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高羊茅成熟种子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I.多种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以4个草坪型高羊茅品种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多种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2,4-D浓度能显著提高高羊茅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率,而同时辅之以ABA则能获得更好的诱导效果,其最佳组合为8mg/L2,4-D+2mg/LABA;种子灭菌后纵切或切胚可使出愈率成倍提高;采用MS基本培养基和在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酪蛋白与谷氨酰胺也有助于提高出愈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BAP在多数情况下导致出愈率降低,但对改善愈伤组织质量有利。

关键词: 高羊茅 成熟种子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秆多穗型粳稻不育系5016A的选育与利用

杂交水稻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5016A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BT型粳稻不育系寒丰A作母本,中熟晚粳稻常规品系5016为父本杂交,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2004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5016A秆矮穗多,群体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8%,以圆败为主;其配合力强,已选配出浙优9号等高产杂交晚粳新组合,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稻不育系 5016A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越冬栽培番茄再生整枝对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越冬栽培的番茄通过再生整枝方式,产量可达10995kg/667m2 ,其越冬后再生番茄比对照处理增产46.6%,其增产因素主要是增加了穗数、花数、果数,而单果重与对照相近。再生整枝后植株对N、P、K、Mg、Fe、Cu元素的吸收增加,特别是植株体内的N、P、K含量分别超过对照59.1%,37.5%,61.8%。

关键词: 番茄 再生整枝 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生产组培苗的污染及其控制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每月对组培环境空气中污染菌、组培苗污染监测表明:组培苗污染程度与组培环境空气中的真菌数量均随时间呈同步变化;组培环境空气中真菌主要有12种,其中,优势菌为芽枝霉、灰霉、木霉、曲霉、青霉等5种。甲醛熏蒸可使组培环境空气中的真菌减少87%~100%。

关键词: 组织培养 污染 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碱性脂肪酶高产菌株产酶条件的优化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研究了酵母菌yz 145液体发酵生产碱性脂肪酶的培养条件。采用了Plackett Burman方法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筛选出对产酶有重要影响的3个因素(K2HPO4、橄榄油、发酵温度),并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RSM)对重要因素进行优化,优化后液体发酵液中碱性脂肪酶浓度从1421U/ml提高到1776U/ml。

关键词: 碱性脂肪酶 PlackettBurman法 响应面方法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水稻土CO_2释放与固定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浙江省黄岩水稻土上开展的26年长期施肥定位试验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促使土壤有机质持续增长,增长幅度随有机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通过数学模拟,估算出每年施用猪厩肥16.5~49.5t·ha-1相应释放CO210.04~21.61t·ha-1·a-1。每年施入鲜猪厩肥16.5~49.5t·ha-1则相应固定CO21.885~3.463t·ha-1·a-1。为此,通过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削弱土壤碳释放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影响是可行的。

关键词: 水稻土 有机肥 碳循环 二氧化碳 全球气候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胺磷和三唑磷在稻田中的降解迁移及吸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及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甲胺磷和三唑磷在稻田中的降解迁移和吸附情况。结果表明,稻田喷施甲胺磷和三唑磷农药,其残留分布状况为:植株(90%以上)>土壤>田水。甲胺磷在植株、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2~3.7、2.5~3.0、6.0~10.3d;三唑磷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1~4.2、6.1~9.1d,在田水中施药后7d已检不出残留。甲胺磷在0~70cm土层中施药后60d内均有残留检出,三唑磷在0~10cm土层中药后15d已检不出残留。在湿润土壤中,甲胺磷的残留降解半衰期为1.7~5.9d,三唑磷为5.~35.6d;在淹水土壤中,甲胺磷和三唑磷则分别为2.5~10.7和9.9~34.7d。在同一种土壤中,三唑磷的吸附率和吸附常数(K)均大于甲胺磷;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随有机质含量和K值的增大而增加,甲胺磷的吸附为粘壤土>沙壤土>壤粘土;三唑磷为沙壤土>壤粘土>粘壤土。

关键词: 甲胺磷 三唑磷 稻田 降解 迁移 吸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对叶瘟和穗瘟部分抗性的遗传分析(英文)

遗传学报 200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一个水稻籼籼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选用由感病株系构成的2个亚群体和2个不同的稻瘟病菌小种,进行了水稻对叶瘟部分抗性的QTL定位,还选用由感病而且抽穗期相近的株系构成的亚群体和另一个病菌小种,进行了水稻对穗瘟部分抗性的QTL定位,将病叶面积百分比(DLA)、病斑大小(LS)和病斑数(LN)作为对叶瘟部分抗性的性状,将病斑长度(LL)和孢子量(CA)作为对穗瘟部分抗性的性状。所构建的图谱包含168个标记。应用QTLMapper1. 01b,共检测到11个表现主效应的QTL和28对双因子互作,有3个表现主效应的QTL参与对同一性状的互作。QTL的主效应对单一性状的贡献率为4 7% ~38 8%,而上位性效应对单一性状的贡献率为16 0%~51 7%,QTL的主效应对大多数性状的贡献率小于互作效应,表明互作效应对于部分抗性的重要作用。对穗瘟部分抗性的两个性状LL和CA,所检测到QTL总效应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 6%和82 6%,表明由排除了主效抗病基因的感病株系组成的亚群体适合于进行部分抗性QTL定位。

关键词: 数量性状座位(QTL) 部分抗性 叶瘟 穗瘟 水稻

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应用研究

纺织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温水沤麻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脱胶周期短、纤维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和环境污染轻的特点,其中,脱胶时间缩短70%以上,长麻率提高3~4个百分点,纤维品质大幅度提高,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物SS排放总量分别减少33%和89%以上;每加工1t原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70元以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关键词: 亚麻 快速 生物脱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