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满江红细胞质遗传和变异的初步研究
《植物学报 》 1996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细绿萍(Azolla filiculoides)×小叶萍(A.m icrophylla)、细绿萍×墨西哥萍(A.m exicana)种间,以及细绿萍×印度萍(A.im bricata)亚属间正反交杂种F1 代叶色变化,揭示杂种一代白化性状是母本细绿萍细胞质遗传的变异。电镜观察发现,白化苗质体结构异常,且淡绿苗组织细胞中含有正常叶绿体和异常质体。推测二者均可能和质体基因变异有关。不同杂交类型苗的白化程度和白化机率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核基因变化呈现规律的变化。据此推测,白化性状也与核基因型密切相关


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及对策
《农业技术经济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就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特性及其供给,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和传递等方面,对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赤点石斑鱼的配合饲料研究
《福建水产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赤点石斑鱼是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海水网箱养殖的名贵经济鱼类。目前,国内外养殖石斑鱼的饵料主要是小杂鱼和虾蟹等。随着近渔渔业资源减少,作为饵料的新鲜小杂鱼数量越来越少,满足不了海水养殖业的发展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福建霞浦进行了配合饲料饲养赤点石斑鱼的研究。


大果型晚熟龙眼新品种──青壳宝圆
《中国果树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青壳宝圆系1989年从宝圆实生树中选出大果型的晚熟龙眼新品种。具有晚熟、抗性强和丰产、稳产、优质等特点。平均单果重16.9─18.4g。在福州9月下旬成熟,果肉厚度0.78─0.89cm,可食率69.4%─70.7%,可溶性固形物19.6%─22.4%,肉质脆、化渣、不流计、鲜食和加工均宜。综合经济性状明显优于福建的油潭本、九月乌、扁匣棒、柴螺等晚熟良种。目前该品种已扩大繁殖3000多株,在福建龙眼主产区区试的无性一、二代树已结果多年,均能保持母树的优异性状,说明遗传性是稳定的。
关键词: 龙眼,品种,青壳宝圆,晚熟,大果型


海沃德猕猴桃的贮藏技术
《果树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猕猴桃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显著上升,果实硬度下降。达生理成熟后,可在树上后熟,也可离开母蔓后熟。采收后果实要尽快入库,用薄膜包装,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猕猴桃的贮藏寿命。以气调贮藏和现代化冷库贮藏的效果最佳。


互叶白千层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广西植物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水蒸汽蒸馏收集互叶白千层芳香油,对该油进行GC/MS/DS定性分析及其总离于流图的面积归一化定量分析,鉴定出25种化合物,其中含氧化合物6种,碳氢化合物19种。直接影响该油商品价值的化学成分4-萜品醇含量约为17%,桧樟脑含量约为2.4%。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油;GC/MS/DS分析;4-萜品醇;桧樟脑


福建引进台资的走势与发展对策
《亚太经济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福建引进台资的走势与发展对策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刘克辉一、福建引进台资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在开展对台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上,是大陆最早引进台资的省份。早在80年代初,福建就着力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建机场、码头、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开辟不同形式的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