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12种林下地被植物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林下地被植物的水土保持功能,分别运用室内茎叶浸泡法、静水崩析法、双环刀法对12种地被植物的茎叶截留雨水能力、土壤抗蚀性和渗透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茎叶截留雨水最强的为拂子茅(Calamagrostis brachytricha)和玉带草(Phalaris arundinacea var. picta),超过自身质量的40%;玉带草、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和青绿苔草(Carex leucochlora)最大地提高了土壤抗蚀性;种植地被植物普遍地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的渗透系数,其中玉带草、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拂子茅、青绿苔草、披针叶苔草、硫华菊效果极显著。青绿苔草、披针叶苔草、玉带草、拂子茅的综合水土保持功能较强,适合林下栽植。

关键词: 土壤 抗蚀性 渗透性 地被植物 林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布式空间数据服务两级检索方法研究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当前分布式多尺度空间数据服务检索效率较低,无法满足集成应用需求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两级空间索引结构的分布式多尺度空间数据索引方法,即以空间网格索引为基础,结合空间数据服务元数据管理,实现了空间数据服务及其空间对象的索引。在检索过程中,先通过一级索引检索出目标空间数据服务,再使用二级索引在目标服务内检索出目标数据对象。对二级索引结构和基于服务注册的检索效率的对比测试表明,该方法的效率优于服务注册方法,且随服务数量的增加,效率优势更显著;对单个服务的数据量对二级索引性能的影响进行测试,发现单个数据服务随着数据对象的增加,二级索引的检索时间逐渐增加,但总体检索时间基本可以满足多数应用需求。

关键词: 分布式空间数据服务 空间索引 多尺度空间数据 网格索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棉花种子鉴别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太赫兹光谱是介于红外与微波间的电磁波谱,很多生物大分子在该波段具有指纹特性。为探索棉花种子的转基因机理和性状表达的太赫兹光谱特性,该文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3种转基因棉花种子和1种常规育种棉花种子进行了鉴别试验探索研究。试验首先研究了棉花种子压片制备方法,然后借助太赫兹时域光谱设备,采集了4种棉花种子在有效频率范围内的太赫兹光谱信息,进而对太赫兹光谱包含的特征信息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初步探讨了4种样品的太赫兹吸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棉花种子在太赫兹波段呈现不同的光谱响应特性,尤其是在其吸光系数光谱图中,3种转基因棉种在1.21、1.23和1.41 THz处,对太赫兹呈现明显的吸收,而非转基因棉种却呈现微弱的吸收或不吸收;这些明显的差异表明太赫兹光谱可以作为鉴别转基因/非转基因棉花种子有效工具,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揭示太赫兹光谱检测机理,发展转/非转基因物质快速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光谱学 棉花 种子 太赫兹 鉴别 转基因 吸收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准施药中叶面积指数探测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精准施药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为目的,是精准施药的发展方向。果树叶面积指数能为精准施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叶面积指数及生物量探测可以进行大面积果树的长势监测并计算其药量的需求,进而对作物进行指导性施药。为此,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各类叶面积指数探测技术和计算方法,分析了精准施药技术中靶标探测的方法及叶面积指数探测在精准施药中的应用,并对精准变量施药中叶面积指数探测方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光谱探测 LAI 精准施药 对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图像纹理特征的养殖鱼群摄食活动强度评估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循环水养殖中的投喂难题,该文以镜鲤为试验对象,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分析鱼群的纹理来评估鱼群摄食活动强度的方法。首先利用均值背景建模重建出没有鱼群的背景图片,提取出目标鱼群,使用灰度共生矩阵对逆差矩、相关性、能量和对比度这4个纹理特征进行分析,得到鱼群的摄食活动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鱼群纹理的对比度与传统方法面积法得到的鱼群摄食活动强度,其线性决定系数可达0.894 2,说明该方法可以用来表征鱼群的摄食活动强度,研究结果为鱼群的摄食活性强度测量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识别 纹理 灰度共生矩阵 鱼群面积 鱼群摄食活动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东地区夏季极端高温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中国华东地区79个气象站1971-2006年夏季逐日地面最高气温和1981-2006年先进超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分析华东地区夏季极端高温热浪频次和平均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极端高温次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同时采用奇异值分解(SVD)研究华东地区极端高温次数与植被指数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华东地区夏季极端高温热浪频次的空间分布主要以北低南高,东低西高,平原高山区低为主。平均持续时间相对于频次,其高值区更靠近沿海。(2)华东地区夏季极端高温次数主要受22a、9a、4a左右的尺度波动影响。其中22a左右的时间尺度为第一主周期,周期振荡在整个时域中表现较稳定。第二主周期为9a左右,周期振荡的振幅从1994年开始逐渐由小增大,将对未来产生重要影响。(3)华东地区夏季极端高温次数与NDVI存在显著相关。当华东中南部地区夏季极端高温次数偏高时,江苏东部地区的夏季植被覆盖度偏低,而山东北部地区和江西西南及西北地区的夏季植被覆盖度偏高;当山东中部地区夏季极端高温次数偏低时,山东东北地区的夏季植被覆盖度偏高,而江苏东部、福建南部和江西北部的夏季植被覆盖度偏低。

关键词: 极端高温 小波 周期 奇异值分解 植被

水稻穗部籽粒参数快速无损获取方法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满足现代育种技术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水稻穗部性状进行测量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X射线的水稻穗部籽粒参数的快速无损获取方法,方法分析了射线管电压和电流对穗部成像质量的影响,通过高斯平滑和多阈值分割计算实粒个数,通过形态学处理和图像比对计算水稻空秕粒个数,通过水稻外接圆的直径长度计算稻壳内粒长。选取三十株水稻样本进行X射线成像,并进行实粒、空秕粒和粒长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实粒数测量值和真实值的绝对误差保持在±3的误差内,空秕粒的准确率也能达到88%,粒长检测的绝对误差均小于0.13 mm,将其应用到实验检测中,证实了该方法整体的可靠性。

关键词: 图像处理 X射线 水稻籽粒 无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郊小麦籽种繁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种业 2017

摘要:针对目前京郊小麦籽种繁育工作中存在的产业效益不高、繁育体系不稳固、种植规模下降、灾害性天气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寻找解决对策。提出加强人才培训,提升产品质量;树立优势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升级产业结构,注重权益保护;以及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加强风险预警等对策。

关键词: 小麦籽种 良种繁育 京郊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航空植保自动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农机化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航空植保自动计量系统为监督、规范农业航空植保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系统包括机载终端、数据管理及服务平台,通过监测多个指标来确保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开发了数据库访问中间件,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采用多指标约束的架次面积统计方法,提高了统计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采用了缓存机制提高了系统的访问速度与稳定性;采用本地存储、云存储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计量结果与实际数据误差在可控范围内。2015年,系统在全国多个省市进行了示范性应用,监管植保作业面积7.3万hm2多,作业里程2万km多,起落架次2 158次,系统稳定性高,统计结果较为准确,软件操作简单、明了,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农业装备 航空植保 自动计量 精准施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体系设计与系统实现

农学学报 2017

摘要:笔者围绕"净化水源、清洁空气、改良土壤"三大主题,结合首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总体要求和实际情况,按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治理、再评价的闭环链条,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构建符合北京市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5大类常规监测与评价指标、3大类8小类23项治理与评价指标,及其与之对应的标准和模型。依据指标体系,采用模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设计开发了具有农业生态环境数据监测、质量评价、治理规划等核心功能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北京市农业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并统一了评价数据源标准,尤其突破了大规模定量关联评价的难题,具有较高的评价模型和标准的智能匹配能力。这将为整个农业生态环境领域定量评价做出重要贡献,为北京市制定生态农业环境监测、治理、规划等重要方针政策提供量化依据。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质量 定量评价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