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基于本体知识库的建设用地疑似用地问题自动发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的用地过程监管力度逐渐加大。为实现疑似用地问题的早发现,规范土地资源的使用,设计了一种基于本体知识库的建设用地疑似用地问题自动发现的技术路线。具体路线是针对目前疑似用地问题自动化判别方法研究的不足,借鉴本体知识库,对建设用地监管对象进行概念化表达,设计了建设用地监管对象本体。通过分析建设用地监管过程中的各类用地问题形成对应的问题指标;并构建对应的问题指标本体。基于监管对象与问题指标的关系构建相应的推理规则;并形成规则库。结合推理规则库与本体库进行自动化逻辑推理,发现疑似用地问题。最后通过案例实验,检验推理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本体知识库的建设用地监管疑似问题发现技术可行,该技术能够为建设用地动态监管提供一种问题实时发现的手段,对科学管理用地及进行用地决策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建设用地 用地问题 本体 自动发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影响因子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土壤重金属与影响因子以及不同土壤重金属之间相关关系,为土壤重金属空间预测模型提供更加全面的辅助变量。【方法】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结合空间插值技术对2014年湖南省湘潭县5个乡镇农田中5种土壤重金属Pb、Cd、As、Cr和Hg的空间分布变化与6种影响因子以及5种土壤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和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GDP、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对5种土壤重金属解释力较大(PD,H值均在0.5以上),土壤pH、土壤类型与高程对土壤重金属的解释力较小(PD,H值均在0.3以下),其中土壤类型对于5种土壤重金属的解释力最低(PD,H值均在0.1以下)。5种土壤重金属中,Cr对Cd的解释力最强(PD,H值达到0.95),As对Cd的解释力最小(PD,H值仅为0.20)。平均温度、相对湿度、GDP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影响因子,而其他影响因子之间的解释力差异并不显著。各影响因子之间和5种重金属元素之间均具有相互增强或非线性增强作用。【结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是由多种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发现,GDP、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影响因子对研究区域内的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些影响因子可作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空间预测模型的辅助变量。地理探测器模型可以对多种影响因子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为土壤重金属空间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 地理探测器 土壤重金属 影响因子 相关分析 交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常见卵巢功能障碍诊断技术研究

中国奶牛 2017

摘要:卵巢功能障碍是奶牛繁殖上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包括母牛的卵巢囊肿、排卵延迟、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等类型。其常常引起奶牛发情周期紊乱,配种次数增加,进而引起产犊间隔延长,严重影响了奶牛繁殖力。由于造成卵巢功能障碍的原因复杂,障碍类型各异,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B超诊断技术在不断提高,可实时显示卵巢、卵泡的状态,且具有方便、快捷和准确率高等优点。因此,本文就围绕这几种常见奶牛卵巢功能障碍的症状,结合直肠检查和B超诊断等方法对主要的卵巢功能障碍进行诊断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奶牛 卵巢功能障碍 B超 诊断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血与血清平板凝集试验检测鸡白痢的对比

畜牧与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对北京油鸡两个品系216只母鸡,在17~49周期间每隔8周同时用全血和血清平板凝集试验进行鸡白痢检测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血清检出阳性率高于全血检出阳性率,且血清检出阳性个体包含全血检出阳性个体;同时,检测结果也表明,33周龄鸡白痢阳性率达到最高,此后阳性率下降。因此,在鸡白痢净化过程中采用血清平板凝集法比全血平板凝集法检测更为敏感,在25~33周对北京油鸡群体增加一次鸡白痢净化更有助于加快净化进程。本研究可为其他地方品种种鸡鸡白痢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鸡白痢 全血 血清 平板凝集 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拮抗菌246-1活性物质合成条件优化及其抑菌作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分离自青海湖周边土壤的菌株246-1平板对峙实验显示了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的抑制作用。通过16S rDNA鉴定其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实验通过筛选fusaricidins提取纯化和检测方法,确定发酵液酸化是fusaricidins提取纯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确定乙腈/水/TFA检测体系为fusaricidins HPLC检测流动相。采用抑菌圈实验筛选出最适合多黏类芽孢杆菌246-1产fusaricidins的培养基,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46-1菌株的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7.5 g/L,酵母浸出粉4 g/L,蛋白胨25 g/L,NaCl 1.25 g/L,Na_2HPO_40.5 g/L,CaCl_21g/L,蔗糖15 g/L,最佳培养时间48 h,初始pH 7.0,培养温度30℃。进一步分析了多黏类芽孢杆菌246-1对黄瓜幼苗的促生作用,在黄瓜幼苗根际的定殖能力和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作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246-1的发酵上清液对黄瓜枯萎病菌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该菌株在黄瓜幼苗根际具有很好的定殖能力,表现了对黄瓜幼苗的显著促生效果。

关键词: 多黏类芽孢杆菌 fusaricidins合成 培养条件 优化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品种京科968纯度鉴定引物的确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一套京科968玉米品种纯度鉴定的引物组合,本研究从现有的玉米40对SSR引物中根据多态性、等效扩增、染色体分布挑选出15对候选引物。综合考虑多重电泳,对扩增产物片段大小相差10 bp以下的10对引物分别进行非荧光和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对扩增产物片段大小相差10 bp以上的引物跑琼脂糖凝胶电泳。最终根据三种电泳方式确定了相对应的纯度鉴定引物组合。此套纯度鉴定组合适于京科968玉米品种的纯度鉴定。并为其他玉米大品种的纯度鉴定提供了思路、尤其是对主要经营一些玉米大品种的企业尤为适用。

关键词: 京科968 纯度鉴定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Kinect的三维玉米植株骨架提取

系统仿真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玉米植株三维骨架的快速获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自动获取玉米植株三维骨架的方法,采用由Kinect转换的点云数据,利用阈值分割的方法删除背景数据,根据玉米植株三维点云模型的高度分层,对每层点组采用二次循环迭代方法聚类,对每层中各子类求取中心点。中心点的集合即认为是玉米植株的骨架点。采用二次B样条曲线插值拟合连线。实验结果表明:方法获得的玉米植株三维线性骨架与通过三维数字化仪获得的三维线性骨架一致性较好,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关键词: Kinect 三维点云 玉米骨架 聚类分析 二次B样条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沸石不同粒径组成对NH_4~+-N、H_2PO_4~--P和K~+吸附-解吸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沸石不同用途进行准确选材,实现其高效利用,研究了天然斜发沸石的6种粒径对NH_4~+-N、H_2PO_4~--P和K~+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沸石吸附和解吸3种离子,不同粒径间数值差异显著,表现规律也不同。NH_4~+-N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分别相差4.31倍和4.93倍;K~+分别相差7.89倍和81.77倍。随粒径变小,沸石对NH_4~+-N和K~+的吸附与解吸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对H_2PO_4~--P的吸附量呈负值到较低正值的变化,解吸量为0。对3种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 354.62、74.33和2 722.25 mg/kg,最大解吸量分别为7 423.29、0和875.70 mg/kg。在NH_4~+-N和K~+的吸附方面,适宜选择粒径为40μm的天然沸石;而对H_2PO_4~--P,各粒径的天然沸石效果均不适宜,需要进行改性处理后应用。

关键词: 沸石 粒径 吸附 解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

摘要: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具有靶向性强、灵敏度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生物医学、环境分析、食品分析等领域。其中,在食品分析领域主要体现在农残、重金属、食品添加剂以及生物毒素等检测方面。本文首先介绍了核酸适配体的概念、筛选方法、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优点,重点从传感器的设计、传感检测原理、检测性能等方面综述了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在Pb~(2+)等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最后对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适体 生物传感器 重金属 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球囊菌门丛枝菌根真菌最新分类系统菌种名录

菌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是菌物界(Kingdom of Fungi)晚近新增加的一个门,下设1纲4目11科27属约300种丛枝菌根(AM)真菌,均是植物根系重要的共生真菌。同其他真菌分类研究过程相似,随着新种的不断发现、分类技术的进步与研究的深入,AM真菌分类系统及其菌种学名经历着持续不断的变更。然而,这些变动给AM真菌研究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混乱。本文在AM真菌系统发育分类重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上AM真菌分类的最新进展,规范、正确并一致描述全球已知的AM真菌菌种拉丁文和中文学名,以纠正错误和统一AM真菌中文学名;同时标注了中国新记录种、新种和种质资源保藏种名录,以期促进中国AM真菌分类、资源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相关研究。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球囊菌门 分类系统 菌种 物种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