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橡胶树肌动蛋白解聚因子的表达和功能鉴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寻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ADF)在调控肌动蛋白解聚和聚合平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从橡胶树中获得了Hb ADF基因组序列,经测定,该序列长2 258 bp,含有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在裂殖酵母中过表达Hb ADF,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38 000的融合蛋白。对裂殖酵母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发现诱导表达Hb ADF的酵母细胞长度显著增加,双核和多核比例达67%。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Hb ADF的表达受3%KI处理调控,在橡胶树不同死皮阶段和不同排胶时间段的表达存在变化,说明Hb ADF可能参与了橡胶树排胶和死皮的过程。

关键词: 橡胶树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 表达分析 功能鉴定 排胶 细胞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黑普雷沃氏菌糖基转移酶基因的扩增和序列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产黑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melaninogenica)属革兰阴性专性厌氧菌,是引起牙周疾病的病原之一。为了研究牙周炎患者产黑普雷沃氏菌是否存在及其分子特征,用棉签刮取患者口腔,沸水-液氮法破碎细胞,同时设计产黑普雷沃氏菌糖基转移酶基因的1对引物,利用常规PCR方法扩增产黑普雷沃氏菌糖基转移酶基因。经NCBI序列相似性比对,发现该患者感染的产黑普雷沃氏菌糖基转移酶基因核苷酸序列与P.melaninogenica ATCC 25845菌株的糖基转移酶基因(Gen Bank accession No.CP002122)同源性最高,达92%;其编码的糖基转移酶部分氨基酸序列与P.melaninogenica菌株的甘露糖糖基转移酶(Gen Bank accession No.WP_013264679)同源性最高,达98%。以糖基转移酶部分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本试验获得的产黑普雷沃氏菌与其它报道的P.melaninogenica菌株同源性最高,属于同一组(group)。

关键词: 产黑普雷沃氏菌 糖基转移酶基因 PCR扩增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凤梨小果芯腐病病原菌凤梨镰孢菌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菌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在广东徐闻凤梨种植基地生产的凤梨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生一种果肉腐烂病害,发病率达10%左右,并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为了明确该病的病原菌,本文通过果实组织分离和接种试验获得1个致病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TEF-1α序列分析,确定该病的病原菌为凤梨镰孢菌Fusarium ananatum,这是该菌所致凤梨小果芯腐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凤梨 小果芯腐病 镰孢菌 TEF-1α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南方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火龙果果实炭疽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火龙果炭疽病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观察及r DNA-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的方法对引起火龙果果实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供试菌株ITS序列为576 bp,与平头炭疽菌(登录号:HQ896482、AF451899)、辣椒炭疽菌(登录号:JX910365、HQ271465)的同源性均达100%;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平头炭疽菌和辣椒炭疽菌具有很近的遗传关系。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产孢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30℃,致死温度为60℃处理10 min;菌丝适宜生长p H为4~9,最适p H为8,产孢适宜p H为4~7,最适产孢p H为4;最适碳源为蔗糖和D-果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和蛋白胨,可溶性淀粉和硝酸铵有利于该菌产孢;连续光照和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黑暗则有利于该菌产孢。【结论】引起海南省火龙果果实炭疽病的另一种病原菌是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Schw.)Andrus&Moore],该菌不仅侵染火龙果果实,还能侵染大豆豆荚和番茄果实。

关键词: 火龙果 炭疽病 平头炭疽菌 rDNA-ITS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溶胶预处理对炭化橡胶木防白蚁及阻燃性能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硅溶胶浸注预处理获得橡胶木浸注材,再将橡胶木和浸注材分别于185℃和200℃下热改性处理,研究了硅溶胶预处理对炭化橡胶木防白蚁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蚁蛀等级分别从4提升至3.8和4提升至3.75;埋地1 a后完好指数分别从1.3提升至5.9和2.5提升至5.4;氧指数分别提高16.40%和20.16%;EMC无显著变化;气干密度分别提高18.58%和22.03%;弦向气干湿胀率分别降低了10.27%和9.17%,径向气干湿胀率分别降低了15.00%和17.57%;弦向ASE分别提高了21.75%和11.56%,径向ASE分别提高了20.00%和19.71%。

关键词: 硅溶胶 预处理 热处理 橡胶木 防白蚁性能 阻燃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橡胶树多主棒孢Cassiicolin毒素多样性及致病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多主棒孢引起的棒孢霉落叶病是橡胶树的主要叶部病害,cassiicolin毒素是病菌的主要致病因子。本研究通过ITS序列分析对供试多主棒孢菌株进行了准确鉴定,利用cassiicolin毒素不同亚型编码基因特异引物对不同地理来源和寄主来源的49个多主棒孢菌株毒素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生物萎蔫法对不同亚型毒素进行了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78%供试菌株含有cassiicolin基因,其中Cas2亚型有10个菌株,Cas5亚型有28个菌株,其它为Cas0型(未检测到cassiicolin毒素基因)。含有Cas5亚型的菌株均来源于橡胶树,并且为橡胶树上的优势群体;Cas2亚型菌株则来源于橡胶树、黄瓜、番木瓜和木薯等不同作物;Cas2和Cas5毒素对不同橡胶树品种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橡胶树 多主棒孢 毒素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辣木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贵州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辣木产业在品种选育、种植栽培、应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在辣木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产品质量、产品开发和市场环境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我国辣木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在阐述辣木开发利用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辣木产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指出了辣木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辣木 产业发展 现状 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试验优化胡椒鲜果油炸工艺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胡椒鲜果油炸的工艺,选取油炸温度、油炸时间、料油比为影响因素,以油炸胡椒鲜果中胡椒碱和胡椒精油含量为指标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多项式回归方程的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胡椒鲜果最优油炸工艺为:油炸温度92℃、油炸时间3 min、料油比1∶1。此条件下胡椒鲜果油炸品质最优,胡椒碱含量预测值为4.28 g/100 g,胡椒精油含量预测值为1.73 mL/100 g,而胡椒碱含量真实值为4.23 g/100 g,胡椒精油含量真实值为1.71 mL/100 g,与预测结果相对偏差仅为1.27%和1.24%。

关键词: 响应面 胡椒鲜果 胡椒碱 胡椒精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土/炭黑复合填料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非金属矿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硅土进行活化和改性处理,通过测定吸油值、吸碘值进行表征。将经改性处理的硅土与炭黑复合用于填充天然橡胶,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硅土与炭黑并用,与单独填充炭黑相比,对橡胶的加工性能影响不明显。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填料与单独填充炭黑相比,能提高NR硫化胶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提高。当硅土与炭黑质量比为2∶5时,NR硫化胶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硅土和炭黑并用能增强天然橡胶的综合性能,降低成本。

关键词: 硅土 炭黑 天然橡胶 补强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烯啶虫胺新型半抗原的合成与免疫应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烯啶虫胺(nitenpyram,NIT)残留免疫分析方法,通过合成烯啶虫胺新型半抗原并进行紫外和质谱等技术的分析确证,分别将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成完全的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免疫小鼠后测定抗血清的效价,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先逐渐升高后再逐渐降低,最高达到1∶16 000。选取抗血清效价最高的小鼠,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其灵敏度,其半抑制浓度(IC50)较低,为1.68μg/m L,竞争效果明显。将建立的检测方法与液相色谱方法进行比较,虽线性范围和灵敏度较液相色谱方法稍低,但回收率均≥80%,无明显差异,具有明显的识别效应,为烯啶虫胺高灵敏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残留免疫分析奠定基础。

关键词: 烯啶虫胺 新型半抗原 合成 免疫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