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高产优质秋冬萝卜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高产优质抗病为育种目标,育成了稳定的4-01A雄性不育系,并培育出丰光一代、丰翘一代、丰新一代、丰露一代等四个杂交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较当地主栽萝卜品种增产30%~50%,每亩增收100元以上。

关键词: 萝卜;雄性不育系;杂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大群体小个体促早抗逆栽培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山西棉区气候特点,根据棉铃时空分布规律,运用叶龄模式原理和缩节胺调控机制,经过3年研究,提出了以大群体小个体增结1~2节位优质大铃、以早发早熟避开高温伏旱和阴雨低温对产量和纤维品质影响的抗逆栽培理论,形成了以密植化控为核心的促早抗逆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亩产125kg皮棉的高产优质高效指标,大面积应用取得明显增产效应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关键词: 棉花;群体;个体;密植;化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蛋感染新城疫病霉的初步诊断

中国兽医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鸭蛋感染新城疫病霉的初步诊断詹丽娥,乔忠,孙世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1994年4月,我们从南部购回1130枚鸭蛋,经初步诊断为鸭蛋感染并携带新城疫病毒,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观察鸭群精神、采食、粪便、发育等情况正常。(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用脱落酸预选短枝型苹果新品种

园艺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试用脱落酸预选短枝型苹果新品种牛自勉,张玉萍,房耀仁(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太谷030800)(北京林业大学,100083)关键词苹果短枝型品种;脱落酸;预选方法;气相色谱Pre-selectionofSpur-typeVarietyofApp...

关键词: 苹果短枝型品种;脱落酸;预选方法;气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SSA-1无融合生殖胚胎学研究

植物学报 1994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常规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水平观察了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SSA-1 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发生。高粱SSA-1 的无融合生殖为无孢子生殖和二倍体孢子生殖两种类型。两种生殖类型的单核胚囊经3 次有丝分裂形成7 细胞(8 核)的成熟胚囊,由卵细胞、2 个助细胞、2 个极核和3 个反足细胞组成。反足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形成由20—30 个细胞组成的细胞团。此外,还具有一定频率的无孢子生殖多孢原和多胚囊现象。在未授粉情况下,卵细胞自发分裂形成典型的禾本科类型单子叶胚。经切片统计表明,SSA-1 的无融合生殖频率为42% ,证明该系为一兼性无融合生殖系。文中还讨论了SSA-1 无融合生殖过程的特点。

关键词: 无融合生殖 无孢子生殖 二倍体孢子生殖 高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坡旱地集水深蓄耕作技术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1990~1994年在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隰县坡旱地进行了集水深蓄耕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采取耕翻地孔或耕翻深松,0~200cm土层贮水量增加50.8mm和54.8mm;地面径流量减少57.8%和52.8%,土壤侵蚀量减少58.0%和53.5%;降低土壤温度0℃和1.2℃;连续覆盖4年,土壤有机质提高了1.7g/kg,速效钾提高了15.9mg/kg;小麦单产提高23.5%和27.7%;水分利用率提高了0.043kg·(mm-1·亩-1)和0.068kg·(mm-1·亩-1)。

关键词: 土壤耕作,浅耕深松,秸秆覆盖,坡旱地,蓄墒,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生态农业区域划分的研究

生态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根据省级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分区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系数,然后选择了星座图聚类、判别分析与多维灰色评估3种数学模型,对山西生态农业环境进行了地区分类,大大增强了区划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宏观指导山西省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态农业,系统工程,指标体系,星座聚类,多维灰色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玉米免耕覆盖灰色评估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灰色系统方法,对6种不同耕作方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免耕整秸秆半覆盖为最佳耕作栽培方式。

关键词: 旱地;玉米;免耕;覆盖;灰色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甘蓝种带病菌的药剂筛选

山西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1992年进行了防治甘蓝种带病菌的药剂筛选工作,结果表明,当使用的土霉素含量为0.1%,百菌清有效含量为3%的药液(又称种衣剂)处理种子时,对甘蓝种子表面携带之真菌、细菌的防效分别达到80%和93%,种子发芽不受影响。

关键词: 甘蓝,种带病菌,发芽率,发芽势,种衣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偃麦草-簇毛麦三属杂交后代形态学、细胞学和育性的研究

作物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小麦的近缘种属中,存在着巨大的基因资源有待开发。其中人类利用较多的物种如天蓝偃麦草对三锈免疫、高抗黄矮病并且抗逆性较强;而簇毛麦则对白粉病免疫、抗全蚀病、蛋白质含量高。因此利用小麦、天蓝偃麦草及簇毛麦进行三属间杂交,可以把这两个野生种的有利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去。目前.国内外已经获得了十余种不同类型的小麦与其近缘种属的三属杂种。Fernandez在小麦-黑麦-大麦三属杂种的后代中选出带有大麦及黑麦染色体的异附加系,Ortiz则在小麦-偃麦草-山羊草的三属杂种后代中进行相互易位的筛选,但小麦-偃麦草-簇毛麦三属间杂交的研究前人尚未做过,现初步报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