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产品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残留分析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噻虫嗪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代表品种,具有杀虫谱广、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特点,在蔬菜、瓜果、水稻等作物上广泛使用。近些年该类药剂对环境有益生物(如蜜蜂等)的负面效应逐渐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对其残留限量做出明确规定。为满足不同种农产品中噻虫嗪残留限量的检测要求,发展简单、快速、灵敏、可靠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对近年来噻虫嗪在蔬菜、瓜果、茶叶及粮食作物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进行系统的综述,包括样品处理、提取技术、净化技术及检测技术等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方法进行科学严密的比对和分析,并对今后其检测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农产品中噻虫嗪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并为环境安全性进一步评估提供借鉴。


菊芋发酵秸秆复合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农学学报 》 2017
摘要:为探索菊芋发酵秸秆部分替代草炭等紧缺资源的技术,研究不同配比菊芋发酵秸秆复合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验证菊芋秸秆在无土栽培基质中的应用效果,筛选菊芋发酵秸秆复合基质的适宜配比,试验选取草炭:蛭石=2:1的体积比作为对照(CK)栽培基质,设置发酵后菊芋秸秆的添加比例为20%(T_1)、40%(T_2)、60%(T_3)、80%(T_4)、100%(T_5),测定复合基质的理化性状并进行番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菊芋发酵秸秆添加量越大,持水能力越强;随着菊芋添加量的增大,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增加,持水孔隙下降,大小孔隙比增大。在株高上以T_2最高,T_5最低,T_2比对照、T_5分别高14.18%、22.39%。番茄品质上,菊芋发酵秸秆的添加提高了VC的含量,T_5处理比对照增加12.07%;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着菊芋秸秆添加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变小的趋势,其中最高处理T_3比对照高45.1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_3最高,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显著,T_1含量最低。单株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T_1最高,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比对照显著增加23.16%;T_5处理比对照降低37.71%。试验表明添加一定比例的菊芋发酵秸秆后,由于复合基质理化性质的优化,促进了番茄的生长发育,适宜番茄基质栽培菊芋发酵秸秆的复配量为20%~40%。


北京市公园土壤黑碳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生态环境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北京市五环内44个典型公园的表层土壤进行取样调查,测定了土壤有机碳(OC)和黑碳(BC)的质量分数,研究了土壤BC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土壤OC和BC之间的相关关系及BC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北京市公园表层土壤OC质量分数范围为1.76~19.61 g·kg~(-1),平均值9.08 g·kg~(-1);BC质量分数相对较低,变化范围为0.46~6.25 g·kg~(-1),平均值2.16 g·kg~(-1)。土壤OC和BC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88,P<0.01),表明BC组分对土壤固碳和有机质累积具有重要作用,BC对北京市公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高的贡献不可忽略。北京市五环内公园土壤的w(BC)/w(OC)均值为0.23,反映了BC主要来源为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燃烧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上,四环和五环附近公园土壤的w(BC)/w(OC)值(0.23和0.19)略低于三环和二环以内的公园土壤(0.26),但Kruskal-Wallis非参检验结果显示,除了三环和五环公园外,其他不同环线附近公园土壤的w(BC)/w(OC)值并无显著性差异,总体较为接近,表明城市公园土壤的BC来源呈现类似的特征。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对公园土壤中BC的影响,为区域乃至全球土壤有机碳库及碳循环研究提供数据补充。


菜保拾零(五) 利用温湿度调控防治黄瓜霜霉病
《中国蔬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膜下灌溉、生长期温湿度控制和高温闷棚等温湿度调控的方法来防治黄瓜霜霉病,不仅适用地区广、投入成本少,还可以做到不使用或少使用农药防病。该方法适用于因高湿而流行的多种病害。黄瓜霜霉病可谓黄瓜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病害。自1868年被发现以来,至今已近160年的历史。在北京早在1918年就有人报道过,也就是说我们和这个病害"周旋"很长的时间了。但是,至


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鉴别猪油中掺杂石蜡的研究初探
《中国油脂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开展了猪油中掺杂石蜡的鉴别技术研究。以猪油为掺杂对象和工业石蜡为添加物,分析测定了不同猪油样品和不同厂家的石蜡样品中δ~(13)C值大小,并对石蜡掺杂量与δ~(13)C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猪油中δ~(13)C值的分布范围为-21.089×10-3~-16.418×10~(-3),石蜡中δ~(13)C值分布范围为-32.128×10~(-3)~-30.713×10~(-3),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当石蜡添加量达到10%时,可鉴别出猪油中是否添加了石蜡,根据回归方程可对猪油中石蜡的含量进行初步估算。该方法简便快速,能为动物油脂掺假行为的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 δ13C值 猪油 石蜡 掺假


畜禽养殖舍氨气排放特性及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畜禽养殖舍是重要的氨气(NH_3)排放源,了解畜禽舍NH_3排放特性及其减排措施对于畜禽健康生产和环境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猪、鸡、牛3种主要畜禽养殖舍内的NH_3排放特性,对于不同畜禽舍内影响其NH_3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3种畜禽舍的NH_3排放因子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当前广泛采用的各类畜禽舍内的NH_3减排技术,包括从源头的饲料优化、排泄后粪便添加剂使用、舍内空气净化处理以及外排空气过滤装置等,构建了全方位的畜禽舍NH_3减排措施体系,对于了解畜禽舍NH_3排放特性,以及减排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桃花粉低温和超低温保存方法比较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是我国重要的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目前主要保存于3个国家无性繁殖作物种质圃。随着以茎尖、花粉、休眠芽为保存载体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发展,超低温保存已成为无性繁殖作物重要备份保存方式。本研究以15份桃种质花粉为研究对象,开展含水量、回湿处理和保存温度(4℃低温保存和液氮超低温保存)对保存后花粉离体萌发率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明确了桃种质花粉超低温保存的含水量;揭示了回湿处理对部分桃种质花粉超低温保存产生显著影响;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离体萌发率最高可达83%;4℃低温保存和超低温保存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低温保存4年后14份桃种质花粉离体萌发率仍可保持30%以上,11份桃种质花粉离体萌发率与保存前花粉离体萌发率相比无显著变化甚至显著提高,而4℃低温保存的花粉离体萌发率降至0。该研究为国家种质库建立花粉规模化超低温保存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桃 花粉 4℃低温保存 超低温保存 离体萌发 监测


北京油鸡混合感染副鸡禽杆菌和禽偏肺病毒的诊治
《中国兽医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副鸡禽杆菌(Apg)为鸡传染性鼻炎的致病菌,本病的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迅速,短时间内便可波及全群[1]。处于产蛋高峰的鸡群产蛋大幅度降低(10%~40%),混合感染时会导致病鸡死亡,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我国自1987年首次在北京分离到该菌后[2]陆续在不同省市分离到不同血清型的副鸡禽杆菌[3-5]。禽偏肺病毒会引起一种以禽呼吸道症状、头部肿胀和产蛋率下降为主要特征


3种食用菌分级多糖消脂护肝功能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热水提取、乙醇沉淀的方式获得榆黄菇、毛木耳和灰树花多糖,利用分子量截留的超滤方法获得15个分级多糖组分。采用酒精和脂肪酸(FFA)共同诱导Hep G2细胞建立脂肪肝模型,以细胞存活率和胞内甘油三酯含量为检测指标评价分级多糖消脂护肝作用。研究结果发现PS V、AP V和GF V 3个分子量高于100 k Da的组分是各自品种分级多糖中的优势组分,比例分别为71.06%、34%和68.89%;3种分级多糖可以提高肝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27.61%、37.68%和29.25%,同时减少甘油三酯在细胞内的堆积,具有明显的消脂护肝作用。


CRISPR/Cas9单碱基编辑技术创制抗除草剂拟南芥种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因其高效、廉价、简单、通用等特点,引发了基因编辑领域的革命.但是,在植物基因组上进行定点突变,依然困难重重.目前的技术路线是,将含有突变的DNA模板通过修复Cas9产生的DNA双链断裂的方式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从而实现目标区域中的点突变.整合机制包括同源末端修复~([1])或非同源末端修复~([2])的两种方式.但是,DNA模板整合到目标区域的效率极低,这是在植物基因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