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抑食肼(RH-5849)在水稻及土壤中的残留检测和消解动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抑食肼在水、土和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以及在收获水稻和土壤中最终残留量。样品采用乙腈提取、Al2O3柱净化、HPLC紫外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为73.40%~107.5%,变异系数在3.60%~12.6%之间,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田水0.005mg·L-1,土壤0.02mg·kg-1,稻秆0.05mg·kg-1,谷壳0.05mg·kg-1,米粉0.05mg·kg-1。抑食肼在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5~2.7d,7.1~11d,9.4~10d。以300ga.i·hm-2和600ga.i·hm-2喷施抑食肼2次和3次,抑食肼在收获稻秆中的最终残留量在0.43~12mg·kg-1间,最后一次施药后15d最高残留为12mg·kg-1,30d最高为7.4mg·kg-1;谷壳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58~10mg·kg-1,其中15d最高残留为10mg·kg-1,30d最高为3.6mg·kg-1;米粉中多数未检出(<0.05mg·kg-1),最高残留量为0.14mg·kg-1。抑食肼在稻秆、谷壳中的残留量相对较高,以该稻秆、谷壳作为饲料有一定的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省2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从浙江省养鸭场出现典型病变的病死鸭中分离到22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其进行培养特性、形态特性、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其中4株为Ⅰ型、14株为Ⅱ型,1株X型,3株XI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和氯霉素比较敏感,对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青霉素、新霉素不敏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稗草对7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及其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应用滤纸法研究不同处理时间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对7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并比较了稗草在滤纸法、琼脂法和盆栽喷雾法中对二氯喹啉酸的灵敏度,并应用琼脂法测定了7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ethyl)以2 d的EC50值最低;五氟磺草胺(penoxsulam)、丙炔草酮(oxadiargyl)、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和扑草净(prometryn)则以3 d的结果为最好;四唑酰草胺(fentrazamide)和嗪草酮(oxaziclomefone)以4 d的结果为最敏感。3种生物测定方法中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敏感性以琼脂法为好,能达到快速、灵敏的目的。7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大小(根据EC50值)顺序为:嗪草酮>四唑酰草胺>丙炔草酮>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扑草净。
关键词: 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除草剂 生物测定 琼脂法 滤纸法 盆栽喷雾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MLP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分析
《遗传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快速获得家蚕MLP(Muscle LIM protein,MLP)基因cDNA电子序列,经RT-PCR生物验证正确,登录GenBank(No.DQ311195)。MLP基因cDNA长2327bp,ORF全长1485bp,编码产生494个氨基酸。该MLP基因组DNA含有11个外显子,10个内含子,所有内含子/外显子边界都符合典型的GT/AG剪切模式。MLP基因编码的蛋白富含Gly(14.4%),分子量约为53.03kDa,等电点(PI)为8.29。通过BLAST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家蚕肌肉LIM蛋白,含有5个保守的LIM结构域,家蚕的另一种LIM蛋白(AAR23823)含一个LIM结构域,两者可能是通过可变剪切产生;后者可能通过竞争作用调节前者在肌细胞中的功能。MLP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家蚕 MLP 表达序列标签(EST) LIM结构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条件下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贮藏特性与品质变化
《浙江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研究了4个品种枇杷白沙、大红袍、夹脚和大叶杨墩等果实在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特性与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耐贮性和品质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白沙枇杷贮后10 d内风味浓郁,口感好,适合鲜销或10 d以内的低温短期贮运;大红袍枇杷果实在低温贮藏中易发生木质化败坏现象,贮藏时间宜在30 d左右;夹脚枇杷贮藏可达50 d以上,但酸含量仍较高;大叶杨墩枇杷低温贮藏50 d后,仍保持较好的滋味和外观品质,同时由于该品种枇杷原料价格较低,因而具有较好的商业物流综合保鲜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骨内生真菌抗菌代谢产物的鉴定及活性研究
《农药学学报 》 2007 CSCD
摘要:对一株枸骨内生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抗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该真菌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正相硅胶和ODS-反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一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经红外、质谱和核磁分析,鉴定为:4β-乙酰基-12,13-环氧-9-单端孢霉烯(trichoderm in),这是首次从哈茨木霉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出该化合物。Trichodermin对蕃茄早疫病和黄瓜立枯病病原菌的离体抑制活性EC50值分别为3.35和3.59mg/L;活体测定结果表明,在100mg/L的剂量下对两种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7.8%和98.1%,治疗效果为96.7%和97.3%。
关键词: 枸骨 内生真菌 哈茨木霉菌 4β-乙酰基-12,13-环氧-9-单端孢霉烯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西北桐庐地区金龟子发生规律与田间药效试验
《浙江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对浙西北桐庐地区17年(1987—2006年)灯下金龟子成虫的监测结果表明,桐庐地区金龟子种类主要为铜绿金龟子、大黑金龟子、黑绒金龟子等,其中以铜绿金龟子为优势种,其次为大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在本地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底,早的年份在5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迟的年份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不同年份间金龟子种群数量变动大,其发生高峰期间隔周期约为10年;在同一年份内旬发生量消长多呈单峰型,发生频率占76.5%,双峰型约占23.5%。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毒.唑磷3 kg/667 m2,3%毒死蜱3 kg/667 m2,3%辛硫磷2 kg/667 m2拌细土15 kg均匀撒施,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5.9%,86.3%,95.9%,药后25 d的防效分别为88.9%,92.2%,85.5%,保苗效果达86%以上。苦参碱的防效和保苗效果相对较差,分别为72.6%~77.8%和8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枝黄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科技通报 》 2007 CSCD
摘要:随着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的迅速泛滥危害,有关该属植物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一枝黄花属植物的化学及其生物活性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对该属植物中的多炔、二萜、三萜、三萜皂苷、酚类、植物精油等化学组分,及其利尿、消炎、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杀虫、化感等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综合利用该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