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梯级水利工程背景下的嘉陵江干流蛇鮈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生物多样性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嘉陵江航道渠化工程建设逐步完成,由此造成的嘉陵江水生生境破碎化、鱼类资源衰退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形下,鱼类的遗传多样性是否受到影响,是非常令人关心的问题.2018年7-12月于嘉陵江干流朝天区(CT)、苍溪县(CX)、蓬安县(PA)、合川区(HC)4个区域采集蛇鮈(Saurogobio dabryi)样本113尾,以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和微卫星位点为分子标记,研究梯级水利工程背景下蛇鮈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无论是线粒体数据还是微卫星标记,下游江段HC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参数(PIC=0.543,π=0.0264,Hd=0.940)均显著高于中上游江段CT、CX和PA种群,推测这种现象可能与HC种群地处于长江干流交汇口有关;相反处于上游江段的CT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数量均较高,推测可能与近期种群扩张有关;在种群结构分析中,CT、CX和PA处于同一分支,HC种群成为独立一支,单倍型网络图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同样结果,推测与水利工程导致的地理隔离与开闸放水形成向下的基因流向有关.

关键词: 梯级水利工程 嘉陵江 蛇鮈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KASP平台的转基因玉米高通量特异性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促进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发展,加快优良性状转化体与骨干自交系的转育工作,适用于回交群体的高通量前景选择方法亟待开发.本研究以转基因玉米DBN9936 为材料,根据其外源插入片段及其侧翼序列,采用primer5 软件设计了 6 对特异性引物,与内标准基因zSSⅡb引物进行组合用于评估,获得最优引物组合后,进一步开展特异性验证、检出限测试和多样品验证.结果显示,最优引物组合为DBN9936-LB1*zSSⅡb-k1;10 份DBN9936 BC1 代种子的 KASP基因分型结果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完全一致;10 份转化体DBN9858、DBN9501、C0010.1.3、C0010.3.1、C0010.3.7、C0030.2.5、BT11、GA21、MIR162 和 2A-7 的转基因玉米样品在双平台上检测结果均表现为阴性;转基因玉米DBN9936 的检出限为 10%;48 份不同DBN9936 杂交种材料的KASP基因分型结果均表现为阳性.综上,本研究方法可用于转基因玉米DBN9936 回交转育过程中的前景选择,且样品通量高,为其他农作物在转基因育种过程中的目标基因检测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回交转育 前景选择 KASP平台 高通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纹党参剂量对八宝茶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纹党参剂量对八宝茶品质的影响。在八宝茶中添加纹党参5、10和15 g/份,以未添加纹党参的八宝茶作为对照组,比较纹党参八宝茶的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滋味和感官评价得分等品质特征。结果显示纹党参八宝茶呈现红色偏黄的颜色。随着剂量提高,纹党参八宝茶的颜色变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其中,添加纹党参10和15 g八宝茶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纹党参八宝茶的甜味、苦味和咸味随纹党参剂量的增加而减弱,而酸味呈现增强趋势。其中,甜味、酸味、鲜味、苦味回味和鲜味回味是造成纹党参八宝茶滋味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纹党参10 g/份剂量组八宝茶的甜味和香气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其它各组,表现出纹党参原有的味道,并且与八宝茶的茶香融合,感官得分比对照组提高了35%。因此,适当剂量的纹党参可以提高八宝茶的品质。

关键词: 纹党参 八宝茶 滋味 风味 苦味 甜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怀来县葡萄园土壤铜分布特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施用杀菌剂可引起土壤中铜的积累,增加铜的生物有效性和对植物的毒性。文中对河北省怀来县环官厅水库不同位置的4个葡萄园土壤剖面中铜组分的积累和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长期使用含铜杀菌剂已经造成了葡萄园表层土壤铜积累。2)怀来县因气候原因,葡萄在冬季需下架深埋,不同的深埋方式对土壤产生的扰动程度不同,进而影响铜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3)研究区域内土壤中的铜主要以铁锰氧化态和强有机结合态存在。4)土壤中钙镁离子、黏粒和有机质含量与不同形态铜含量存在相关关系。钙镁离子的存在以及土壤中黏粒的增加能够降低水溶态铜和碳酸盐结合态铜含量,促进土壤中的铜向稳定形态转变,同时有机肥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铜的生物有效性。

关键词: 含铜杀菌剂 铜积累 环境污染 葡萄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农副产品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进展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曲霉毒素B1是农副产品中最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具有诱变、致畸、免疫抑制和致癌的作用.为了减少黄曲霉毒素B1带来的危害,开发可靠的方法来检测农副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十分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农业中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而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便于携带、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强等特点,因而备受关注.根据识别元件的不同,黄曲霉毒素B1的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分为基于适配体的传感器、基于免疫反应的传感器、基于分子印迹的传感器.研究者们又根据不同的感知策略、纳米材料研发了多种类型的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该研究综述了近 5a来(2019-2023年间)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讨论了基于不同识别元件的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和不同的信号产生策略,对这些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不同识别元件的优缺点,探讨了基于不同原理的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的不足之处和发展方向,如需要开发新型的识别元件、研发新的纳米材料并提高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不同传感策略的联合应用、研发多种毒素同时检测的传感器、简化修饰步骤提高传感器稳定性等,以期为实现黄曲霉毒素B1电化学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农产品 黄曲霉毒素B1 适配体 免疫反应 分子印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离散小波-微分变换算法定量反演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一种仙人掌科植物,火龙果植株无叶,主要依靠肉质茎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功能,火龙果的肉质茎与常见绿叶类植物叶片在组织结构、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二者在植株冠层结构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该差异会直接影响植株冠层光谱特征,进而影响基于与光谱技术的光合色素监测.为探寻提升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估测精度的方法,研究以贵州省罗甸县龙坪镇烟山火龙果种植基地为试验区,先采集火龙果茎枝光谱及光谱测定部位的组织,并采用乙醇萃取法测定此组织的叶绿素含量,然后选用传统数学变换、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微分变换方法分别处理分析光谱数据,并采用相关性分析算法提取、筛选敏感特征波段,最后选用偏最小二乘算法构建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估测模型,分析结果如下:(1)采用离散小波-微分变换算法,高频信息与低频信息的峰、谷交替依次呈现,且可用信息分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用信息随尺度的增加,曲线振幅加大、频率降低.(2)数学变换内的微分变换、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与离散小波-微分变换方法均能明显提升光谱对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敏感性,其中以离散小波-微分变换方法最优,经处理后光谱与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决定系数最高可达0.565(位于H1分解尺度737.5 nm处).(3)离散小波-微分变换最能有效提升光谱对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估测能力,并且基于离散小波-微分变换H2尺度构建的估测模型为最优模型,其验证精度的R2=0.769,RMSE=0.040,RPD=1.739.研究分析了四类光谱处理算法在提升光谱对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敏感性与估测能力方面的效果,表明离散小波-微分变换算法能有效提升光谱对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估测能力,为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无损估测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

关键词: 火龙果 叶绿素含量 离散小波算法 高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球甘蓝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抗黑腐病QTL定位

华北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明确结球甘蓝抗黑腐病性状的遗传基础,选育优质抗病品种,以结球甘蓝高抗黑腐病1 号生理小种材料4674 为父本,高感材料4673 为母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152 个单株的F2 群体.采用苗期喷雾法对F2群体进行接病,12~14 d后,按照甘蓝苗期鉴定方法对F2 群体进行表型鉴定.从404 个分子标记中筛选得到 175 个多态性好且条带清晰的标记.随后,使用这175 个分子标记对F2 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最后,结合抗病性表型鉴定数据和遗传图谱对甘蓝抗黑腐病性状的QTL进行标记定位.结果表明:有154 对分子标记连锁到9 条染色体上,其中包括110 对InDel标记和44 对SSR标记,覆盖长度714.29 cM,标记间平均图距4.64 cM.共定位到7 个QTL位点,其中有3 个为主效位点,分别是qBR-7-2、qBR-7-3 和qBR-4-3,位于7 号染色体的CG842110~CG842482及M29~M39 标记间和4 号染色体上的CD838151~BOE417,LOD值分别为5.75,3.20,3.47,可解释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6.0%,9.2%,10.0%.

关键词: 结球甘蓝 黑腐病 F2群体 遗传连锁图谱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尾孢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敏感性及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植物病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中国不同地理来源的81株甜菜尾孢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敏感性,并比较了5种杀菌剂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供试菌株中,对多菌灵敏感的菌株共57株,占总数的70.37%,抗性菌株24株,占总数的29.63%。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对甜菜尾孢菌的平均EC50值范围分别在0.003 5~3.818 0μg·mL-1和0.033 5~5.465 2μg·mL-1之间,平均EC50值分别为(0.162 7±0.544 6)μg·mL-1和(0.370 0±0.788 4)μg·mL-1,最大EC50值和最小EC50值分别相差1 090倍和163倍。不同地区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EC5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2.3~853,部分地市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差异显著,苯醚甲环唑平均EC50值变化范围在0.031 0~1.915 9μg·mL-1。敏感性频率分布结果显示,甜菜尾孢菌对苯醚甲环唑已出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但82.7%的菌株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将此部分菌株的平均EC50值(0.037±0.002)μg·mL-1作为甜菜尾孢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的参考值。不同地区的菌株对氟硅唑EC5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为1.3~65.6,部分地市的菌株对氟硅唑敏感性差异显著,氟硅唑平均EC50值变化范围在0.131 2~1.093 7μg·mL-1。敏感性频率分布结果显示,甜菜尾孢菌对氟硅唑已出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但75.3%的菌株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将此部分菌株的平均EC50值(0.145±0.007)μg·mL-1作为甜菜尾孢菌对氟硅唑的敏感基线的参考值。抗性频率分析显示,甜菜尾孢菌对苯醚甲环唑及氟硅唑的抗性频率分别为20.99%和16.05%,抗性水平以低抗和高抗为主。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氟硅唑EC(40%Flusilazole EC)有效成分24 g·hm-2、70%甲基硫菌灵WP(70%Thiophanate-methyl WP)有效成分630 g·hm-2连续两次施药,距末次施药后10 d对甜菜褐斑病的田间防效达到65%左右,显著高于70%代森锰锌WP(70%Mancozeb WP)有效成分1 050 g·hm-2和50%异菌脲WP(50%Iprodione WP)600 g·hm-2的防效,与10%苯醚甲环唑WG(10%Difenoconazole WG)52.5 g·hm-2防效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杀菌剂的合理使用及甜菜褐斑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甜菜尾孢菌 多菌灵 苯醚甲环唑 氟硅唑 敏感性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丹麦畜禽种业规划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丹麦是世界畜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和品种选育水平都较高.本文系统分析了丹麦畜禽种业相关规划与发展报告,总结出了丹麦畜禽种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从制定国家战略规划明确方向目标、强化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优良畜禽品种培育3方面提出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中国的畜禽种业创新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丹麦 畜禽种业 规划 启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构建马蹄莲佛焰苞离体VIGS技术体系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返青是天南星科观赏植物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典型的功能叶绿体重新分化形成的生理现象,其中马蹄莲佛焰苞常出现这一现象,但其潜在的调控机制并不明确。为了探究马蹄莲返青的调控机制,提高彩色马蹄莲的观赏品质,本研究以黄色品种Florex Gold为材料,以返青过程中两个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ZhGluTR和ZhChlH为研究对象,建立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体系,对马蹄莲进行基因功能验证。通过离体佛焰苞孔片试验并对取样部位和侵染时长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中部真空抽吸5 min的试验组返青现象出现最迟,VIGS沉默效果最好。在上述沉默背景下,与对照组相比,ZhGluTR和ZhChlH沉默孔片的返青现象均出现得更迟,色调角值上升更缓慢,并且叶绿素含量更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更高。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VIGS体系可分别有效沉默佛焰苞中的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ZhGluTR和ZhChlH。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究马蹄莲佛焰苞返青现象的分子调控机制。

关键词: 马蹄莲 佛焰苞孔片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 基因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