效积温2430℃.

关键词: 玉米 鹏玉14 抗性 适合区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小粒种子突变体表型与遗传规律分析

园艺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中发现西瓜大粒种子自交系BW85和其小粒种子突变体F211,在授粉后7~11 d,种子的大小无显著差异,其中11 d的种子长度、宽度、鲜种子百粒质量和干种子百粒质量分别为7.93 mm、4.53 mm、4.23 g、0.32 g和8.26 mm、4.95 mm、4.54 g、0.30 g;在授粉后13 d,种子大小出现显著差异,种子长度、宽度、鲜种子百粒质量和干种子百粒质量分别为9.99 mm、6.12 mm、9.47 g、1.33 g和8.86 mm、5.32 mm、4.60 g、0.46 g.用石蜡切片的方法比较BW85与其突变体F211之间解剖结构差异,结果表明:授粉后15 d,突变体F211种子的表皮、皮下组织和厚壁组织的平均厚度分别为144.57μm、130.53μm、38.22μm,均显著小于BW85的各组织厚度.对BW85(P1)与突变体F211(P2)构建的F1、F2、BC1P1和BC1 P2群体的遗传分析发现,F1和BC1P2群体均表现为与突变体相同的小粒种子性状,F2和BC1P1群体小粒种子植株与野生型大粒种子植株比例分别符合3︰1和1︰1分离比,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个显性主基因控制.

关键词: 西瓜 种子大小 突变体 表型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物质灰浸提液对黄瓜发芽及幼苗发育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秸秆产量丰富,而秸秆灰和稻壳灰中富含多种可被作物利用的维生素及有机质,为提高生物质灰的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循环发展,本文使用秸秆灰和稻壳灰两种不同浓度生物质灰浸提液(5倍、10倍和50倍稀释液)对黄瓜种子进行室内法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两种生物质灰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两种生物质灰浸提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两种生物质灰浸提液浓度为5倍时黄瓜种子的幼苗生长情况最好,这说明此浓度的生物炭浸提液最适宜黄瓜种子的萌发。

关键词: 生物质灰 黄瓜种子 幼苗素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酵母双杂交膜系统筛选与小麦蓝矮植原体免疫膜蛋白互作的异沙叶蝉蛋白

植物病理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蓝矮病(Wheat blue dwarf,WBD)是我国西北麦区一种重要植原体病害,在我国西部地区危害严重.该病害由异沙叶蝉(Psammotettix alienus L.)专化性传播,介体传毒成为病害流行的重要中心环节[1].本实验室前期通过免疫荧光标记研究发现WBD植原体免疫膜蛋白(immunodominant membrane protein, IMP)与介体异沙叶蝉肌动蛋白互作,说明IMP在植原体传播和致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项目绩效评价问题及措施分析

科学与财富 2020

摘要:此次我们就农业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对当前的绩效评价体系问题进行分析,寻找解决的措施,给出合理的建议,让评价体系更加的科学,有效,能够长期的运行.

关键词: 农业 科研项目 绩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江平原主栽水稻品种生育进程对温度的响应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确定三江平原地区水稻适宜播期,通过两年播期试验,对不同播期水稻的生育期、出苗至齐穗和齐穗至成熟阶段生育天数及其所需的多个温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出苗至齐穗期生育天数明显缩短,直接导致水稻全生育期的缩短;出苗至齐穗期的温度升高,其日均温度、日均最低温度显著升高,促进了出苗至齐穗期的生育进度加快,生育期缩短;出苗至齐穗期的日均最低温度与出苗至齐穗期生育天数负相关性更强,是限制三江平原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两年试验证明,播期推迟12 d,活动积温(≥10℃)平均下降100℃左右,有效积温平均下降15.9~41.5℃;有效积温与活动积温相比,更能准确地反映水稻生育期间对热量的实际需求,有利于科学准确地描述水稻生育特性.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日平均温度 日均最低温度 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中医农业"发展的潜力

农村实用技术 2020

摘要:立项发展黑龙江省水稻业"中医农业"具有历史转折意义,有助于黑龙江省水稻业迈向更高台阶,协助提高水稻业及环境资源的利用、协助国民对健康需求的愿望.如今,黑龙江省水稻业在发展"中医农业"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中医农业"意识比较淡薄,法律制度模糊不清,规划样板无技可依,资金投入缺口无望,水稻"中医农业"技术发展处于观望阶段等.因此,建议做好如下工作.完善水稻"中医农业"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中医农业"的认识及技术参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有执法大队为"中医农业"建设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重视加强科技人员对生物、电子科技创新与应用.为"中医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培养创建完备的水稻"中医农业"技术体系.

关键词: 中医农业 环境污染 农业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系2088的丝黑穗病接种试验

农民致富之友 20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玉米种植的意义及种植技术探究

农民致富之友 20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