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14条记录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尿样中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

质谱学报 2006 CSCD

摘要: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E-GC/MS)同时测定动物尿样中的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的方法。试样中的药物经乙酸乙酯提取后,经SLH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至干,衍生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两种药物的检出限均为0.3μg/L,定量限均为1.0μg/L,线性范围为0.02~1.0μg/mL。加标浓度在4.0~20.0μg/L范围内,莱克多巴胺加标回收率为78.6%~101.2%,批内相对标准偏差≤7.0%;克伦特罗加标回收率为92.3%~112.2%,批内相对标准偏差≤6.9%。

关键词: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莱克多巴胺 克伦特罗 残留量 动物尿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梅果实发育进程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乌紫’和‘荸荠’两个杨梅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干鲜重、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蔗糖和己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杨梅果实的干鲜重、含糖量的快速增长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快速下降均发生在果实发育后期。成熟‘乌紫’杨梅果实的蔗糖含量约占总糖的2/3以上,而‘荸荠’杨梅仅为总糖的49%。‘荸荠’杨梅的转化酶和蔗糖合酶分解活性随着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乌紫’杨梅的则变化不大。两个品种的蔗糖磷酸合酶活性随着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但蔗糖合酶合成活性到果实发育中期后下降。两个品种的己糖激酶活性变化相似,但果糖激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同。

关键词: 杨梅 果实发育 糖积累 蔗糖代谢 己糖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遗传背景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CSCD

摘要:将从6个籼稻和4个粳稻品种上采集并分离的10个稻瘟病菌单孢株分别接种到230个籼稻品种和183个粳稻品种上,结果表明从籼稻上分离的稻瘟病菌(籼菌)主要侵染籼稻,并且籼菌侵染籼稻后中等发病和重发病的品种比例均明显高于粳稻中这两种发病程度的品种比例:从粳稻上分离的稻瘟病菌(粳菌)主要侵染粳稻,并且粳菌侵染粳稻后重发病的品种比例明显高于籼稻中重发病的品种比例。研究还得出在籼稻中被籼菌侵染后发病比被粳菌侵染后发病重的品种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被籼菌侵染后轻发病、中等发病和重发病的品种比例均明显高于被粳菌侵染后的这几种发病程度的品种比例;在粳稻中被粳菌侵染后发病比被籼菌侵染后发病重的品种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遗传背景 致病性

斑点金标免疫渗滤法诊断家畜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研制成家畜血吸虫病斑点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诊断试剂盒可测出人工感染血吸虫14~42 d的病牛、猪和兔的血清及血纸抗体,比病原体检查法提早28 d查出病畜,达到早期诊断的要求;同时亦能检出仅感染1对血吸虫病牛抗体,证实DIGF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血吸虫与肝片吸虫、锥虫、蛔虫、囊虫和旋毛虫病之间未见交叉反应现象,说明本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关键词: 斑点金标免疫渗滤法 家畜 血吸虫抗体 敏感性 特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运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科技通报 2006 CSCD

摘要:应用RT-PCR技术从小麦病叶中扩增得到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的运动蛋白(M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得到大量表达,并以含表达产物的凝胶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特异性抗血清,同时将MP基因重组到质粒pGBKT7中,电击转化酵母Y187菌株。Westernblot分析表明MP基因在酵母体内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正确表达,并具有免疫活性,可作为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诱饵”质粒。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 运动蛋白 基因表达 酵母双杂交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莓、黑莓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树莓和黑莓是悬钩子属(RubusL.)栽培果树的2大类,近年来树莓、黑莓成为国内新兴的重要浆果。综述了两莓组织培养和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茎尖、叶片、胚和原生质培养及两莓在基因转化方面的成就,分析了基因型、培养基及附加物、培养条件等对两莓组织培养成苗的影响,并对影响两莓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阐述,最后对两莓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树莓 黑莓 组织培养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及其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的诱导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绝大多数的室内和实验室研究表明氮肥对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性、食物消耗和利用、存活和生长发育、生殖和种群动态以及整个群落均有促进作用。但也有少量研究发现氮肥对植食性昆虫的表现无明显影响,甚至对极少数昆虫有负作用。在亚洲,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钻蛀性螟虫种群的猖獗发生与稻田施用氮肥有关,稻田过量施用氮肥对这些害虫的种群发展均有促进作用。为了有效地降低稻田氮肥的施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必须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关键词: 氮肥 植食性昆虫 水稻 害虫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ACO基因反义转化桃幼胚子叶的研究

遗传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 efaciens)和基因枪两种方法,以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幼胚子叶为受体,转化桃ACC氧化酶(ACO)反义基因片段,经筛选培养获得了卡那霉素抗性芽。微芽嫁接培养抗性芽部分可成株。PCR、Southern杂交和GUS基因表达等分子检测,初步表明外源反义ACO基因已经整合到桃基因组中。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基因枪 转基因 反义ACO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芋艿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土壤肥料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两年芋艿施肥田间试验,表明获得早熟芋艿高产、高效的施肥方案为N 448.5 kg/hm2,P2O552.5kg/hm2,K2O 180~270 kg/hm2,N-P2O5-K2O比例为1∶0.12∶0.40~0.60,并推荐有机无机复合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早熟芋艿生育期短,施用充足的氮肥才能保证芋艿在较短的生育期内获得较高的产量,芋艿还是一种喜钾作物,施用钾肥能明显促进芋艿高产;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不足的情况下,施用磷肥能促进芋艿正常生长。

关键词: 芋艿 平衡施肥 高产高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品种对蚜虫的抗性机制

果树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草莓品种对蚜虫的抗性机理,以5个常规草莓品种为试材,通过调查、测定大棚内蚜虫自然发生动态和室内人工接虫后种群变化,并对草莓叶片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性与抗蚜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章姬对蚜虫高感,丰香感,卡姆罗莎和吐德拉抗,弗吉尼亚高抗。草莓品种对蚜虫抗性与叶片背面的茸毛密度成正相关,与气孔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片的木质素含量成正比;与酚类物质含量无显著关系,与总游离氨基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水分含量无明显的线性关系。但草莓对蚜虫的抗性程度与叶片中脯氨酸、缬氨酸和胱氨酸的含量有关,特别是缬氨酸和胱氨酸在感蚜品种中的含量是抗蚜品种中的2~3倍。

关键词: 草莓 抗性 蚜虫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