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冀中南棉花新品种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
摘要:通过对冀中南种植棉花新品种进行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供试棉花品种产量性状以单铃重的变异系数最大,纤维品质性状以马克隆值的变异系数最大。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按照直接通径系数由高到低排序,产量构成因子中的衣分>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指,纤维品质性状中的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上半部平均长度。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7.263%,基本反映供试棉花品种10个主要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用低毒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效果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目的]筛选对韭菜迟眼蕈蚊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方法]采用胃毒触杀法测定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辛硫磷、甲维盐、阿维菌素、虱螨脲、氟铃脲、氟啶脲、蚊蝇醚、灭蝇胺11种常用低毒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力。[结果]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辛硫磷4种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表现出较高的杀虫活力,对韭菜迟眼蕈蚊2龄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0.312、0.965、1.269和2.517 mg/L,对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的LC_(50)分别为1.354、3.268、2.916和7.725 mg/L;昆虫生长调节剂虱螨脲、氟啶脲和氟铃脲对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也表现出较高杀虫活性,LC_(50)分别为0.309、0.408和0.475 mg/L;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噻虫胺、吡虫啉、辛硫磷、噻虫嗪、噻虫嗪+虱螨脲、噻虫胺+虱螨脲均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均在93%以上。[结论]虱螨脲、氟啶脲和氟铃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噻虫胺、噻虫嗪等新烟碱类药剂能有效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新烟碱类杀虫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一点思考
《中国农业会计 》 2015
摘要:一、提升财务人员素质的必要性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事业能否顺利发展。一个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除了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执行者。因此,财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财务的管理能力,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新会计准则顺利实施。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新增了22项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系)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及分子标记的实用性评价
《麦类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在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实用性,以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材料为对照,对来源于我国11个小麦主产省份的145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并检测了9个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Xcfd81-5D(Pm2)、Pm4a/b(Pm4)、Xwg996(Pm6)、LAG95(Pm8&Pm17)、CAU196(Pm12)、UTV14(Pm13)、Xgwm159-5B(Pm16)、Pm21D/E(Pm21)和Xgwm337(Pm24)在上述材料中的扩增情况。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Pm8基因的分布频率达52.4%,但该基因已丧失抗性;Pm2、Pm4、Pm6、Pm12、Pm13、Pm16、Pm17、Pm21和Pm24基因抗性好,但在供试材料中的分布频率仅介于0~9.7%。抗性达高抗以上水平的品种含有的抗病基因主要为Pm2、Pm21和Pm24;有些抗病品种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根据抗性和分子鉴定的一致性差异可将供试小麦品种(系)分为4种类型:(Ⅰ)分子标记检测和表型鉴定均为阳性;(Ⅱ)表型鉴定呈阳性,但分子标记检测为阴性;(Ⅲ)分子标记检测呈阳性,但表型鉴定为阴性;(Ⅳ)分子标记检测和抗性鉴定均为阴性。分子标记可用于Ⅰ、Ⅱ、Ⅳ型材料中目标基因的选择,而无法用于Ⅲ型材料。表型和分子标记检测符合度高的分子标记UTV14(Pm13)、Pm21D/E(Pm21)实用性好。上述结果为开展抗白粉病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不同品种谷子抗性淀粉分布规律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抗性淀粉是谷子中的重要功能成分。对来自中国4个生态区10个省份216个谷子品种抗性淀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谷子地方品种抗性淀粉平均值为2.43%,含量变幅为0.00%~6.74%,变异系数为50.26%,呈偏正态分布;不同生态区谷子抗性淀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且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省份抗性淀粉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黑龙江谷子抗性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内蒙古和甘肃(P<0.05),其他省份间差异不大;不同省份谷子(黑龙江除外)和不同生态区品种谷子抗性淀粉含量以2.00%~4.00%为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委夜蛾非典型嗅觉受体Orco的克隆、分子特征及表达
《植物保护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新发现的农业害虫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Hampson)非典型嗅觉受体Orco的分子特征与表达,通过分析转录组数据并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双委夜蛾Orco基因,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双委夜蛾非典型嗅觉受体Orco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1 422 bp,编码473个氨基酸,经氨基酸结构预测具有7个跨膜区,N端在膜内,C端在膜外;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昆虫Orco序列相似性极高,因此将该基因命名为Adis Orco(Gen Bank登录号:KR632987),此氨基酸序列C末端第6跨膜区和第7跨膜区之间以及第7跨膜区的序列保守性最高;PCR结果显示,Adis Orco主要在成虫触角中表达,且在雄蛾触角中的表达量是雌蛾触角中的4.2倍,在足、翅、下唇须和喙等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
关键词: 双委夜蛾 非典型嗅觉受体 基因克隆 分子特征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早熟板栗新品种‘燕金’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燕金’是从燕山野生板栗中选出的新品种。优质,丰产,早熟,抗寒性强。坚果单果质量8.20g,可溶性糖22.75%,淀粉55.12%;果肉糯性,质地细腻,宜炒食。盛果期产量3500 kg·hm~(-2)。适宜在中国北方板栗栽培区北缘的山地、丘陵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