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麦蛾卵龄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选择及后代质量指标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了麦蛾卵龄对亚洲玉米螟赤眼蜂寄生以及其后代羽化率、雌蜂率、寿命和生殖力等质量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仅供给单一卵龄寄主卵的条件下,玉米螟赤眼蜂对发育48 h以后的麦蛾卵寄生率显著降低,但在蜂卵比1:40的条件下,对卵龄48~84 h的麦蛾卵仍有不低于68.61%的寄生率,对卵龄84~96 h的麦蛾卵寄生率可达57.53%,表现出较好的寄生能力。在同时供给赤眼蜂不同卵龄寄主卵使其有选择寄生的条件下,玉米螟赤眼蜂对发育60 h以后的麦蛾卵寄生选择性显著下降,在总蜂卵比1:80的条件下,对卵龄60~72 h,卵的寄生比例达到总寄生卵数的9.13%,显著低于对卵龄低于36 h的3组卵的寄生比例,而对卵龄72~84 h、84~96 h两组卵的寄生比例则进一步降至6.46%和3.39%,显著低于卵龄60 h以内的所有处理组。对玉米螟赤眼蜂后代质量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寄生不同卵龄麦蛾卵的赤眼蜂在试验条件下羽化率均高于95%,且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寄生在卵龄2~12 h和12~24 h麦蛾卵内羽化的赤眼蜂雌蜂率分别为71.94%和71.40%,显著低于卵龄48 h以上各组卵内的羽化的赤眼蜂78.45%~79.79%的雌蜂率;随着寄主卵龄的增长,所羽化的赤眼蜂成蜂寿命呈下降趋势,且寄生卵龄高于60 h,寄主卵发育羽化的赤眼蜂成蜂平均存活时间降至5.3 d以下,显著低于卵龄2~12 h组6.4 d的存活时间;寄生在不同卵龄麦蛾卵上羽化的玉米螟赤眼蜂雌蜂生殖力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对麦蛾卵的龄期有较广的选择适应性。

关键词: 寄主卵龄 麦蛾 质量 玉米螟赤眼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气候变化分析河北棉花害虫发生趋势

农药市场信息 2014

摘要:在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的主要害虫有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盲椿象、蓟马、烟粉虱、地老虎等。这些害虫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气候因素非常重要。据有关专家分析,华北一带的气候从2011年以来,和前30年相比,总体降水量明显增多,并里春秋旱、夏季雨水集中的态势。下面对今后几年各种棉花害虫发生趋势进行初步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小麦新品种

现代农村科技 2014

摘要:双审定小麦新品种——衡136衡136是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利用"不同世代水旱交叉选择与抗旱性鉴定及株型选择三结合"技术,历经十多年培育而成的抗旱节水高产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号为:冀审麦2009015;2011年通过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灌条件下追肥施用方法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以玉米郑单958为试材,设追肥施用方法 T1(常量施N,撒施)、T2(N肥减量,撒施)、T3(N肥减量,喷施)、T4(减N增P,喷施)、T5(减N增K,喷施)、T6(减N增P增K增微肥,喷施)6个处理,研究了微灌条件下不同追肥施用方法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T4和T6处理可明显延缓玉米叶面积指数的下降和叶片衰老,降低透光率,延缓叶绿素降解和群体光合势下降,明显提高玉米吐丝后14 d以前阶段的玉米生长速率和单株干物重,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而T5处理可明显提高成熟期玉米的生长速率和单株干物重,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但不利于干物质运转。氮肥喷施较撒施肥效高,氮肥撒施仅13叶展追肥1次,虽然后期物质运转率和收获指数较高,但后期脱肥影响到产量的提高。生产上提倡氮、磷、钾和微肥少量多次施用。

关键词: 夏玉米 喷灌 施肥 冠层结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学研究所青年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现状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分析了科学研究所青年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油与紫苏种子油脂肪酸组分的比较研究

文山学院学报 2014

摘要:采用化学法萃取和GC-MS法对花生和紫苏种子的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花生的含油率为34.60%,紫苏种子的含油率为39.40%。GC-MS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油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组分,即: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10-十八碳烯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紫苏种子油中共检测出5种脂肪酸组分,即:棕榈酸、亚油酸、α-亚麻酸、硬脂酸和10-十八碳烯酸。花生油中脂肪酸的主要组分是亚油酸53.05%、油酸31.74%、棕榈酸7.95%;紫苏种子油脂肪酸的主要组分是α-亚麻酸80.06%、亚油酸11.83%、棕榈酸5.37%。花生油和紫苏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85.21%和92.81%。

关键词: 花生油 紫苏种子油 脂肪酸组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赞皇大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原因及防治措施

山西果树 2014

摘要:枣缩果病俗称雾抄、雾掠,是我国北方枣树的一种严重病害,严重发生可减产30%~50%,诱使果柄形成离层,果实瘦小且提前脱落,果肉发苦,糖分下降,直接影响枣果的产量和品质。现将赞皇大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原因以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夏玉米杂优模式的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玉米是河北省夏播主要栽培作物,并对河北省的农业生产起主导作用。玉米育种和生产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玉米单产和稳产性,主要途径是在种质利用和杂优模式上进行改良与选择。概述了河北省主要的玉米种质资源、杂优模式及其优缺点;根据种质改良的原则,针对不同种质体系的特点提出了改良意见。

关键词: 夏播玉米 种质 杂优模式 河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2年山东省二点委夜蛾发生情况调查初报

植物保护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于2012年7-9月对山东省17个地市夏玉米田、大豆田等地块二点委夜蛾的发生危害情况做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该虫在全省各地市均有分布,发生范围进一步扩大,以烟台发生最重平均虫口密度为3.27头/m2,其次是潍坊、临沂、莱芜和聊城,平均虫口密度分别为1.87、1.77、1.74和1.62头/m2。最大虫口密度达到16头/m2。7月中下旬,3、4龄幼虫发生达到高峰。二点委夜蛾幼虫喜欢栖息在有麦秸、花生秧、杂草覆盖的潮湿地表中。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田间调查 栖息环境

冀丰554与河北省主推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和生理指标比较研究

中国棉花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对冀丰554与河北省部分主推棉花品种进行了产量性状和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蕾期和花铃期,冀丰554主茎功能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在开花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其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净光合速率、SOD活性均较高,与其它品种差异显著。该品种单株结铃最多,铃重最大,优质铃比重最高。

关键词: 棉花品种 冀丰554 主推品种 产量性状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