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新品系合玉342的组配及表现
《农村科学实验 》 2020
摘要:合玉342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玉米所于2017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佳系23为母本,以偏马齿型自交系佳系62为父本杂交育成.根据育种目标,结合本区生态特点组配一系列杂交种中决选出的一个优良组合,我们2019年参加所内鉴定及省内适应区多点鉴定及示范,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等特点,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玉米新品系合玉445的组配及表现
《农村科学实验 》 2020
摘要:合玉445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玉米所于2017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佳系23为母本,以偏马齿型自交系佳系84为父本杂交育成.根据育种目标,结合本区生态特点组配一系列杂交种中决选出的一个优良组合,我们2019年参加所内鉴定及省内适应区多点鉴定及示范,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等特点,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优化施肥对低温下玉米出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硅钙肥和锌肥几种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出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期播种期,对第1期播种玉米进行肥料处理,第2期播种的玉米不施肥,探讨了几种优化施肥方式对低温下玉米出苗率、苗期生物量、根系生长、生理特性以及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条件下,各优化施肥均可以提高玉米出苗率,T2、T3和T4处理在第4,6,8天的出苗率均较T1处理明显提高;苗期植株干鲜质量提高,T2、T3和T4处理的植株鲜质量分别是T1的1.77,2.26,2.07倍;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T2、T3和T4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T1处理的1.19,1.95,2.09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均有所提高;除了T4处理的POD含量低于T1处理,其他处理POD含量均高于T1;T2处理的脯氨酸含量低于T1处理,其他处理脯氨酸含量高于T1处理.各优化施肥处理提高了穗位高;T3处理较T1处理提高了植株株高,T2和T4处理的株高略低于T1处理.各优化施肥处理均能提高玉米产量.综合看来,全量生物有机肥(450 kg/hm2)改善低温对苗期的伤害和促进玉米生长的效果更好.


生长育肥猪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防控
《猪业科学 》 2020
摘要:随着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居民对猪肉制品消费和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均较前期有所提高.我国养猪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其中对养猪业和养殖者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猪病的种类不断增加,以及随之不断提升的预防和治疗的难度与成本.特别是对于生长育肥猪来说,一旦患病,便会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目前生猪养殖业中生长育肥猪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几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控进行了简要综述.


水稻耐碱性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土地盐碱化程度不断加剧,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水稻作为中度盐敏感作物,根系具有吸收盐分和分泌有机酸的作用,其生长的水环境能够淡化土壤表层盐碱度,是改良盐碱地的首选粮食作物.碱胁迫和盐胁迫均能对水稻造成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而碱胁迫使水稻遭受高pH值和高盐分双重损伤,伤害作用和调控机制比盐胁迫更为严重和复杂.目前,研究多集中于盐胁迫,对碱胁迫下水稻响应和调控机制的研究较少.综述了碱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影响、水稻耐碱机理及相关基因的研究,提出了强化水稻耐碱性的策略,以期通过分子生物技术培育耐碱水稻新品种,实现盐碱地改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