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推广秸秆还田栽培技术,2018年在肇东县和肇州县,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玉米秸秆翻埋栽培模式、覆盖栽培模式、秸秆移除栽培模式及传统垄作栽培模式,研究其对玉米生产总投入、总收入、净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肇东县和肇州县玉米产量依次为垄作栽培>秸秆翻埋>秸秆覆盖>秸秆移除;肇东县玉米净收益依次为秸秆翻埋>垄作栽培>秸秆覆盖>秸秆移除;肇州县玉米净收益依次为秸秆覆盖>秸秆翻埋>垄作栽培>秸秆移除。在实际生产中,秸秆翻埋栽培模式与秸秆覆盖栽培模式可交替使用,整体产量虽然低于传统栽培模式,但并不影响净收益,且妥善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晚熟优质高产沙棘新品种晚黄的选育经过及栽培要点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促进沙棘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晚熟优质高产沙棘新品种晚黄的培育经过、植物学性状、物候期、产量性状和抗逆性与适应性,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晚熟沙棘新品种"晚黄"是以大果、少刺的国外沙棘品种"丘伊斯克"为母本,以树体高大、抗逆性强、抗干缩病的中国沙棘亚种雄株"丰宁雄"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良株系。具有生长势强且果实晚熟的特点,其株高325cm、冠幅263cm;果实熟期10月上旬,呈黄色,球形,纵径0.90cm,横径0.88cm,可溶性固形物11%,百果重52g,而且"晚黄"植株具有抗逆性强、高稳产的特性,冬季不落果,在北方可实现冬采。


13个糜子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选育出稳产、高产的糜子新品种,运用高稳性系数法(HSC)分析了13个糜子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进行了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粘丰7号和雁黍11是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的优良糜子品种;各参试品种的产量高稳系数与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变异系数和标准差呈负相关.H SC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衡量糜子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计算简便,可用性强.


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对苜蓿病害监测效果的初步研究
《现代畜牧兽医 》 2020
摘要:应用新型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国家草品种区域测试站内进行病菌孢子捕捉试验,通过病菌孢子数量和种类的监测,初步验证了设备性能稳定性和捕捉效率.结果 表明,2019年试验区内苜蓿田间主要发生病害为褐斑病、尾孢叶斑病、壳针孢叶斑病,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可监测到的苜蓿主要病菌种类及其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监测区域苜蓿病害的发生情况.


不同茬口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探索大豆合理轮作,找到适宜的前茬作物,经过2017、2018、2019年3年,设置大豆、小麦、马铃薯、玉米4种作物进行相应轮作,以大豆连作作为对照.在结荚期测定大豆的叶片含水率、根冠比和叶片重量,在收获期测量大豆的株高、百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并对大豆连作田年际间成苗率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为最优前茬,玉米次之,然后是马铃薯,即禾谷类前茬优于阔叶类前茬.连作会导致大豆成苗率降低.连作玉米茬对大豆亦存在抑制作用.部分性状差异会随着轮作和连作年限增加而增大.大豆产量受气候影响波动较大.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探讨
《财富时代 》 2020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期,在这个阶段企业都面临着转型与创新的困境,都试图朝着规模化、集团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迈进,因而在财务方面暴露的问题和风险也越来越多,给企业的转型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本文对新时期企业面临的内外部财务风险和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


4004合金扁铸锭改变开头方式熔铸工艺及Sr变质工艺研究
《有色金属加工 》 2020
摘要:对4004合金420mm×1320mm规格铸锭进行熔铸工艺及Sr变质工艺研究,并对铸锭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低倍组织、高倍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不采用纯铝铺底的方式开头及采用Sr变质,同样可以铸造出质量满足要求的4004合金扁铸锭。


人工合成春小麦新品种龙春166及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20
摘要: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春小麦新品种一直是黑龙江省的育种目标.龙春16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研究所利用人工合成小麦中的优异基因与普通小麦杂交和回交的方式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整合了小麦近缘物种和普通小麦品种的优异性状,具有抗旱、秆强、抗倒伏、高产等特性.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麦20190001.


一例牛源致病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中国兽药杂志 》 2020
摘要:为确定导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周边某牛场犊牛出现腹泻症状的病原,对病死犊牛进行剖检,无菌采集其相关病料.试验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特性考察、PCR鉴定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的方式确定病原菌种类,并对分离出来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引起该牛场犊牛腹泻的病原菌为含有毒力基因K99的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该株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噻肟敏感,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以及四环素耐药,对庆大霉素和土霉素处于中介状态,说明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具有较强致病性,用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噻肟可以对其引起的疾病进行治疗.
关键词: 犊牛腹泻 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生化鉴定 药敏试验 动物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