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南川河流域土地利用状况的遥感动态监测
《中国水土保持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黄河中游重点产沙区南川河流域黄土区280.15km2作为重点调查区域,利用1981年和1988年的航片,对其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水土流失治理情况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经过7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南川河流域的人工林、沟坝地增长速度很快,分别增加21.9倍和5倍,经济林增加21%,交通占地增加33.5%。然而南川河流域的耕地面积锐减,水域面积减少,自然生态环境仍在遭受破坏,水土流失问题仍很严重。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遥感技术,南川河流域


水旱轮作改良利用盐碱地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1990~1993年开展了滹沱河流域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建立了三个综合治理实验区。繁峙县老泉头实验区结合综合治理工程,建成水旱轮作区500亩,进行了水旱轮作改良利用盐碱地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不仅可以调控土壤水盐运动、控制盐分过量表聚,而且能使土壤理化性状及养分状况都得到明显改善,是改良利用盐碱地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水旱轮作,盐碱地改良,水盐运动


新型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研究
《农药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新型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研究张慧杰,李建社,张卓敏,景竹兰,高估枝(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运城044000)(山西省运城地区植保站)小麦全蚀病(Gaeumannomycesgramin-isVar.tritici)是毁灭性真菌病害,广泛分布于世...


应用卵寄生蜂防治甘兰蝽象试验
《生物防治通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1991年在山西省太谷县甘兰田甘兰蝽象(EurydemaornataL.)卵内采到卵寄生蜂(Trisolcussimoni)。经在室内用新鲜蝽象卵繁殖,1993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甘兰蝽象第2代发生时,进行了田间放蜂防治蝽象试验。室内繁蜂按卵蜂∶...


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免耕整秸秆半覆盖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结果认为,该项目具有蓄水保墒、保持水土、培肥土壤、增产显著的技术效果;也具有节能省工、减少费用、效益显著的经济效果。该项目技术先进、实用,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适应范围广,可操作性强,适合在我省及我国北方旱作地区普遍推广。
关键词: 旱地;免耕;技术经济效果


太原市南郊区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县区为单位,以土属为单元,对农业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背景值进行研究。这种面向较小区域和较低土壤单元的研究工作,可取得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土属;重金属;土壤背景值


不同药剂治棉苗根病效果
《中国棉花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不同药剂治棉苗根病效果刘建平,宋建中山西农科院经作所032200棉苗根病在我国南北棉区匀普遍发生,常年发病率为10%~30%,遇到春季低温多雨年份高达90%以上,给棉花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为了筛选出防治棉苗根病的高效农药,在多年连作的枯黄萎混生病圃、对...


犬用“五联苗”过敏一例
《中国兽医科技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犬用“五联苗”过敏一例犬用“五联苗”为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生产的中试产品,是预防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副流感、狂犬病等五种病毒性传染病的冻干弱毒苗(两头份包装),使用前加4ml注射用水稀释,每只犬1次肌肉注射2ml。一般情况199...


山西省灯下蛾类新纪录种记述
《山西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对分隶于8科16属17种山西省内灯下蛾类新纪录种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其中有2个科为山西省初次纪录,附有各个虫种的采集时间及地点。
关键词: 蛾类,山西,新纪录


特大发生年棉铃虫二代卵的分布特点
《植物保护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1992和1993年,晋南棉区棉铃虫二代百株累计卵量达1500-4000粒,相当于80年代的10倍以上。卵在棉株上、中、下部的分布比例依次为63.44%、35.38%、1.18%;在暴露部位、隐蔽部位和其他部位的分布比例为46.56%、23.38%、30.08%;卵盛期时暴露部位卵量下降为43.82%,其他部位上升为32.94%,隐蔽部位23.24%基本持平。
关键词: 棉铃虫,特大发生,二代卵,立体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