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腐植酸、蚯蚓粪及蚯蚓蛋白肥料对滨海盐碱土壤的改良效应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改良滨海盐碱地土壤性状,保证作物良好生长发育,拟通过调控土壤的化学性状(添加腐植酸)、土壤的生物学性状(添加蚯蚓粪、蚯蚓蛋白菌肥)进行盐碱地的改良,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做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或菌肥3种物料相对于单施化学肥料都能不同程度地增加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及对养分的吸收量,但降低了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2个处理的玉米地下部生物量都与单施化学肥料处理分别增加了24.2%和18.2%(P<0.05);添加菌肥处理可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使碱化度和pH分别下降了9.5%和1.1%(P<0.05);添加蚯蚓粪处理使土壤CEC含量增加了3.2%,且能降低土壤中全盐含量;添加腐植酸使有机质提高了4.3%,并降低pH(P<0.05);添加菌肥或蚯蚓粪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含量(P<0.05);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或菌肥处理的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都低于单施化学肥料处理。因此,在滨海盐碱地上施用化学肥料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或菌肥能够改善土壤的性状,促进作物的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砧木嫁接对葡萄叶柄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以Gravesac、SO4、1103P、3309C砧木嫁接的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分析了嫁接葡萄植株盛花期和转色期叶柄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以探讨不同砧木品种对嫁接葡萄矿质元素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砧木嫁接的葡萄植株在盛花期和转色期对K和Cu的吸收效率均较高,另外,利用Gravesac砧木嫁接的葡萄植株对N、Zn和Mn吸收效率较高,对Fe吸收效率较低;利用SO4砧木嫁接的葡萄植株在盛花期对P、Ca和B吸收效率较高,对N、Zn和Mg吸收较差,在转色期对P、N和B吸收效率较高,对Mg吸收较差;利用1103P砧木嫁接的葡萄植株对Mg、Ca和Fe吸收效率较高,在盛花期对Mn和B吸收较差,在转色期对N和B吸收较差;利用3309C砧木嫁接的葡萄植株在盛花期对Fe吸收效率较高,对P、B和Mn吸收较差,在转色期对P、Zn和Mn吸收较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舍温度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北方牧业 》 2015
摘要:温度是猪舍重要的环境因素,它对生长、繁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高温,特别是持续高温高湿会使母猪出现受胎率下降、流产、死胎、弱仔等;分娩母猪表现出烦躁、采食量下降、泌乳量减少,造成仔猪初生体重较轻、增重缓慢、存活率低;种公猪利用率低;商品猪生长缓慢或停滞,使养猪生产成本显著增加。1温度对种公猪的影响种公猪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温,否则会增加饲料消耗,影响种猪生长。而高温对公猪的影响则更为严重,原因在于公猪个体较大、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有研究表明,对于热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和茬口对设施黄瓜产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设施黄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和茬口对设施黄瓜产量、养分吸收规律及肥料的农学效应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茬口黄瓜最佳施肥(OPT)处理产量高于农民常规施肥(FP)处理,但是二者差异均不显著;从经济效益角度上看,由于OPT处理肥料投入量少,降低了黄瓜种植的成本,其经济效益显著高于FP处理。从养分累积上看,由于FP处理施磷量较高,导致黄瓜对磷的累积量较高,但是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却较低;冬春茬设施黄瓜钾素是主要限制因子,其次是磷,氮素对其影响最小,而春茬黄瓜,氮素是主要限制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生物学特性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褐足角胸叶甲主要生物学特性,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对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成虫、幼虫、蛹的消长动态、成虫产卵习性及其生活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在河北省保定、石家庄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5~15cm土层中越夏、10~15cm土层中越冬;次年4月,随着日期的推移,气温逐步升高,越冬幼虫从下部土层逐步向上移动至0~5cm土层,6月中旬在土中开始化蛹,蛹发生期长达40d;卵产在距地表1~3 mm的表土层,或产在干枯的玉米叶片上,散产或呈块状,少的2~3粒,多的一块卵达32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棉套作模式下播量对小麦边行优势与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麦棉套作模式下,设置了187.5 kg/hm2、225.0 kg/hm2、262.5 kg/hm2、300.0 kg/hm2、337.5 kg/hm2、375.0 kg/hm26个小麦播量处理,研究了不同播量对小麦边行优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对内行小麦的影响大于边行,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穗数的边行优势总体降低,边行与内行差值由90万穗/hm2(播量187.5 kg/hm2)降至78.0万穗/hm2(播量375.0 kg/hm2);穗粒数边行优势总体先增后减,播量300.0 kg/hm2处理边行与内行穗粒数差值最高(4.6粒);千粒质量与产量边行优势总体逐渐增加,播量337.5 kg/hm2处理边行与内行千粒质量差异最高(3.9 g),产量边行与内行差值以播量375.0 kg/hm2处理最高,为3 136.5 kg/hm2;播量对套作小麦产量三因素影响的大小依次为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麦棉套作小麦适宜播种量在225.0~262.0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生长发育 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以砧抗1号、科砧1号、科砧2号和科砧3号为砧木,以金棚8号为接穗进行嫁接,以番茄自根苗为对照(CK),研究了春季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番茄植株的成活率均>90%,4种砧木与接穗完全亲和,但嫁接会导致植株生长发育迟缓;嫁接能够促进番茄植株地上部生长并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其中利用砧抗1号砧木嫁接的番茄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最高,根冠比最大;嫁接均能够降低番茄果实的硝酸盐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并使果实糖酸比和VC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果实品质和口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利用科砧3号砧木嫁接的番茄果实品质最好,利用砧抗1号砧木嫁接的番茄果实口感最佳;嫁接番茄均较CK增产,其中利用科砧3号和砧抗1号砧木嫁接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分别为21.05%和14.3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