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夏牛奶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
《农业经济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调查了当前宁夏牛奶产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技术瓶颈,研究了宁夏牛奶产业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了解决宁夏牛奶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


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效应及优良基因型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小麦花药培养的效率,从而加快花培育种的进程,对140份不同基因型的小麦亲本及其杂种F1和F3代进行花药培养,并对各世代不同基因型小麦的花药培养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基因型及亲本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在2.89%~41.25%之间,平均为3.55%,绿苗分化率在0%~70.00%之间,平均为33.05%;114份不同基因型小麦F1代杂种材料中,有107份材料能够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低为0%,最高为76.25%,平均为11.59%,绿苗分化率在0%~160.00%之间,平均为29.20%;F3代材料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率在4.58%~80.83%之间,平均为16.39%,绿苗分化率在0%~71.43%之间,平均为34.99%。因此,不同基因型小麦材料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和绿苗产率在各材料间差异很大。依据高培养力组合亲本组配的规律,筛选到可作为桥梁亲本的材料(品种)有:‘宁春4号’、JinghongNo.2、‘鉴63’、Chuanmai18、Synthderiv.29589、S111、D-27、‘晋匽746-9’和K6-39等。


宁南山区耐密玉米品种密肥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种业 》 2011
摘要:通过对耐密品种辽单565进行不同密肥栽培试验,寻求最佳密肥增产效果和效益最大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肥力条件下,密度要求差异较大。在中等肥力下密度67500株/hm2产量、总效益最高;在高肥力水平下密度75000/株/hm2产量、总效益最高,为不同生产水平下实现合理的群体结构提供依据。


三种灌木抢墒植苗临界土壤含水量的研究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定量确定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主要旱作造林树种植苗造林成活率与土壤墒情的关系,在宁夏盐池县人工模拟不同土壤墒情梯度,开展了常用旱作造林树种柠条、花棒、杨柴3种灌木裸根苗植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宁夏河东沙地盐池县,当沙地土壤含水量在≤5.5%时,3种灌木旱作植苗造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受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不适宜造林;当土壤含水量≥9.32%时造林,3种灌木植苗造林成活率可以达到造林验收标准,苗木高生长虽然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有所提高,但受土壤水分影响的程度不再明显。


微波消解样品-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枸杞中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枸杞中砷的含量。样品经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溶液消解,在盐酸(5+95)溶液中,加入20.0g.L-1硼氢化钾溶液使与溶液中砷(Ⅲ)离子反应生成氢化物。分析中采用载气及屏蔽气的流量依次为400mL.min-1及1 000mL.min-1。试样溶液中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作为预还原剂。砷的质量浓度在0.05~10μg.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32μg.L-1。应用此法对菠菜标准物质(GBW10015)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合。
关键词: 微波消解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枸杞 砷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枸杞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山东林业科技 》 2011
摘要: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枸杞中9种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过Carbon/NH2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至干,残留物用乙腈-水(3:2,V/V)溶解后测定,采用正离子扫描方式进行仪器方法学研究,确定监测离子对,进行SRM模式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12~9.8μg/L;在10~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1)。在20~100μg/L的添加水平上,9种有机磷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80.7%~12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5%~14.7%。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枸杞中9种有机磷农残的测定。


不同天气下黄瓜土壤热通量特征分析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博耐13号"黄瓜为试材,运用土壤热通量板及常规气象数据观测,对不同天气的黄瓜土壤热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阴天,土壤相对含水量50%~60%和土壤相对含水量75%~90%水分处理的黄瓜土壤热通量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均表现为放热过程;在晴天,2个水分处理的土壤热通量呈相反变化趋势,土壤相对含水量50%~60%处理的土壤热通量为热汇-热源-热汇变化,土壤相对含水量75%~90%水分处理为热源-热汇-热源变化。


宁南半干旱区玉米抗旱品种筛选及节水补灌技术探讨
《农业科技通讯 》 2011
摘要:在宁南半干旱区进行的玉米品种抗旱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乳熟期降水量占玉米全生育期降水的60%~70%,从节水灌溉考虑,可减少1次补充灌水;玉米拔节期对干旱缺水最为敏感,其次是花期。富农821、辽单565、华金3号丰产性好、抗旱性较强,可作为当地旱作推广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