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中黑盲蝽自然种群滞育的变化规律

中国棉花 2015

摘要:为了研究中黑盲蝽自然种群的滞育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从8月初至10月末,在河南原阳地区杂草上采集中黑盲蝽成虫的自然种群,每隔7d采集1次。采集到的成虫在温度(26±1)℃,相对湿度80%±10%,光周期L∶D=16h∶8h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饲养。对不同日期采集到的中黑盲蝽所产卵的滞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月末该地区的中黑盲蝽种群开始产下滞育卵,9月末当地中黑盲蝽种群的滞育率已达到100%;但该自然种群在室内饲养后,其所产不同批次卵的滞育率随饲养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关键词: 中黑盲蝽 自然种群 滞育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河南省的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在大田生产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模式:0 kg/hm2(N0)、180 kg/hm2(N1,基肥120 kg/hm2+追肥60 kg/hm2)、240 kg/hm2(N2,基肥120 kg/hm2+追肥120 kg/hm2)和300 kg/hm2(N3,基肥120 kg/hm2+追肥180 kg/hm2),研究不同施氮模式下2个高产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以期为该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2个玉米品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各模式先玉335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郑单958;2个玉米品种叶绿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各模式先玉335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郑单958。随施氮量增加,郑单958和先玉335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籽粒产量以N2模式最高,为10 209.04 kg/hm2和11 115.08 kg/hm2;氮素利用效率以N1模式最高,为57.37 kg/kg和57.01 kg/kg,与N2模式无显著差异;总体上先玉335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高于郑单958。综合认为,2个玉米品种均以N2模式可以同步协调实现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且先玉335优于郑单958。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氮肥 干物质积累 叶绿素含量 籽粒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冷功能基因及其在植物耐冷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新进展(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最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从合成渗透调节物质基因、抗冻蛋白基因、脂肪酸去饱和代谢关键酶基因、抗氧化酶类基因等全面系统地概述了耐冷功能基因及其在植物耐冷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新进展,以期为植物耐冷遗传改良及育种奠定基础。

关键词: 植物 耐冷 功能基因 基因工程 新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Cap蛋白体外稳定性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在体外的稳定性条件,采用建立的PCV2双抗夹心ELISA方法,对Cap蛋白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抗原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Cap蛋白在25℃以下贮存时,其活性保持稳定;贮存时温度变化对蛋白质稳定性影响较大;在甘氨酸和甘油2种蛋白保护剂存在条件下,蛋白质活性稳定性增强。表明,Cap蛋白的体外贮存、改造及病毒样颗粒组装应在25℃以下进行,尽量避免温度剧烈变化,同时添加蛋白质保护剂有利于蛋白质的体外稳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Cap蛋白 双抗夹心ELISA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杂交棉宽行稀植机采模式高产高效示范

新疆农垦科技 2015

摘要:利用杂交棉宽行稀植机采模式在新疆石河子进行杂交棉不同种植密度的产量比较和高产高效示范,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以6.90万株/hm2的总铃数最多,为136.50万个/hm2,籽棉产量也相对较高,为7 917 kg/hm2。专家组对33.3 hm2示范田的测产结果显示,籽棉产量仍达7 324.5 kg/hm2。与常规棉矮、密、早种植模式相比,杂交棉宽行稀植模式管理上省工、省时且机采棉质量明显提高,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杂交棉 宽行稀植 机采 高产 高效

不同缓解药剂对萝卜仲丁灵药害的缓解作用

农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缓解药剂对萝卜仲丁灵药害的缓解效果。[方法]仲丁灵以2 700 g a.i./hm2剂量进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缓解药剂赤霉酸、萘乙酸、胺鲜酯、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原液、生根活力素、大力士于萝卜苗齐后进行喷雾,药后对萝卜植株进行形态观察和5项指标测定。[结果]仲丁灵2 700 g a.i./hm2处理对萝卜生长产生明显药害,导致萝卜畸形,使萝卜叶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产量下降20%。所试缓解药剂对萝卜植株的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均表现出不同的缓解效果。[结论]芸苔素内酯、氨基酸原液、大力士在所试缓解药剂中对萝卜药害的缓解效果较好,其中芸苔素内酯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除草剂 仲丁灵 萝卜 药害 缓解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PSPS外源基因对陆地棉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G6-1至G6-19等19个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棉花种质为材料,以其非转基因背景亲本中棉所49为对照,研究EPSPS外源基因导入对陆地棉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对棉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断裂伸长率和断裂比强度等品质性状有显著影响;对于棉花衣分和铃重等农艺性状亦有显著的影响,衣分变异范围为30.5%~42.7%,T1和T2相关性分析表明衣分的变异为可遗传性变异,铃重最高为6.5 g,最低为4.6 g,两者相差40%。因此,转基因棉花育种研究不仅要注重目标性状的转育,还要注重非目标性状的筛选。

关键词: 棉花 EPSPS 外源基因 农艺性状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选取102个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棉花9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农艺性状简化为彼此互不相关的5个主成分,即第一果枝节位因子、果枝数因子、籽指因子、单铃质量因子、生育期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88.34%,可反映所有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利用5个主成分因子进行聚类分析,102个品种被划分为6个类群,在6个类群中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品种外,其他来自同一地区的棉花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往往聚集在一起,可能与育种单位培育新品种时选配亲本的遗传基础狭窄有关。研究结果可为棉花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棉花品种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分别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消化分离法对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原代培养、细胞传代、冷冻保存等成功建立了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并对该细胞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长动力学分析、细胞活力测定、核型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等多种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采用贴块培养时所需时间较长,消化培养有较多死细胞;传代细胞生长情况良好,群体倍增时间(PDT)约为40.4h;生长总体趋势呈"S"型;冻存后活力为92.3%,生长状况与冻存前一致;细胞染色体中二倍体(2 n=60)占主体;细菌、真菌和支原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细胞系的各项指标均达到ATCC细胞系鉴定标准.

关键词: 奶山羊 成纤维细胞系 细胞培养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伪狂犬病实验室检测与控制净化常见问题

今日养猪业 2015

摘要:目前猪群伪狂犬野毒感染率仍呈不断上升趋势,临床发病症状有所缓和,亚临床感染较多,伪狂犬防控形势依然严峻。2011年以来,猪伪狂犬病再次在国内暴发流行,导致多数猪场损失惨重,成为继"猪无名高热病(蓝耳病)"和"仔猪流行性腹泻"之后又一个对养猪业影响较大的疾病。笔者通过对所在实验室猪伪狂犬病原、抗体检测分析,并结合临床诊断情况,发现目前猪群伪狂犬野毒感染率仍呈不断上升趋势,临床发病症状有所缓和,亚临床感染较多,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本文就猪场在伪狂犬病检测与防控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