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土壤有效硫的提取与测定研究进展

河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简要介绍了土壤中有效硫的提取方法及不同提取剂的适用范围,对土壤含硫量的测定方法 (如比浊法、比色法、电导法等)及其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和选择依据进行了阐述,推荐了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硫的提取与测定方法,并对土壤有效硫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测试人员的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 土壤有效硫 提取 测定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今日畜牧兽医 2014

摘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当今规模化大型养猪场的三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随着河北省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我省流行蔓延开来,呈现暴发式流行,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已成为危害河北省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2013年12月,邢台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了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具有肺炎和胸膜炎典型症状和病变的传染病,经诊断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现将这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WOT分析的谷子糜子品牌发展及对策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14

摘要: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谷子糜子产业品牌建设的优势、劣势及外部机遇与威胁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从文化、宣传、质量、科技等方面提出了品牌建设的战略措施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品牌建设 SWOT分析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6+)对不同生育期甜高粱生物量的影响及其器官形态分布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高粱为材料,采用水培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r6+胁迫对甜高粱生物量、器官、亚细胞分布和不同提取态提取物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培试验中,与对照相比,低浓度处理(0.5mmol·L-1)促进了苗期甜高粱总干质量,根冠比和耐性指数均升高;而中(1.0mmol·L-1)、高(1.8mmol·L-1)浓度下地上部和根部干质量显著降低(P<0.05),根冠比上升,耐性指数下降。盆栽试验,拔节期和灌浆期甜高粱生物量在低质量分数处理(15mg·kg-1)下无显著变化,在中(45mg·kg-1)、高(75mg·kg-1)质量分数下影响趋势与苗期相同。(2)水培苗期对照中根部和地上部Cr的亚细胞中分布为:F3(可溶部分)>F2(细胞器及膜部分)>F1(细胞壁及残渣),但3种组分差别不大;在中浓度Cr6+胁迫下均为:F1>F3>F2。(3)对照中,苗期根部及地上部不同提取态提取物以80%乙醇和去离子水提取态占优势,而在中浓度Cr6+胁迫下以HAc提取态和HCl提取态的提取物占比率最大。(4)Cr6+处理下,苗期甜高粱地上部和根部Cr质量分数均有显著增加(P<0.05),根部对Cr有很强的滞留作用;拔节期Cr质量分数和积累量顺序均为根>茎>叶片,灌浆期均为根>茎>叶片>籽粒,且各器官灌浆期Cr质量分数和积累量略高于拔节期。甜高粱根部对Cr的吸收积累,细胞壁吸附,在体内以难溶性磷酸和草酸盐类存在,是甜高粱耐Cr6+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甜高粱 生物量 亚细胞分布 铬的提取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蚜虫DNA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改进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蚜虫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害虫,蚜虫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对于植物-蚜虫间的互作机理探讨、抗蚜基因的克隆和抗蚜农作物品种的选育越来越重要,而简便高效的单头蚜虫基因组DNA的提取一直是蚜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难点。为了提高单头蚜虫DNA提取的产量和质量,通过采用改进的DNA提取方法,对2种不同提取方法(蛋白酶K法和CTAB法)的蚜虫DNA产量和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DNA的产量和质量上,CTAB法都优于蛋白酶K法,能达到测序要求,且方法简便,但是成功率低于蛋白酶K法;蛋白酶K法提取的产量较CTAB法偏低,产量和质量均达到了测序要求,且从DNA的提取成功率上高于CTAB法。2种改进后的DNA提取方法都能得到满足测序要求的DNA,2种方法各具优缺点,可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关键词: 蚜虫 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 CTAB 蛋白酶K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6份棉花耐盐相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胁迫因子。中国的盐渍土近1×108hm2,且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不断扩大,盐渍化土壤结构极差,作物难以正常生长,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在粮棉争地矛盾日益突显的情况下,棉花以其较好的耐盐性,逐渐成为盐碱地一种新的优势作物。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盐碱地植棉规模最大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3],中国植棉区内盐碱地约有1.7×108hm2,其中2.7×106

关键词: 棉花 耐盐性 遗传多样性 SR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老龄低效苹果园的特点和改造方法

现代农村科技 2014

摘要:河北省是苹果生产大省,苹果种植已成为河北省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近年来一些乔砧密植苹果园郁闭严重,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严重,管理费工费时,果实品质及产量下降,亩产量不足500kg,与一般丰产园亩产量2 000 kg以上相比产量相差很大,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效益和种植积极性。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和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滞育诱导及滞育茧的低温冷藏

昆虫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明确诱导管侧沟茧蜂Microplitis tuberculifer滞育的主要因子,在田间和室内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周期下管侧沟茧蜂的滞育率和滞育茧的最佳冷藏温度。【方法】田间实验分别从8月31日到9月25日每隔5 d在室外罩笼内释放管侧沟茧蜂寄生的粘虫幼虫,待寄生蜂结茧后统计子代蜂的滞育率。室内实验共设5个不同温度(16℃,18℃,20℃,22℃和24℃)和7个不同光周期(6L∶18D,8L∶16D,10L∶14D,12L∶12D,14L∶10D,16L∶8D和18L∶6D),分别统计寄生蜂在各个处理条件下的滞育率。【结果】在河北中部地区秋季自然条件下,8月底当日平均气温为24.4℃,日平均光照时间为12 h 51 min时,少数蛹(5.08%)开始进入滞育;9月25日,当日平均气温为17.2℃,日平均光照时间为11 h 36 min以下时,几乎所有蛹个体进入滞育,滞育率达到99.70%。在室内人工控制条件下,当温度为22℃以上,无论光周期如何变化,管侧沟茧蜂不能进入滞育,所结茧全部为非滞育茧。温度为22℃以下存在光周期反应,在温度16℃,18℃和20℃,光周期10L∶14D时形成滞育茧数量最多,滞育率分别为100%,89.75%和29.58%。可见温度和光周期二者共同影响管侧沟茧蜂的滞育。滞育茧在0℃左右条件下冷藏240 d和5℃左右环境条件下冷藏180 d,成虫的羽化率和寄生能力与发育茧差异不显著(P>0.05);0℃条件下冷藏300 d,滞育茧仍有79%可以正常羽化。【结论】该寄生蜂在秋季进入滞育主要是低温条件和短光照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滞育茧在0℃和5℃温度下至少可以保存240 d。这些结果对管侧沟茧蜂的大规模繁殖和滞育茧的保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管侧沟茧蜂 滞育 滞育诱导 光周期 温度 冷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寄主植物花器挥发性物质分析及其对绿盲蝽成虫的引诱作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绿盲蝽转主迁移过程中的趋花特性,本研究采用吸附法,获得了向日葵、棉花、玉米等寄主植物花器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利用GC-MS技术,分析并明确了其各自的主要组分及其对绿盲蝽雌雄成虫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3种植物花器挥发性物质对绿盲蝽雄成虫均具有较高的引诱作用,其中玉米花丝挥发物引诱作用最强。GC-MS结果表明,3种寄主植物花器挥发性组分差异较大,向日葵花器挥发物中主要成分为α-蒎烯,占50%以上,棉花花器挥发物中主要成分为间二甲苯,占25%以上,而玉米花丝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综合3种寄主植物花器挥发性组分,主要包括:a-蒎烯,间二甲苯、乙酸叶醇酯和松油烯。与反-2-已烯醛、顺-3-己烯醇、苯乙醛和苯乙酮等绿盲蝽引诱物质相比,3种花器挥发物中的α-蒎烯、松油烯和乙酸叶醇酯均表现了与其基本相当的引诱效果,尤其松油烯对绿盲蝽雌成虫的引诱率达70.59%,可望应用于绿盲蝽的田间测报及防治。

关键词: 绿盲蝽 寄主植物 花器 挥发性成分 引诱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赞皇大枣发展问题与对策

现代园艺 2014

摘要:赞皇大枣别名大浦红枣,是河北省著名的土特产品,为历代皇家贡枣。果实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百果之首"、"天然维生素之王"。因其充分成熟后,掰开果实可拉出金黄色糖丝,有"金丝大枣"之称。该品种是国内发现的唯一的自然三倍体枣品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赞皇大枣产量和面积逐年提高,目前,赞皇县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