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亚洲的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

世界农业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亚洲的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王春萍20世纪60年代,亚洲有的国家发生了一次“绿色革命”。这是以高产品种的集约化栽培以及大量的政府补贴和基础设施投资为基础的。到目前为止,“绿色革命”在保持人均粮食稳定而又有效供应方面取得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郊区甘蓝田鳞翅目害虫的复合动态经济阈值

昆虫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研究了上海郊区甘蓝田鳞翅目害虫复合体(菜青虫Pierisrapae,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和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等。)的动态经济阈值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1)叶片生长动态与有效积温回归模型,考虑甘蓝品种和叶片层次等因子;(2)鳞翅目幼虫的高龄菜青虫等价取食系数(ICE),考虑甘蓝叶片层次和虫龄等因子;(3)甘蓝产量损失率模型,考虑甘蓝品种、生育期和叶片层次等因子。以经济允许产量损失率作为决策参数(“黄苗”品种为3.2%,“夏光”品种为1.7%)。由于系统纳入了害虫株内为害分布这一因素,本模型确定的经济阈值具有较宽的值域。下限接十现有经济阈值,上限则大大超过它们。田间应用表明在不影响甘蓝产量的情况下,防治成本平均降低45%。

关键词: 甘蓝,鳞翅目害虫复合,经济阈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食用菌长头螨属二新种(蜱螨亚纲:蒲螨总科)

昆虫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食用菌长头螨属二新种(蜱螨亚纲:蒲螨总科)邹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201106)高建荣(上海农学院园林环境科学系上海201101)长头螨属tolichoCybe隶属蒲螨总科Pyemotoidea长头螨科DoliChOCybida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早熟桃新品种──春秀

中国果树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春秀”(代号为“沪017”),是1980年以1-17(“白花”ד初香美”)为母本,春蕾为父本杂交,借助胚培技术培育而成的特早熟水蜜桃新品种。在上海地区果实16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62天左右。平均单果重138g,含可溶性固形物9%-12%。品质上等。花粉败育,在与授粉树混植时,着果稳定,丰产性中等。1995年由上海市科委组织同行专家鉴定通过,并命名为春秀。目前,除上海郊区外,湖北、浙江、湖南、云南、河北、天津等省市均已引种试栽。

关键词: 桃,品种,特早熟春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仔猪黄痢的预防试验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仔猪黄痢是导致新生仔猪死亡的主要疾病,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因此,对该病的防治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基因工程苗的问世,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在基因工程苗的初创阶段,由于其所包含的抗原型有限,所以在各猪场使用的效果不一.为此,部分专家建议推广使用仔猪黄痢大肠杆菌自家菌苗.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在上海畜牧兽医研究所制成大肠杆菌基因工程三价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肠杆菌自家菌苗和基因工程三价苗预防仔猪黄痢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单克隆抗体ELISA阻断试验 快速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体的研究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抗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了ELISA阻断试验用以检测血清抗体,并与血凝抑制(HI)和琼脂扩散试验(ID)进行了比较。结果ELISA阻断试验敏感性超过HI,更远胜于ID,具有灵敏、特异、准确等优点,适于大批血清样品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单克隆抗体 单抗ELISA阻断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犬嵌闭性腹股沟疝一例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1996年4月22日,犬主吴某携一岁龄北京犬(体重5kg)来就诊.主述发病3天,不食2天,大便不畅,曾到私人诊所就诊二次,常规抗菌消炎无效,经我部对病犬作系统性检查,确诊为右侧嵌闭性腹股沟疝.手术治疗:速眠新(846)0.25ml+氯胺酮0.3ml混合麻醉法全身麻醉.仰卧保定,两后肢外展固定,术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禽粪的臭味控制

农业环境保护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概述了各种控制和减少畜禽粪臭味产生的方法。结合实例,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在畜禽粪臭味控制中的作用和前景。

关键词: 畜禽粪,臭味控制,生物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猪群保健计划的建议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猪群密度增加,猪与猪之间接触机会频繁,使一些原来危害不大的疾病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一些原来控制得较好的猪病又有失控的趋势.一些猪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认识.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猪病的控制程度对养猪经济效益的影响力愈来愈大.可以这样说,在猪的品种、饲料、上市价格相似的情况下,疾病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些猪病虽然没有较高的死亡率,但它可以严重地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延长饲养期,从而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而这些疾病,往往被一些经营者所忽视.所以我们希望猪场经营者,除了对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做好防治工作外,不能忽视那些死亡率较低、但主要影响生长发育的猪病的防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成果,制订科学合理的猪群保健计划,使猪病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现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和国内外有关资料,对猪群的保健计划提出如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的恶性高热和猪的应激综合征

遗传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人的恶性高热和猪的应激综合征是临床症状极其相似、遗传方式不同的两种代谢障碍性疾病,它们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畜牧业生产。随着医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有关专家对这两种病的认识在90年代初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在回溯这两种疾病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