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含水合物沉积物声学特性——实验模拟与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CSCD

摘要:含水合物沉积物声学特性在水合物勘探中非常重要。针对含水合物沉积物声学特性,前人通过实验模拟及岩石物理建模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基于实验条件开展的数值模拟及其结果的对比研究仍鲜有涉及。笔者拟采用实验室物理模拟与实验储层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物理实验模拟获得水合物储层声学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实验物理模型以及声波采集系统为基本构建对应条件下的近似地质模型和声波观测系统,分别在50 kHz和80 Hz频率条件下获得具有不同水合物饱和度储层的波形记录和波场快照,并获得不同时间点和饱和度条件下的储层速度,对比分析实验模拟与数值模拟获得结果的异同。研究表明在3种模拟条件下获得的不同时刻的含水合物储层声速对应关系良好,数值模拟结果很好地印证了实验室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内进行相应物理模型的岩石物理模拟实验具有可行性。将实验模拟与数值模拟结果同野外探测数据对比分析,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表明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野外勘探数据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声学特性 实验模拟 数值模拟 对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神狐海域非均质性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分频反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结果显示,这一区域水合物储层具有纵横向分布不均质性、规模小且变化快的特点,使得精确评价水合物资源量面临诸多困难。根据井震数据分析了水合物分布特点,利用分频反演方法对该区水合物的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分频反演是利用测井和地震资料,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研究不同探测频率下的振幅响应(AVF),将AVF作为独立信息引入反演,建立起测井和地震波形间的非线性关系,充分利用地震中全频带信息,实现高分辨率的反演结果。采用该方法进行预测的结果与实际钻井情况非常吻合,验证这一技术适用于预测非均质性天然气水合物空间分布。基于预测结果并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水合物分布不均匀的主控因素除温压条件外,晚中新世之后的频繁构造运动使较深部的热解气沿着断层、气烟囱向上运移,形成厚块状"流体运移通道型"天然气水合物藏,而浅部沉积物中以扩散方式在渗透性良好的储层形成薄层状天然气水合物藏。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空间分布 非均质性 分频反演 神狐海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测试与评价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CSCD

摘要:储层力学参数的评价及预测是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发的关键。笔者从力学试验、本构模型以及离散元数值模拟等方面介绍了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测试及数值计算研究新进展,分析总结了力学参数评价及预测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探究了目前含水合物储层力学性质测试及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为了更好的解决相关工程技术问题,笔者建议通过结合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水合物储层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工况条件及储层特征建立更加准确的力学参数计算模型。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力学特性 试验技术 强度参数 本构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拖式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探测系统在南海首次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主研发的深拖式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探测系统(Kuiyang-ST2000)主要由高声源级、宽频带的等离子体电火花震源和48道(道间距为3.125m)数字零浮力拖缆组成,最大作业深度可达2000m。系统采集作业时将震源及接收缆同时拖曳于近海底(小于100m),缩短与被探测目标的距离,降低地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因海水吸收导致的衰减,且能克服海面拖曳勘探方式中多次波、气泡效应、海洋噪声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应用Kuiyang-ST2000系统在中国南海E海域进行了首次实际采集试验(工区海底深度约1500m,系统作业深度约1400m),所得海试数据具有较高信噪比,经精细处理后的最终成像剖面具有很高垂向、横向分辨率,验证了Kuiyang-ST2000系统的优越性,且弥补了海上常规多道地震探测系统分辨率不足的缺点。

关键词: 深拖地震系统 电火花震源 多道拖缆 高分辨率地震 垂向分辨率 横向分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政府会计改革对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商讯 2020

摘要: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科研单位会计核算面临新的问题,需要研究与分析这些问题。文中选择科研事业单位为对象,分析会计核算受到政府会计改革的影响,给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 会计核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分频编码的弹性波全波形反演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计算量与计算效率限制了全波形反演方法的应用,震源编码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全波形反演的计算量,提升反演效率。传统震源编码技术要求各炮具有相同的接收点排列,在观测系统适应性方面存在不足,无法直接应用于滚动排列观测系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分频编码的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方法,即在正演过程中仍可同时对多个炮记录进行正向延拓,给每一炮赋以不同频率的谐波震源,使同时进行正向延拓的各炮波场在频谱上互不重合;在炮点波场正传和残差反传过程中,采用相位灵敏度检测技术提取每炮的单频波场,实现各炮波场的完全分离,用于构建波形反演梯度,实现模型更新。同传统震源编码技术相比,该方法不受观测系统限制,能应用于排列滚动的观测系统,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弹性波 全波形反演 震源编码 分频编码 相位灵敏度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古宙多岩浆通道与穹脊构造的动力学关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太古宙时期岩石圈的主要散热方式是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既为岩石圈提供了新的物质,也为岩石圈变形提供了动力条件。目前已发现残留的太古宙构造变形记录显示,那时"大陆"内部广泛发育与垂向运动过程有关的穹脊构造。但对于这种垂向构造是如何与太古宙岩浆活动联系起来的,目前还不清楚。为了研究岩浆的动力作用与穹脊构造间的关系,基于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设置了大小为879 km×400 km的二维数值模型,通过设置多岩浆通道条件模拟太古宙岩浆的侵入过程。实验结果显示出岩浆活动弱化了岩石圈并造成岩石圈的强烈变形。其中,岩浆通道的正上方呈现出正地形,并形成TTG穹窿。密集排布的岩浆通道之间呈现负地形,形成绿岩带坳陷。穹窿在演化过程中发生水平扩张,导致绿岩带不断收窄形成"钱袋子"构造样式,二者共同组成穹脊构造。本研究认为将岩浆活动作为调节岩石圈变形的条件符合太古宙地质背景。岩浆通道条件能为穹脊构造的产生提供驱动力,是造成太古宙岩石圈变形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岩浆通道 太古宙 穹脊构造 数值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997–2010年胶州湾水体营养盐结构及浮游植物生长限制因子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0

摘要:水体中的氮、磷、硅是主要的生源要素,是海洋初级生产过程和食物链的基础。氮、磷、硅在水体中的比例可以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初级生产力水平。胶州湾是一个典型的温带半封闭海域,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研究的典型模式海湾。本数据集基于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胶州湾站)在1997–2010年间于胶州湾8个定位站点获取的分层营养盐浓度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形成。为挖掘数据价值,原始数据先经过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统一规范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质控,然后进行时间序列的3sigma检验结合临近站点一致性对比进行异常值剔除,经统一插值后进行比值计算,根据营养盐化学计量限制标准进行限制因子判定,按季度和年际对指标分别进行计算和统计形成数据集,并提供矢量图形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本数据集主要为研究海湾生态系统结构及演化、生态系统区域对比等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和积累,也可以为生态模式、生态灾害、政府决策等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胶州湾 氮磷比 硅磷比 硅氮比 长期监测 浮游植物生长限制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近海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态势及其地质有利性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CSCD

摘要:0引言我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最新结果表明,以致密气、页岩气和煤层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是全国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的近2倍。预计至2030年,我国致密油和致密气年产量可分别占油气年产量的约8%和40%;页岩气和煤层气年产量分别占天然气年产量的约20%和6%。非常规油气将成为我国油气产能接替的重要生力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横摇运动下养殖工船水环境流场特性数值分析

中国造船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展以大型游弋式养殖工船为核心的深远海养殖工程可为渔业养殖提供新的养殖手段。论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养殖工船舱内水环境流场特性,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水流速度分布的均匀性以及换水效率,建立了养殖船舱内水环境适渔性的评估方法。典型海况中船舶横摇运动对养殖鱼舱中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横摇运动可加快水流速度缩短换水时间,但同时加剧了养殖水环境水流速度的非均匀性,相比之下进水射流形成的推流影响并不显著;横摇角和横摇周期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流速度随横摇角增大而增大,而随着横摇周期的增大而减小;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横摇角和横摇周期对水的停留时间影响不大;在养舱中心存在低速区,进水口产生的射流对低速区影响不大。

关键词: 养殖舱 横摇 停留时间 速度均匀性 数理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