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焦核龙眼种子发育特点观察

园艺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 目的与材料方法 龙眼的焦核性状长期以来很受育种工作者的重视。黄金松等报道(1980),选出闽焦64-1和64-2两株带焦核性状的龙眼优良单株;但发现其后代焦核性状遗传不稳定(黄金松等,1980;杨永青等,1987),影响了焦核龙眼品种的选育进程。本试验对焦核龙眼种子的发育及败育期种子的细胞组织结构特点进行观察,以期为龙眼焦核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龙眼 焦核性状 种子发育 细胞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捕食螨大量繁殖、贮存、释放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1994~1996年应用Latka-voltera捕食者与猎物间存在系统数量动态关系原理设计了袋栽寄主繁殖红蜘蛛以饲喂捕食螨的一套大量繁殖捕食螨的工艺方法,用透明草莓果盒贮存捕食螨,试验表明智利小植绥螨适宜贮存温度为(5±1)℃,长毛钝绥螨适宜贮存温度(9±1)℃。

关键词: 捕食螨,红蜘蛛,人工繁殖,贮存与释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茎尖离体培养及其脱毒效果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建立及其应用

中国兽医科技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作免疫原建立了8株分泌抗ILT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这8株McAb均具有荧光抗体的特性,没有中和病毒的能力,分14属于IgG2,IgG3和IgM。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McAb,建立了直接荧光抗体试验,用其检测ILTV抗原与分离病毒的符合率为92.8%。

关键词: 喉气管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直接荧光抗体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毛钝绥螨对神泽氏叶螨捕食效应

植物保护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莓是一种高价值水果,上市期恰是水果淡季,深受欢迎。但随着复种、连作使草莓神泽氏叶螨为害日趋严重,一般损失10%~30%,严重时绝收。叶螨繁殖能力强,蔓延快,果农以打农药为主,每周1次,每季10~15次,农药对草莓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在草莓上提倡以生物防治为主、农药挑治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具有特殊的社会、生态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枇杷春节前应市的产期调节试验

中国果树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枇杷春节前应市的产期调节试验唐自法,柯冠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03)1前言果树产期调节是当今园艺作物栽培技术的一大突破。它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收获期的提早或推后;二是一年多次收获。果树产期调节是通过耕作处理诸如施用肥料、土壤干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植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治

世界农业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国外植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杨秀娟有许多生物是植物寄生线虫的天敌,有的生物已被实验证明能够用来进行线虫的生物防治。最近十几年,化学措施及几种熏蒸消毒线虫的悬浮液如DBCP和EDB均对人类和环境带来危害,极大地引起了线虫专家们的注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温敏核雄性不育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1~1992年考查了7个籼型温敏核雄性不育系(TGMS),其中4个HPGMR农垦58s的衍生系W6111s—27、W6154s-66、Ks-9、8801s,3个不同来源的非HPGMR的TGMS 5460s、安农s-1、衡农s-1、及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F_1、以及部分F_2在福建沙县高温长日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HPGMR的衍生系、5460s、安农s-1、衡农s-14种不同来源的TGMS的不育主基因是非等位的,农垦58s的衍生系中,W6111s-27、W6154s-66、Ks-9三者的不育主基因等位,而8801s与这3个不育系则不等位。4种不同来源的TGMS之间育性存在2或3对主基因的差异。不育基因等位的TGMS间杂交F_2群体中仍有少量部分可育株出现,不育基因等位或非等位的TGMS间杂交F_2群体中也发现育性比双亲稳定的不育株,笔者还对TGMS的育性改良问题作了讨论。

关键词: 籼型温敏核雄性不育系(TGMS) 不育基因 等位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乳凝集试验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兽医科技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IBDV-McAb)致敏的聚苯乙稀胶乳,建立了检测IBDV抗原和抗体的胶乳凝集(LPA)和胶乳凝集抑制(LPAI)试验。LPA可检测出6mg/L的IBDV蛋白。比较了LPA、直接萤光抗体试验(DFA)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AGP)三种方法检测IBDV抗原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相关性,明确了LPA和DFA的检出率高于AGP,LPA和DF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6%。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单克隆抗体,胶乳凝集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芽孢杆菌产生脲酶条件及脲酶提取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Sp.)产生脲酶的条件及脲酶的提取。结果表明,芽孢杆菌适宜的生长及产酶温度为35~37℃,产酶受底物──尿素的诱导。静止培养有利于产酶,Ni2+对产酶没有影响。脲酶粗提物经硫酸铰盐析、热处理、SephadexG—200及DEAE-纤维素柱层析等提取步骤脲酶比活力提高了近70倍,回收率15.5%。

关键词: 芽孢杆菌,脲酶,培养,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