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新品系合玉336的组配及表现
《农村科学实验 》 2020
摘要:合玉336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玉米所于2017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佳系23为母本,以偏马齿型自交系佳系73为父本杂交育成.根据育种目标,结合本区生态特点组配一系列杂交种中决选出的一个优良组合,我们2019年参加所内鉴定及省内适应区多点鉴定及示范,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等特点,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鲜食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改良马铃薯品种及创新种质资源,对国家马铃薯种质资源克山试管苗库中179份鲜食高产马铃薯种质资源的29个质量性状和7个数量性状,进行Shannon-Wiener指数、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834~1.751,其中顶小叶形状、薯形、皮色、肉色的多样性指数较高;数量性状中,各性状多样性指数范围略高于质量性状,达到了1.597~1.98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产量与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干物质含量和主茎数呈负相关,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淀粉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茎数与株高、茎粗、生育期和产量呈负相关;生育期与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79份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在早熟育种中可以利用第I类和第IV类种质资源,改良薯形可以利用第IV类种质资源,改良株型可以利用第II类种质资源,选育晚熟高淀粉资源可以利用第III类种质资源.


外源褪黑素缓解干旱胁迫对春大豆苗期影响的生理调控效应
《大豆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春大豆的缓解作用,以绥农2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PEG6000引起的水分渗透势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和根施褪黑素对苗期春大豆的生理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大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总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提高了相对电导率、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了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强了抗氧化剂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用褪黑素,与干旱处理相比,大豆光合色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光合速率、抗氧化剂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而O-2、H2O2、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相关生理指标的不利影响,提高大豆幼苗耐旱性,其中根施褪黑素处理好于叶面喷施处理.


牡丹江丘陵半山区板蓝根种质资源评价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筛选出性状优异的板蓝根种质,对不同地区引入的6份板蓝根种质资源进行形态学、农艺学性状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6份种质资源中,I5为四倍体板蓝根,叶面积最大,叶片数量最多,但在本地区的出苗率较低.其余5种为小叶板蓝根,在小叶板蓝根中,植株根长最长的为I1,长度可达25.7 cm.单株叶数最多、大青叶产量较高的种质资源为I2,干产为2960 kg·hm-2.板蓝根产量相对较高的种质资源为I4和I6,干产分别为1887和1808 kg·hm-2.侧根数最少的种质为I3,平均单株为4.2条.


绿色蜂产品生产加工技术
《科学与财富 》 2020
摘要:如今,随着生活方式改变,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人们愈发重视食品安全对自身的影响.绿色蜂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离不开植物以及生态环境的帮助,为获取更多经济效益要对以往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模式进行创新,根据相关流程完成生产,监管生产环节,把控质量.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绿色蜂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要把控农药含量,放射性金属物质以及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有害细菌,尽量将污染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文章主要探究绿色蜂产品生产加工时采用的技术.


不同育肥阶段荷斯坦阉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发病情况及相关指标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调查黑龙江某肉牛育肥场荷斯坦阉牛育肥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不同育肥阶段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的发病情况及相关辅助检测指标的变化.选用6月龄荷斯坦阉牛30头,测定3个育肥阶段荷斯坦阉牛瘤胃液pH值及血清中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并计算各阶段平均日增重(ADG).结果显示,荷斯坦阉牛育肥前期、中期、后期轻度SARA的发病率分别为50%,40%和20%,中度SARA发病率分别为20%,40%和80%.育肥后期荷斯坦阉牛肝功指标GGT活性极显著高于前期和中期(P<0.01);3个阶段荷斯坦阉牛肝功ALT活性依次升高,且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育肥后期荷斯坦阉牛肝功AST活性显著高于前期和中期(P<0.05);育肥中期和后期荷斯坦阉牛血清ALB含量显著低于前期(P<0.05);育肥后期血清GLO含量极显著高于前期和中期(P<0.01).育肥后期荷斯坦阉牛能量代谢指标血清TG含量极显著高于中期(P<0.01),显著高于前期(P<0.05);育肥后期荷斯坦阉牛能量代谢指标血清TC含量极显著高于前期和中期(P<0.01).结果表明,3个阶段荷斯坦阉牛均存在患SARA风险,育肥后期SARA病情加深,肝功指标、血清蛋白和血脂水平也会发生明显变化;患SARA严重的荷斯坦阉牛可能会降低增重水平.因此,牛场应提高对SARA的关注,根据不同育肥阶段指标变化合理搭配饲粮,做好瘤胃保健工作,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实现肉牛产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 荷斯坦阉牛 不同育肥阶段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肝功能 能量代谢


寒地几个优良李亲本品种授粉特性研究
《中国林副特产 》 2020
摘要:李杂交育种存在种子胚发育不全,杂交亲和性差,杂交时间短等问题.通过研究10个优良李新本品种的授粉特性,利用试验结果,在节能温室条件下或露地母本树扣棚条件下杂交,通过栽培方法解决育种难题可行而且效果好.自交试验坐果率为0~2.97%.提示生产上必须配授粉树.不同隔离方法试验说明李杂交育种必须隔离,否则串粉.花粉粒萌发最适温度为25℃,杂交时整株杂交,选择大花蕾花,不用去雄,点授刚露出柱头的花.经过验证试验,在棚室内杂交不受风雨天气影响,获得种子多,种子成熟度好,发芽率高.


水直播条件下黑龙江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水直播条件下黑龙江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致病性分化情况,以24个抗瘟单基因系品种为寄主,来源于2017-2018年黑龙江省水直播稻田的242株稻瘟病菌菌株为接种体,采用离体划伤方法接种,记录病斑反应型,计算有效致病菌株率和抗性频率,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显示,在水直播条件下,2017年,黑龙江省南部和中东部稻区稻瘟病菌菌株对抗瘟单基因系品种的有效致病菌株率介于8.33%~95.83%和20.83%~95.83%之间,无毒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575次和622次;2018年,南部和中东部稻区稻瘟病菌菌株对鉴别体系的有效致病菌株率介于29.17%~95.83%和20.83%~91.67%之间,无毒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536次和571次.2017年,黑龙江省南部和中东部稻区稻瘟病菌菌株的致病性相似系数介于0.15~1.00和0.14~1.00之间,以致病性相似系数0.40为阈值,可将菌株分别划分为5个类群和6个类群;2018年,南部和中东部稻区菌株的致病性相似系数介于0.15~0.93和0.26~1.00之间,以致病性相似系数0.40为阈值,可将菌株分别划分为5个类群和4个类群.2017年,抗瘟单基因系品种对黑龙江省南部和中东部稻区稻瘟病菌菌株的抗性频率介于11.29%~88.71%和10.77%~86.15%之间,其中抗瘟单基因系品种IRBL9-W(Pi-9)和IRBLz5-CA(Pi-z5)抗性表现最好;2018年,抗瘟单基因系品种对南部和中东部稻区菌株的抗性频率介于10.34%~82.67%和15.79%~85.96%之间,其中抗瘟单基因系品种IRBL9-W(Pi-9)和IRBLz5-CA(Pi-z5)抗性表现最好.表明水直播条件下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致病性分化剧烈,稻瘟病菌整体致病力较强,但仍有部分水稻种质抗性较好且相对稳定,基因聚合后抗性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水直播 抗瘟单基因系品种 稻瘟病菌 抗瘟基因 致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