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MOET技术培育“U”系羊新类群的研究
《草食家畜 》 2001
摘要:本研究采用澳大利亚进口FSH、LH、PMSG、氟孕酮阴道海绵栓等激素 ,进行超数排卵、人工授精、手术采卵、同期发情、胚胎移植、B超妊娠检查等技术 ,处理优秀美利奴母羊 2 10只 ,获得可用胚 150 8枚 ,平均 7.18枚 (150 8/2 10 ) ,移植受体 94 5只 ,产羔母羊 4 2 8只 ,受孕率 4 5.2 9% (42 8/94 5) ,产羔数 6 4 6只 ,产羔率 150 .94 % (6 4 6 /42 8)。其中公羔 310只 ,母羔 336只。“U”系羊新类群初生重公羔平均 4 .84kg、母羔平均 4 .91kg。断奶重公羔平均 39.4 2kg、母羔平均 34.6 9kg。 12月龄平均体重公羊 80 .31kg、母羊 6 3.18kg。周岁毛长公羊平均 11.97cm ,剪毛量平均 13.14kg ;母羊毛长平均11.74cm ,剪毛量平均 10 .2 0kg。平均净毛率达 70 %以上。 2岁公羊体重平均 116kg ,毛长平均 11.5cm ,剪毛量平均 14.5kg ,净毛率 70 .2 % ;2岁母羊平均体重 78kg ,毛长平均 11.5cm ,剪毛量平均 11.2kg ,净毛率 71.4 %。羊毛纤维平均细度 19.4 5μm,羊毛大弯曲占 84 % ,羊毛油汗白色占 92 % ,腹毛呈良好的毛丛结构。 3岁公羊最大体重 148kg ,母羊最大体重达 10 3kg。


南疆库尔勒垦区棉铃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摘要:1999~ 2 0 0 0年对南疆库尔勒垦区长果枝类型冀棉 2 0棉田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结果表明 :二代棉铃虫 1头幼虫一生啃食棉花蕾、花、铃网室内平均 7.5个 ;大田平均啃食 5 .7个 ;三代棉铃虫 1头幼虫一生啃食棉花蕾、花、铃网室内平均 5 .17个 ;大田平均啃食 3.75个。通过田间、网室接虫和人工模拟试验 ,得出棉花产量损失率与棉铃虫虫口密度关系式 ,明确了棉铃虫防治指标为 3龄以下幼虫 :二代每百株 17~ 2 3头 ;三代每百株 16~ 2 7头。


新疆棉花叶光合速率的变化特点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摘要:通过对棉叶净光合速率 3a的研究 ,结果表明 :棉叶光合速率最大出现在盛蕾期至开花期。打顶前棉花主茎倒 4叶光合速率最大 ,打顶后倒 1叶和倒 2叶光合速率最大。开花期前倒4叶光合速率日变呈双峰曲线 ,峰值出现在 12 :0 0~ 14:0 0和 16:0 0~ 18:0 0且第一个峰值比第二个峰值高 ,盛花期后因品种不同而有所不同。盛花期前主茎叶光合速率较大 ,盛花期后果枝叶光合速率较大 ,不同叶位的叶片光合速率变化规律有所不同。棉叶展平 14d后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化学调控、揭膜时期、追施尿素对棉花的光合速率均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