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粮棉轮作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14

摘要:1技术概述粮棉轮作棉花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粮棉轮作制度的建立,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与养分条件,降低作物病虫危害,在此基础上选用增产潜力大的杂交棉品种,通过多种措施培肥地力,采用宽垄等行配置模式,辅以棉花生育期关键水、简化整枝等技术,实现棉花的简化栽培与高产目标。2技术要点2.1播前准备2.1.1土壤要求。要求地力肥沃,灌溉条件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2.1.2选择品种。大棵型杂交种,生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技术培训对农民追肥行为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对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所在村以及周边村庄农户,进行了技术培训对农民追肥行为的影响调研。结果表明:技术培训能够明显促进农民对玉米追肥技术的认知和采用。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部分农民即使认识到追肥有效,表达出追肥意愿,但最终还是会由于客观原因,导致追肥技术不能完全采用。故在进行科技培训时,可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辅助措施,提高技术的到位率。

关键词: 农民 技术培训 追肥技术 追肥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梨果实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性能分析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我国北方11个主栽梨品种黄冠、绿宝石、雪梨、鸭梨、丰水、南水、圆黄、黄金、华山、五九香和早酥的果实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果皮、果心和果肉中可溶性酚的含量,并对酚类物质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通过分别测定果皮、果肉、果心的乙醇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其所含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梨果心酚类物质含量高于果皮,果肉最低;2)在果心和果皮中均检测出熊果苷、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表儿茶素、香豆酸和芦丁8种酚类物质,而在果肉中检测出熊果苷、没食子酸、绿原酸、表儿茶素和芦丁5种物质;3)熊果苷、绿原酸和表儿茶素都为果肉和果皮的主要酚类物质,果肉中绿原酸的含量高于熊果苷,果皮则反之,果心所含酚类物质以绿原酸和熊果苷为主,且绿原酸的含量高于熊果苷;4)果皮、果肉、果心不同部位的酚类物质的含量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间均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酚类物质与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关系密切。

关键词: 酚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 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水灌溉对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咸水灌溉对芦苇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适宜其生长的咸水范围,为滨海咸水区芦苇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芦苇幼苗为研究对象,设定2~14 g/L之间7个咸水矿化度水平,以淡水灌溉为对照,研究芦苇在不同矿化度咸水作用下的形态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确定适宜芦苇生长的咸水矿化度范围.结果表明,随着矿化度的升高,芦苇的株高、茎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芦苇的分蘖数受盐分的影响较小,大于8 g/L的咸水处理,芦苇株高显著低于对照.随着咸水矿化度的升高,芦苇叶片质膜透性、Pro含量、MDA含量与抗氧化系统酶(SOD、POD、CAT)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 g/L咸水灌溉时,这些生理指标与对照间有明显差异.因此认为,芦苇耐盐性较强,矿化度低于6 g/L的灌溉水基本不影响芦苇幼苗的生长,芦苇可以在地下水矿化度低于6 g/L的区域种植,或适宜矿化度低于6 g/L的灌溉水灌溉.

关键词: 矿化度 灌溉水 芦苇 生理生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甜樱桃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河北果树 2014

摘要:综述河北省甜樱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限制产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提出促进甜樱桃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河北省 甜樱桃 限制因素 解决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点委夜蛾主害代为害夏玉米主要虫源及暴发机制分析

中国植保导刊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澄清二点委夜蛾主害代发生为害与小麦收获及玉米播种期之间的关系,2012年在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同期,饲养二点委夜蛾当日所产卵,并播种玉米,定期调查幼虫龄期发育进度和玉米幼苗叶龄生长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小麦收获并秸秆还田后二点委夜蛾1代成虫产下的卵发育而成的幼虫(2代幼虫),是二点委夜蛾为害夏玉米的主要虫源,与田间系统调查结果吻合。小麦收获前,1代成虫产卵不集中,不易造成危害;小麦收获后,高麦茬上覆盖麦秸所造成的有空隙的环境有利于成虫集中栖息并产卵,玉米播种后灌水造墒有利于卵的孵化和低龄幼虫生长发育,是造成危害的主要虫源;玉米播种7 d后成虫产的卵再孵化出的幼虫因虫龄小、玉米叶龄大,不易造成危害。以此为基础,揭示了二点委夜蛾暴发为害夏玉米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在小麦收获玉米播种期间处理好田间麦秸,破坏二点委夜蛾适宜集聚的生态环境,是治理该虫为害的关键。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期间采用农药集中杀灭成虫和低龄幼虫是减少该虫危害的重要防控措施。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主害代 虫源 夏玉米 暴发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用小黑麦适宜刈割时期及刈割次数研究

草原与草坪 2014

摘要:河北低平原区以中饲828和NTH1048饲用小黑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刈割时期及刈割次数对其生长发育,饲用品质及产草量的影响,测定分析了不同生育天数内株高、干物质积累量、鲜干比、茎叶比、茎数、粗蛋白含量及二茬草的产草量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饲用小黑麦的株高、干物质积累量、粗蛋白产量的变化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鲜干比呈递增趋势,茎数、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鲜草产量、茎叶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符合二次曲线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得出,饲用小黑麦1次刈割应在抽穗初期至抽穗期进行,且1次刈割产草量最高为48 119kg/hm2,优于2次刈割产草量,如春季进行多次刈割时,每次刈割应在拔节期以前完成。

关键词: 饲用小黑麦 刈割时期 刈割次数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土空间对黄瓜耗水及产量贡献率的影响

节水灌溉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生产上的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采用尼龙网(只允许水分通过)隔根形成不同的根土空间,分析不同根土空间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及产量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瓜期各处理日最大耗水总量表现一致,均表现为盛瓜期>末瓜期>初瓜期的耗水规律。和对照相比各处理黄瓜产量均高于对照,各处理产量贡献率均达到对照产量的100%以上。处理W20、W30、W40、W10产量分别比对照高出3.49%、2.21%、2.12%、1.95%。因此我们认为黄瓜10cm根土空间就能获得和对照差异不显著的产量。这将为黄瓜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黄瓜 根土空间 产量贡献率 耗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50g/L硝磺·氰草津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

杂草科学 2014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硝磺·氰草津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550 g/L硝磺·氰草津悬浮剂825~1 650 g a.i./hm2能有效防除玉米田主要杂草,其中对玉米田中的反枝苋防效最理想,对牛筋草、铁苋菜防效较好,对马唐的防效稍差,且本试验剂量范围对玉米安全。

关键词: 硝磺草酮 氰草津 玉米 杂草 防除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苹果矮砧密植树形构建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现代农村科技 2014

摘要:矮化密植栽培是利用矮化砧木的致矮原理使树冠矮小,实现密植,早产丰产。苹果密植栽培管理技术简单,省工省力,被越来越多种植者所认可。我国的矮化砧密植栽培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几年矮化密植技术的深入推广,其发展势头越来越明显,矮化密植栽培面积不断增大。矮化密植栽培果园,前期管理重点是树形构建,生产上在构建矮密丰产树形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