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昌吉地区鸡大肠杆菌部分菌株分离鉴定及防治研究
《畜禽业 》 2006
摘要:从新疆昌吉州地区10个发生疑似大肠杆菌病的商品肉鸡场,无菌采取病鸡、死鸡的心血、肝、脾、肺、肾等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经过培养特性、形态、染色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出21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对7日龄雏鸡均具有致病性。从2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共鉴定出8种血清型,分别为O1、O2、O6、O26、O36、O78、O88和O103。其中O1、O2和O78为优势血清型,占分离菌株的77.39%。采用13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四种药物敏感率在90%以上。但21个分离菌株均具有多重抗药性,至少可以抵抗6种以上抗菌药物的杀菌或抑菌作用,而且同一血清型的菌株其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用敏感药物采用不同方案对5个发生大肠杆菌病的鸡场进行了临床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治愈率达到94%以上。为建立该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药物防治模式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腹腔镜技术在羊繁殖中的应用
《中国草食动物 》 2006
摘要:实验通过腹腔镜技术和手术两种方法进行受体移植,怀孕率分别为60·1%和58·6%,前者略高于后者,但两种方法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腹腔镜技术移植速度是手术法移植的2倍,而且创伤小,不易造成受体子宫粘连,重复利用率高,所以值得提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咸水灌溉农作物生长的改善技术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天津市静海县进行的11种土壤改良剂和4种施肥技术的试验表明,施用磷石膏、沸石、风化褐煤、土壤结构改良剂和土壤蓄水剂以及它们的适当组合,能够明显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初始入渗率,促进水稳性团粒结构形成,降低微咸水灌溉土壤的全盐、Cl-离子、Na+离子、碱量AP、SSP,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环境和灌溉微咸水小麦、甜菜、苜蓿的生长性状,可使作物的产量提高15%。基肥增加钙肥、有机肥,采用促发芽、生根的微量元素或生长调节剂拌种,生长季节适当增加或控制追施氮肥,可以增强作物的耐盐能力,提高微咸水灌溉适应性,促进小麦和玉米生长,增加生物产量15%~30%及经济产量15%。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施肥技术 全盐 经济产量 微咸水 灌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