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尿样中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
《质谱学报 》 2006 CSCD
摘要: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E-GC/MS)同时测定动物尿样中的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的方法。试样中的药物经乙酸乙酯提取后,经SLH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至干,衍生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两种药物的检出限均为0.3μg/L,定量限均为1.0μg/L,线性范围为0.02~1.0μg/mL。加标浓度在4.0~20.0μg/L范围内,莱克多巴胺加标回收率为78.6%~101.2%,批内相对标准偏差≤7.0%;克伦特罗加标回收率为92.3%~112.2%,批内相对标准偏差≤6.9%。
关键词: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莱克多巴胺 克伦特罗 残留量 动物尿样


杨梅果实发育进程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乌紫’和‘荸荠’两个杨梅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干鲜重、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蔗糖和己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杨梅果实的干鲜重、含糖量的快速增长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快速下降均发生在果实发育后期。成熟‘乌紫’杨梅果实的蔗糖含量约占总糖的2/3以上,而‘荸荠’杨梅仅为总糖的49%。‘荸荠’杨梅的转化酶和蔗糖合酶分解活性随着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乌紫’杨梅的则变化不大。两个品种的蔗糖磷酸合酶活性随着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但蔗糖合酶合成活性到果实发育中期后下降。两个品种的己糖激酶活性变化相似,但果糖激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同。


不同遗传背景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6 CSCD
摘要:将从6个籼稻和4个粳稻品种上采集并分离的10个稻瘟病菌单孢株分别接种到230个籼稻品种和183个粳稻品种上,结果表明从籼稻上分离的稻瘟病菌(籼菌)主要侵染籼稻,并且籼菌侵染籼稻后中等发病和重发病的品种比例均明显高于粳稻中这两种发病程度的品种比例:从粳稻上分离的稻瘟病菌(粳菌)主要侵染粳稻,并且粳菌侵染粳稻后重发病的品种比例明显高于籼稻中重发病的品种比例。研究还得出在籼稻中被籼菌侵染后发病比被粳菌侵染后发病重的品种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被籼菌侵染后轻发病、中等发病和重发病的品种比例均明显高于被粳菌侵染后的这几种发病程度的品种比例;在粳稻中被粳菌侵染后发病比被籼菌侵染后发病重的品种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早熟芋艿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土壤肥料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两年芋艿施肥田间试验,表明获得早熟芋艿高产、高效的施肥方案为N 448.5 kg/hm2,P2O552.5kg/hm2,K2O 180~270 kg/hm2,N-P2O5-K2O比例为1∶0.12∶0.40~0.60,并推荐有机无机复合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早熟芋艿生育期短,施用充足的氮肥才能保证芋艿在较短的生育期内获得较高的产量,芋艿还是一种喜钾作物,施用钾肥能明显促进芋艿高产;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不足的情况下,施用磷肥能促进芋艿正常生长。


草莓品种对蚜虫的抗性机制
《果树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草莓品种对蚜虫的抗性机理,以5个常规草莓品种为试材,通过调查、测定大棚内蚜虫自然发生动态和室内人工接虫后种群变化,并对草莓叶片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性与抗蚜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章姬对蚜虫高感,丰香感,卡姆罗莎和吐德拉抗,弗吉尼亚高抗。草莓品种对蚜虫抗性与叶片背面的茸毛密度成正相关,与气孔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片的木质素含量成正比;与酚类物质含量无显著关系,与总游离氨基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水分含量无明显的线性关系。但草莓对蚜虫的抗性程度与叶片中脯氨酸、缬氨酸和胱氨酸的含量有关,特别是缬氨酸和胱氨酸在感蚜品种中的含量是抗蚜品种中的2~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