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14条记录
施用不同肥料对稻田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长期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10年长期施肥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区相比,单施猪厩肥的增产率为13.6%,施用NPK肥的为32.7%,NPK化肥和猪厩肥配施的增产率达42.5%。年施N315kg/hm2基本可以维持氮素平衡,肥料氮的利用率27.3%~37.3%。磷肥的利用率在25%左右。年施K2O329.25kg/hm2仍不能消除土壤钾的亏缺,土壤全钾含量下降18.9%,但土壤速效钾却有大幅提高。连年施用猪厩肥改善了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花蓟马的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及危害特点

浙江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西花蓟马是危害极其严重的害虫。2003年6月在我国大陆首次发现此虫,在我国尚未对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及危害特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及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花蓟马 生物学特性 寄主范围 危害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杭州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的调查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分析杭州市场蔬菜中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水平。抽查检测蔬菜样本185个,检出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样本45个,超标率为24.3%;其中检出禁用农药53项次。

关键词: 蔬菜 有机磷农药 残留 杭州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航天技术在水稻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核农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高空气球、返回式卫星和飞船搭载水稻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 ,开展空间诱变效应及其育种应用研究。在诱变后代选育出航育 1号、R2 0 36和航香 1 0号等新品种 (系 )。对空间诱发的多蘖矮和大粒突变体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遗传学研究。空间诱变效应表现为处理当代生理损伤轻 ,植株结实正常 ,后代突变频率因不同基因型和性状差异较大。空间环境诱变敏感性与60 Coγ射线辐照敏感性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 水稻 空间诱变 突变体 诱变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穗型籼稻三系不育系浙91A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浙 91A是以野败籼型不育系V2 0A为母本 ,用浙农 80 10B 浙农 91后代中选株系为父本杂交 ,采用连续单株花粉育性镜检 ,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不育系。其穗型大 ,每穗粒数达 15 5 .6粒 ;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明显优于浙江省主配不育系协青早A ;不育株率 10 0 % ,花粉不育度 10 0 % ;柱头外露率 60 .1% ,异交结实率 5 5 %左右 ,易于繁殖制种。 2 0 0 3年 9月通过了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配制的新组合正进行试验试种。

关键词: 水稻 不育系 浙91A 大穗型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省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碱性脂肪酶高产菌株yz-145的筛选及产酶条件

浙江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从蚕茧浸渍腐化水中分离获得一株产碱性脂肪酶菌株,通过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多次诱变,选育出一株高产菌株yz 145。该菌株经发酵研究表明,其最适培养基为:蚕蛹粉5%,蔗糖1.0%,橄榄油0.5%,(NH4)2SO40.5%,MgSO4·7H2O0.2%,K2HPO40.05%。最佳产酶条件:初始pH9.0~9.5,30℃培养48h,产碱性脂肪酶活力高达1615U/ml。经5代培养,该菌株产酶活力稳定,并对其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碱性脂肪酶 诱变选育 产酶条件 酶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酶制剂对降低大麦、小麦和黑麦粘性的作用

浙江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用不同酶谱、不同剂量的酶制剂对大麦、小麦和黑麦抽提液进行降解粘度的调控试验,通过数学分析得出,对大麦降粘度,β 葡聚糖酶起主导作用,木聚糖酶作用较小;对黑麦和小麦降粘度,以木聚糖酶作用为主。

关键词: β葡聚糖酶 木聚糖酶 粘度 大麦 小麦 黑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制药废水处理中UASB的两种启动方式比较

太阳能学报 200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UASB反应器两种启动方式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废水和制药废水启动均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采用混合废水启动可缩短23%的时间。生产中选用何种启动方式应因地制宜。

关键词: UASB 制药废水 启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测定程序对饲用α-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结果的比较

浙江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根据α 半乳糖苷键物质及其结构组成,设计了两种饲用α 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检测程序。结果表明,以棉子糖为底物的DNS法,因饲料中干扰因素较多,导致酶活性偏低。而以对硝基苯酚 α D 半乳糖吡喃糖苷底物的p NPG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其测定条件为:反应系统pH4.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0min,底物浓度5mmol/L。

关键词: α-半乳糖苷酶 对硝基苯酚-αD-吡喃半乳糖 检测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