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玉米新品系合玉342的组配及表现

农村科学实验 2020

摘要:合玉342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玉米所于2017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佳系23为母本,以偏马齿型自交系佳系62为父本杂交育成.根据育种目标,结合本区生态特点组配一系列杂交种中决选出的一个优良组合,我们2019年参加所内鉴定及省内适应区多点鉴定及示范,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等特点,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关键词: 合玉342 组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藜麦种质资源分布及研究现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促进中国藜麦产业发展,本文概述了藜麦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以及国内藜麦种质资源分布、引种及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藜麦引种存在的种质资源匮乏、品种混乱、种质资源创新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包括加强对藜麦科研和产业的投入,深入开展藜麦新品种繁育及新型种质资源的创制研究。

关键词: 藜麦 种质资源 引种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系合玉445的组配及表现

农村科学实验 2020

摘要:合玉445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玉米所于2017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佳系23为母本,以偏马齿型自交系佳系84为父本杂交育成.根据育种目标,结合本区生态特点组配一系列杂交种中决选出的一个优良组合,我们2019年参加所内鉴定及省内适应区多点鉴定及示范,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等特点,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关键词: 合玉445 组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施肥对低温下玉米出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硅钙肥和锌肥几种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出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期播种期,对第1期播种玉米进行肥料处理,第2期播种的玉米不施肥,探讨了几种优化施肥方式对低温下玉米出苗率、苗期生物量、根系生长、生理特性以及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条件下,各优化施肥均可以提高玉米出苗率,T2、T3和T4处理在第4,6,8天的出苗率均较T1处理明显提高;苗期植株干鲜质量提高,T2、T3和T4处理的植株鲜质量分别是T1的1.77,2.26,2.07倍;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T2、T3和T4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T1处理的1.19,1.95,2.09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均有所提高;除了T4处理的POD含量低于T1处理,其他处理POD含量均高于T1;T2处理的脯氨酸含量低于T1处理,其他处理脯氨酸含量高于T1处理.各优化施肥处理提高了穗位高;T3处理较T1处理提高了植株株高,T2和T4处理的株高略低于T1处理.各优化施肥处理均能提高玉米产量.综合看来,全量生物有机肥(450 kg/hm2)改善低温对苗期的伤害和促进玉米生长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 玉米 生物有机肥 低温 出苗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优质高产粳稻牡丹江35的选育及创新实践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牡丹江3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以优质水稻品种北优4号为母本,以高产品系牡96-1696为父本常规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择育成,201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省区域及生产试验中表现出米质优、产量高、综合抗性优良等特点,近年来在黑龙江省适宜区域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品种选育过程中,不断对育种实践进行归纳总结,系统总结出东北寒地早粳稻区"三协同"水稻育种方法,为进一步完善寒地水稻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水稻 牡丹江35 选育 创新实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野生鸡腿菇菌株驯化及产量性状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选育适合黑龙江省栽培的优良草腐菌菌种,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利用组织分离法获得了野生鸡腿菇菌株龙白1号,研究了其菌丝生长特点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以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蛋白胨作为氮源进行培养;采用脱袋覆土栽培方式,产量为456.50 g·袋-1,商品率为75.83%.

关键词: 野生 鸡腿菇 菌株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长育肥猪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控

猪业科学 2020

摘要:随着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居民对猪肉制品消费和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均较前期有所提高.我国养猪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其中对养猪业和养殖者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猪病的种类不断增加,以及随之不断提升的预防和治疗的难度与成本.特别是对于生长育肥猪来说,一旦患病,便会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目前生猪养殖业中生长育肥猪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几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控进行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 生长育肥猪 常见疾病 临床症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北方一作区马铃薯贮藏技术及发展建议

中国种业 2020

摘要:马铃薯贮藏是马铃薯生产的一个及其重要环节,贮藏质量的好坏,关系到马铃薯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对近年来我国北方一作区马铃薯贮藏技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根据该生态区的地域特点,结合马铃薯贮藏期间各阶段的生理变化,阐述了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等影响马铃薯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提高贮藏质量的技术要点,提出了贮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以期为北方一作区马铃薯贮藏技术的研究及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北方一作区 马铃薯贮藏 影响因素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民猪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基因在寒冷环境下的表达变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寒冷环境下民猪抗寒的分子机制,本试验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寒冷环境下PDK4 mRNA在民猪背最长肌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寒冷环境下36h和21d民猪背最长肌中PDK4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常温组。

关键词: 民猪 PDK4 寒冷环境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耐碱性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土地盐碱化程度不断加剧,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水稻作为中度盐敏感作物,根系具有吸收盐分和分泌有机酸的作用,其生长的水环境能够淡化土壤表层盐碱度,是改良盐碱地的首选粮食作物.碱胁迫和盐胁迫均能对水稻造成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而碱胁迫使水稻遭受高pH值和高盐分双重损伤,伤害作用和调控机制比盐胁迫更为严重和复杂.目前,研究多集中于盐胁迫,对碱胁迫下水稻响应和调控机制的研究较少.综述了碱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影响、水稻耐碱机理及相关基因的研究,提出了强化水稻耐碱性的策略,以期通过分子生物技术培育耐碱水稻新品种,实现盐碱地改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关键词: 水稻 耐碱性 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