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旱作马铃薯块茎产量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马铃薯杂志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以20个马铃薯无性系为材料,进行块茎产量相关性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相关性状对块茎产量影响的顺序为:块茎数>块茎大小>根数>根系拉力>根鲜重>冠层鲜重>商品薯率>出苗天数>冠层覆盖度。提高块茎数和块茎大小是增加块茎产量的主要途径。选择根系发达的材料,是提高块茎产量的重要途径。商品薯率通过决茎大小,冠层覆盖度通过块茎数进行间接选择,亦可提高块茎产量。出苗天数的增加可导致块茎产量大幅度减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砧木茎尖培养玻璃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园艺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苹果砧木茎尖培养玻璃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牛自勉,王贤萍,许月明,陆军(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太谷030800;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23)关键词苹果砧木,玻璃化,茎尖培养,内源激素TheRelationshipbetweenEndog...

关键词: 苹果砧木,玻璃化,茎尖培养,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播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1991~1993年在临汾市乔李村采用大田调查与小区试验相结合的4因素3水平正交法,研究晚播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结果,4种限制因素的效应次序为:施氮时期及比例>施纯氮肥量>基本苗>播期。3年大田调查,晚播小麦在合理施肥的条件下,亩产仍可达到500kg。因此,晚播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施氮时期及比例,而不是冬前积温。

关键词: 晚播小麦;高产;限制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华北农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研讨了旱地棉花产量与其构成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各产量因子对皮棉产量的相对重要性和决定作用。结果表明,旱地棉田在干旱和雨涝两种不同条件下,其参数显然不同。一般在干旱条件下,皮棉产量与亩铃数关系密切,在主要产量因素中,亩铃数对皮棉产量的相对重要性最大,决定程度也最高;而在雨涝条件下,皮棉产量与衣分相关关系密切,在主要产量因素中,衣分对皮棉产量的贡献最大,决定程度也最高。通过研究,提出了适应不同条件的棉花育种目标。选育水地棉花高产品种,抗病、早熟、高衣分可作为育种的主攻方向;旱地棉花育种,应该把结铃性、铃重和保全苗能力作为选择重点。

关键词: 棉花,育种,产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耕作技术研究

耕作与栽培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三年多点试验的结果表明:免耕覆盖的比传统耕作增产13.5%—190.9%,平均增产30.9%。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秸秆覆盖。免耕覆盖主要配套技术是:整秸秆半覆盖,每亩覆盖干秸秆500—1000公斤,化学除草,采用免耕覆盖播种机,免耕3—4年。免耕覆盖可提高土壤含水量1—4个百分点,提高水分利用率0.13—0.5kg/mm·亩;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钾含量;可改善土壤结构;可减少水土流失60%左右;由于土壤温度下降,玉米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生育期推迟,但后期地下、地上生长量均超过传统耕作。伏、秋干旱时叶片萎蔫和枯黄期推迟,每亩增产和节能省工可增加经济效益65—76元。此项技术适于在年平均气温8℃以上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玉米和高粱两种作物秸秆有余的地区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幼苗期耐盐性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绿豆在盐碱地栽培中受盐害最为严重的时期是幼苗期。以20个绿豆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不同NaCl浓度胁迫条件对绿豆幼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aCl浓度胁迫条件对绿豆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绿豆基因型对NaCl胁迫条件的耐性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绿豆品种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条件下,其幼苗生长量的变化规律呈多种类型,其中遵循直线回归方程下降变化的品种约占半数,遵循指数曲线方程和S型曲线方程下降变化的品种约占半数。

关键词: 绿豆;耐盐性;幼苗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壶关生态农业模式的特色与效益

山西农经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是,针对一个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特征及农村经济特征,系统地设计符合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的总体生态农业模式,并认真组织实施,在适度投入条件下,通过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农业生态经济功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显著提高产投比来取得较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壶关县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由于抓住了这一核心,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就壶关生态农业模式的特色与效益作一初步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花1号花生新品种及其综合丰产栽培技术

中国油料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晋花1号花生新品种及其综合丰产栽培技术张广田(山西省农科院经作所)山西省地处华北平原。地域辽阔,土壤资源丰富,境内年平均气温4—14℃之间。除雁北高寒山区外,全省80%县(市),都能种植花生。黄河沿岸有近百万亩河湾砂地,适宜发展花生生产。晋南运城、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冬麦区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不同品种的耐病性鉴定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全蚀病在山西省冬麦区于小麦1~2分蘖期开始发病,灌浆期病势达到高峰,小麦一生均受到该病的胁迫。白穗出现时间的早晚与小麦千粒重和穗粒数之间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59和r=0.8456,即白穗出现时间愈早,对二者的影响愈大。在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内,随着播期的推迟,病害有明显减轻的趋势。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4个类型,即耐病高产型、耐病中产型、感病中产型和感病低产型。

关键词: 小麦;全蚀病;消长动态;品种;耐病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中部菜田土壤养分状况与合理施肥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1987~1990年,对太原市郊区、阳泉市郊区、榆次市、清徐县、祁县等地3万多亩菜地进行调查,并在其耕层土壤取样400个,附近粮田土壤取样60个,分别测定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等项养分含量。菜田土比粮田土土壤肥力明显提高,有机质含量高34%~106%,碱解氮高74%~90%,速效磷高2.4~12.7倍,速效钾高6%~34%。另外,菜田土壤肥力随种菜年限的延长呈提高趋势。与粮田土壤比较,菜田土有效硼含量减少了16%~53%。

关键词: 菜田,土壤养分,合理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