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红富士苹果的贮藏保鲜技术
《山西果树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红富士苹果的贮藏保鲜技术石俊新,赵荣华,安秀章,刘联生,祁寿椿(山西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太原·030031)近年来,我省发展红富士苹果较快,已形成一定产量。但由于该品种在贮藏保鲜过程中对CO_2比较敏感,故不宜采用苹果大帐堆藏技术;若盲目套用...


托氏假单孢菌对双孢菇栽培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托氏假单孢菌对双孢菇栽培的影响吴荣妹,李宏锐A.L.JcoleB.Palmer(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坎特伯瑞大学生物系新西兰)托氏假单孢菌(Pseudomonastolaasii)是一种严重危害双孢菇产量、质量的病理菌,广泛流传于世界各蘑菇房...


高梁不育系Tx3197A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
《华北农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以Tx3197B和晋粱5号为对照,对Tx3197A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减数分裂前期Ⅰ和中期Ⅰ无明显异常。自后期Ⅰ开始,染色体行为出现了多类型的异常现象,导致减数分裂不能正常进行,无法形成花粉粒,从而产生雄性不育。
关键词: 高粱,雄性不育系,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


谷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Ⅵ.谷子起源初探
《遗传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G.L.Stebbins(1971)核型分类的方法,对欧、亚大陆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的14个谷子(Setariaitalica)品种的核型进行了分类。从染色体水平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及欧洲是谷子的两个起源中心,即一个在中国,另一个在欧洲。本项研究结果与新近国际文献有关粟同工酶、贮藏蛋白分类及起源与进化的论述,有许多观点是很接近的。
关键词: 谷子,核型分类,起源,进化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移tfdA基因获得可遗传的抗2,4-D棉株
《中国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菌株AGL117—2与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栽培种晋棉7号等的下胚轴切段共培养,将2,4-D单氧化酶(tfdA)基因导入棉花愈伤组织细胞,经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形成转化再生棉株。经GUS、NPTⅡ检测和DNA分子杂交(SouthemBlot)证实:tfdA基因已导入转化棉株,子代2,4-D药效试验表明抗药性良好,已获得可遗传的抗2,4-D棉株。
关键词: 棉花,2,4-D单氧化酶基因,农杆菌,遗传转化,2,4-D抗性


旱地小麦少耕全程覆盖技术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旱地麦田少耕全程覆盖栽培体系比常规耕作土壤含水量提高1.97个百分点以上,有机质增加0.2个百分点,速效磷增加1.7mg/100g土,速效钾增加2.5mg/100s土,速效氮增加1.15mg/100g土,光合速率提高9.2mgCO2/dm2·h。
关键词: 旱地麦田;少耕;秸秆覆盖


谷子生育过程中同工酶的变化
《华北农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以12个谷子品种为材料,分析了谷子生育期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同工酶因生育期不同而呈规律性的变化。芽期是两种同工酶酶谱最稳定最丰富的时期,苗期是两种同工酶表现的最低水平时期。随植株的生长发育,酯酶同工酶的酶带逐渐增加,酶活性不断增强。随植株的生长发育,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X2)区的酶活量不断增加;而P(X3)区则相反,随植株的生长发育,酶活量有规律地减弱。


冻干植物蛋白质的加工工艺及其氨基酸组成分析
《食品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以大豆和葵花籽为原料生产冻干蛋白质的工艺过程,并对大豆、大豆—葵花籽(8:2)混合物的粗粉及其冻干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作一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复合大豆一葵花籽(8/2)的冻干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更接近于理想蛋白模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有很大的溶解度,色泽淡,可应用于饮料行业或作为强化食品的蛋白源。
关键词: 大豆,葵花籽,冻干蛋白质,氨基酸模式


山西省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初探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根据我省不同地区的资源组合特点及土地利用基本特征,在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数学方法对山西省土地利用分区试作初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