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七种秋石斛鲜花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广西植物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查明秋石斛不同品种关键赋香成分,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结合GC-MS技术,测定了秋石斛5个具香气的品种,即绿天使(Dendrobium Hand Green)、日出2号(Dendrobium Burana Sunrise No.2)、白花607(Dendrobium K.B.White 607)、紫背256(Dendrobium Blue Sapphine 256)、魅力(Dendrobium Burana Charming)以及2个不具香气的品种,即红牛(Dendrobium Red Bull)、三亚阳光(Dendrobium Sunya Sunshine)盛花期的花朵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萜烯类34种、芳香族化合物8种、酯类3种,5种具香气的秋石斛花朵所含挥发性成分绝大部分都是萜烯类,萜烯类对秋石斛的花香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发现,5种具香气秋石斛的主要赋香成分为3-蒈烯、芳樟醇、α-可巴烯和α-法尼烯,不同品种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明显不同。绿天使和日出2号的主要香气成分是3-蒈烯,相对含量分别为59.343%和77.775%,但日出2号中的释放率约为绿天使的3倍;白花607主要香气成分为3-蒈烯(29.170%)、α-可巴烯(17.660%)、芳樟醇(10.990%);紫背256中α-法尼烯相对含量最高(42.310%);魅力中主要香气成分是α-可巴烯(33.648%),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3.866%)为其次。2个不具香气品种中鉴定出化合物较少,主要挥发性成分释放率较小;红牛主要挥发性成分是胡莫柳酯(28.118%),三亚阳光是异丁子香酚(27.529%)。这些主要挥发性成分对不同品种秋石斛花的特有香味起决定性作用,且大部分已被广泛应用于香精香料,医药,日化等产品中。该研究结果为香型秋石斛产品开发及品种的培育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秋石斛 挥发性成分 SPME GC-MS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假蒟提取物对人工感染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疗效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假蒟提取物对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的防治效果,试验选取270只1日龄文昌鸡公鸡,随机均分为6个处理组,即3个对照组和3个假蒟提取物组,其中3个假蒟提取物组分别饲喂加有200,400,600 mg/kg假蒟提取物的雏鸡饲料。于15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外均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假蒟提取物可降低感染球虫鸡的血便、死亡率、盲肠卵囊数,提高相对增重率。说明假蒟提取物可改善感染球虫鸡的盲肠病变情况,降低死亡率,提高相对增重率,对防治鸡球虫病具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 假蒟提取物 柔嫩艾美耳球虫 人工感染 盲肠病变 抗球虫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成花诱导期幼叶和成熟叶光合功能的比较

中国南方果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人工气候室盆栽的糯米糍荔枝苗为试材,测定成花诱导期幼叶和成熟叶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比较分析低温诱导期不同成熟度叶片光合生理的差异。结果表明,末次梢为成熟叶的植株较幼叶更易成花;成熟叶片的叶绿素指数高于幼叶;在低温处理下,成熟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幼叶;在低温诱导期,成熟叶的荧光参数、初始荧光、最大荧光、可变荧光和最大光量子效率也均高于幼叶。因此,低温诱导成花期间其幼叶光合能力上的不足可能是影响其成花诱导效果的重要生理生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荔枝 叶片 成花诱导 光合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柱花草茎秆剪切力与营养价值动态变化和相关性

草地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茎秆剪切力与形态学、化学组成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测定不同生长高度柱花草茎秆剪切力、直径和线性密度,分析化学成分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比较各项指标随生长高度变化的规律,探讨剪切力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柱花草茎秆剪切力、直径和线性密度随生长高度增加而增加,水分、粗蛋白含量随生长高度增加而降低,纤维含量随生长高度增加而增加,体外干物质消化率随生长高度增加而降低,表明随着生长高度增加营养价值降低。剪切力与直径、线性密度和纤维含量成正相关,与水分、粗蛋白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成负相关。剪切力较化学成分和消化率更容易测量,因此可作为柱花草营养价值评价指标之一。

关键词: 柱花草 茎秆 剪切力 化学成分 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唑酮和三唑醇在4种动物基质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一种利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猪肉、鸡肉、鸡蛋和牛奶中三唑酮和三唑醇残留的分析方法,其中使用乙腈提取,GC/NH_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结果显示:建立的分析方法线性、精确度和准确度满足SANCO/12571/2013要求,灵敏度满足CAC要求,而且操作步骤简单,耗时短,对大批量样品来说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

关键词: 三唑酮 三唑醇 分析方法 动物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繁区水稻病毒病调查与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繁区是中国传统的冬季育制种基地,其中水稻是主要的育制种作物之一。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连续两年对南繁区三亚、陵水、乐东等地水稻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6批次调查。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为害南繁区水稻的RNA病毒主要有3种,分别为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RSV)、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和水稻草状矮缩病毒(RGSV),检出率分别为30.46%,7.61%和0.51%。RRSV为害最为严重,在个别田块发病率达到60%,造成绝收。结果显示在南繁育制种区域水稻病毒病冬、春季的发生率高于夏、秋季;三亚、陵水、乐东等地稻田的病毒病发病率大于其它地区。该研究使我们对海南南繁区水稻病毒病的发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为将来进一步探究该地区水稻病毒病的发生规律打下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病毒 调查 RT-PCR 南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聚糖载体橡胶树死皮防治药剂的防效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A、B和C 3种以壳聚糖为载体的死皮防治药剂开展橡胶树重度死皮(4、5级)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区死皮长度恢复率依次为:C(55.84%)>A(27.57%)>B(20.11%)>CK(14.97),平均单株胶乳产量依次为:C(45.20 m L)>A(39.74 m L)>B(27.50 m L)>CK(18.08 m L),两者变化趋势一致,3种药剂的防效依次为:C(31.91%)>A(16.19%)>B(8.83%)。由此可判断,该3种壳聚糖基死皮防治药剂对重度橡胶树死皮都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C药剂效果最佳,达到显著水平,其次为A药剂和B药剂。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对橡胶树重度死皮有一定疗效的药剂(C药剂),为壳聚糖在橡胶树死皮防治方面的应用开拓新思路,也为进一步开发更高效的死皮防治药剂提供依据。

关键词: 橡胶树 死皮 防治 壳聚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CKX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乙烯和茉莉酸甲酯诱导表达特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和淀粉作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为阐明逆境信号调控细胞分裂素代谢关键基因CKX的分子机制,对乙烯利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的木薯品种华南八号叶片数字基因表达谱中两个表达差异显著的Me CKX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发现两者具有乙烯响应元件,但没有茉莉酸响应元件。以华南八号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利用qRT-PCR检测了木薯Me CKX1和Me CKX2基因在乙烯利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茉莉酸信号可使这两个基因显著上调;乙烯信号可使Me CKX1表达量缓慢上调,使Me CKX2表达量缓慢下调。说明这两个Me CKX基因可被乙烯和茉莉酸信号调控,并推测一方面其基因启动子区相应的特异响应元件参与了调控,另一方面两种逆境信号物质分别通过影响其他调控途径,间接造成这两个基因的不同表达,以进一步影响细胞分裂素的代谢。

关键词: 木薯 CKX基因 乙烯 茉莉酸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刺番荔枝果实发育进程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分析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山刺番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山刺番荔枝青果期、转白期和成熟期果实进行挥发性气体的鉴定,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山刺番荔枝各个阶段果实中共检测出16种相对含量超过1%的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酯类、醇类和酸类。其中青果期挥发性物质以(E)-2-己烯醛为主,转白期挥发性物质以辛酸甲酯为主,在成熟期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梨醇酯。果实发育过程中,酯类挥发性物质逐渐增加。对果实挥发性物质的香韵进行分析,发现青果期果实中包含14种香型,其中青香荷载较大;转白期和成熟期果实中分别包含23种香型和21种香型,果香荷载最大。【结论】在山刺番荔枝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挥发性物质成分及相对含量有有较大的变化。随着果实成熟,香韵明显增多,由青香型向果香型转变。转白期香型种类最多,香韵特征最明显,是食用或精油提取的最佳阶段。

关键词: 山刺番荔枝 果实发育 挥发性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七届热带森林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述评

生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持续加强热带森林生态学科技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2016年8月12—14日在海口举行了以"做实生态学基础,服务美丽热区建设"为主题的第七届热带森林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有18位生态学领域的研究者做了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热带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循环、环境对热带森林物质能量循环的影响、海南岛植物区系与海南岛的起源、热带植物种类资源调查分析、热带生态资源资产核算、热带人工林生态及科学发展、以及热带森林生态学野外观测技术等。

关键词: 生态学 热带森林 合作研究 述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