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类型色素添加剂对肉鸡皮肤增色效果比较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消费市场对“三黄鸡”的要求是毛黄、脚黄、肤色黄。据研究,鸡的黄皮肤是隐性遗传性状,其色泽表现度不仅与遗传有关,更由日粮中所含色素的质和量决定。上海地区群众素有喜食“白切鸡”的传统习惯,对肤色深黄的鸡尤为青睐。虽然肤色并不影响口味。但却影响美观,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食欲。目前单纯依赖饲料中天然色素已满足不了人们对色泽的


在工厂化养猪生产中改进母猪饲养方式及母猪舍设计的思考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我国工厂化养猪生产线,大多数采用美国“三德”公司的模式,实行五阶段饲养法.这一模式对提高棚舍利用率、仔猪育成率、商品猪出栏率及合格率,效果非常显著. 尤其是采用了“产房”和“保育舍”后,母猪压死仔猪的现象已被完全控制,断奶猪在保育舍内也能比较顺利地过好断奶关.但是母猪限位笼养虽然节约了部分棚舍,但由此带来的负效应也很大.下面我们就母猪舍存在的问题、改进母猪饲养方式的设想、大群饲养母猪舍的设计方案等进行讨论.


正确应用兔瘟疫苗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养兔生产的发展,各种防疫体系相继建立且逐步完善,主要传染病如兔瘟、兔出败、兔魏氏梭菌等均已有了一定的预防措施。在疫苗制备上不断改进,从单苗到联苗,既减少劳动力,也简化了手续,大大方便了生产,深受广大兔场和养兔户的欢迎。但是,在疫苗的应用中也常出现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如使用兔瘟与巴氏杆菌二联苗后,幼兔仍出现兔瘟病而死亡,不得不对发生兔瘟的病兔使用兔瘟血清及兔瘟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发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各地收购兔毛的商贩较多,造成兔瘟病毒传播,一旦强毒带进兔场,就会导致免疫失败和兔瘟病暴发。常用的兔瘟疫苗有兔瘟油乳化苗、兔瘟甲醛灭活苗。油乳化苗安全可靠,注射后局部无肿块和炎症,免疫期可维持4~6个月。从抗体消长动态看,油乳化亩优于甲醛苗。根据我们经验。正确应用兔瘟疫苗,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先对兔群进行兔瘟单苗预防注射,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再考虑是否使用其他联苗。应用兔瘟单苗一年应不少于2次。


紫黑糯米皮层对促进小鼠骨髓祖细胞分化和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紫黑糯米皮层对促进小鼠骨髓祖细胞分化和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顾德法,李军,易扬华,郑钦岳,沈有安(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上海201106)(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关键词:紫黑糯米,骨髓祖细胞分化,脾淋巴细胞增...
关键词: 紫黑糯米,骨髓祖细胞分化,脾淋巴细胞增殖


当前供港中猪生产情况调查及对策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和探讨供港中猪生产情况,于1995年9月25日至10月11日,对当前供港中猪的良种繁育体系、种猪来源、纯种繁育、饲养管理以及饲料营养等情况进行了广泛仔细的调查研究。调查组根据供港中猪基地不同生产类型布局及杂交利用分工,重点走访了农科院畜牧所猪场、闵行区种畜场等9个单位,调查情况如下:1 供港中猪良种繁育体系初具规模,生产取


一例乌骨鸡痛风的诊治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1994年10月,上海市闵行区某乌骨鸡饲养专业户因增加鱼粉用量,致使鸡群发生痛风。 1、发病简况:65日龄乌骨鸡群1200羽,从育雏开始一直饲喂“大江”全价饲料,60日龄时的成活率达95%以上。为提高生长速度,该专业户主自61日龄起按3%的用量在全价料中另加鱼粉,连用3天,至64日龄,鸡群表现异常,死亡2羽,遂停用鱼粉。发病鸡精神萎顿,排白色、半液状稀粪,其中含大量尿酸盐。至65日龄就诊时,死亡近50羽。 2、病变:全身各内脏器官沉积白色、晶亮的尿酸


集约化猪场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
《中国兽医杂志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1992年3月至1993年4月,湖南长沙、湘阴和益阳地区的3个种猪场暴发流行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疾病,致死率达90%以上,作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诊断,经实验室确诊为猪伪狂犬病(PR),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及临诊症状 1992年3月,8月和1993年4月,长沙、湘阴和益阳地区的3个种猪场陆续发生仔猪发病死亡,共有500多头发病,死亡470头,发病率为25~55%,病死率为94%。最小的3日龄,最大50日龄,以10~20日龄发病率最高。病程平均4~5天,长可达1周,最短则为1~2天,患病仔猪体温40.0~41.6℃,持续高温,至濒死期体温才下隆,精神沉郁,食


某鸭场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调查与诊断
《中国兽医杂志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六十年代后国内有多篇关于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报道。但有关生产场的流行病学及病变不多,上海郊区某鸭场在1994年下半年至1995年春几个月的时间内,种鸭产蛋下降,肉鸭存活率低下,生产几乎陷于停止。经凋查、试验和分析确诊了该病,现报道如下。发病情况 1.种鸭产蛋下降:该场1994年上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