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树菇对不同碳氮营养源的利用
《天津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通过试验探讨茶树菇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结果表明,茶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其次是蔗糖、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其次是酵母膏、麸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托拉米和Heritage红树莓品种在天津地区的引种初报
《天津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对新引进的两个红树莓品种托拉米和Heritage在天津进行引种观察,并对它们的生长结果习性、萌蘖枝长势和果实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生长势较好,果实性状良好,适宜在天津地区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草胺对小麦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安全性评价
《天津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进行了乙草胺90%乳油30,60,90mL/667m2三个剂量对小麦出苗与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播后苗前施用乙草胺在土壤潮湿或遇较强的降水时,施用量60mL/667m2对小麦的出苗及幼苗生长造成明显的药害。播种后10d的出苗率较空白对照降低了5%~25%。出苗后3周,受药害幼苗的生长量(高度)较空白对照降低11.62~13.08c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嫁接与黄瓜抗枯萎病及制种产量关系的初步探讨
《天津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以抗枯萎病能力较差的高代黄瓜自交系为材料,对嫁接条件下黄瓜的抗枯萎病能力和制种产量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嫁接后黄瓜的抗枯萎病能力明显提高;单株接种瓜条数显著提高;平均千粒重显著提高;小区平均产量明显提高,但嫁接与否与单瓜内种子粒数无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前进中的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保鲜与加工 》 2006
摘要:在我国农产品保鲜技术研究不断深入及产业化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刊特邀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绍慧研究员介绍自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以来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在25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无肥、N、NP、NPK、N+有机肥和N+秸秆6个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的团聚体含量和NO3-N含量。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以及NPK化肥合理配施可以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提高团聚体的稳定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r2=0.9251的正相关关系。6个不同施肥处理在施N量相同的条件下,单施N肥土壤的NO3-N含量最高,分别是N+有机肥、NPK、NP处理的2.9倍、1.8倍和1.6倍。不平衡施肥是引起土壤NO3-N大量累积的重要原因,施用有机肥以及NPK合理配合施用可明显地减少土壤NO3-N的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