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冬季寒冷雾霾天气设施蔬菜管理应对措施

中国蔬菜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严寒和长时间的雾霾天气给越冬设施蔬菜生产造成重创,冻死、僵苗、僵果、药害、果实转色障碍产生的黄白果、叶片黄化、白化枯死、植株萎蔫、落花落果、花打顶等现象随处可见,面对这些灾害性天气,菜农在生产中存在哪些误区,又该如何应对?越冬茬口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补光增温问题,除要保障棚膜厚度、层数,保温被、草苫等覆盖物的层数、厚度等必要保温条件外,还需采取整枝打杈、剪半叶、疏老叶、适宜的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炒制对小米挥发性成分影响的研究

食品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小米和炒小米挥发性成分差别,小米和炒小米总共检测到6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小米46种,炒小米44种,为醛、杂环、醇、酮、碳氢、含苯衍生物、酸和酯类物质。小米中己醛、2-甲基-萘、(E,E)-2,4-癸二烯醛和十五酸为主要挥发性成分,炒小米中己醛、糠醛、(E)-2-辛烯醛和(E,E)-2,4-癸二烯醛为主要挥发性成分。炒制导致小米中醛和杂环类物质含量增加,碳氢和含苯衍生物含量大幅降低,对形成炒小米独特气味品质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炒制 小米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果肉质地性状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梨品种的果肉质地特性,探讨反映梨果实质地状况的评价参数,为研究梨的内在品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质地参数包括脆度、硬度、弹性、回复性、凝聚性、咀嚼性)和穿刺试验(Puncture test,质地参数包括破裂力、破裂位移、破裂能、屈服力、屈服位移和屈服能)对成熟期采收的14个梨品种的果实果肉质地进行测定,通过多元分析得出质地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基于TPA和穿刺试验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梨品种之间果肉质地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与‘鸭梨’、‘丰水’、‘美人酥’等相比,‘粉酪’、‘晚秀’、‘南水’等品种具有较高的果肉硬度、脆度和咀嚼性;与‘鸭梨’、‘丰水’、‘黄金’等相比,‘粉酪’、‘晚秀’、‘满天红’等品种具有较高的破裂力、破裂能、屈服力和屈服能。相对来说,不同品种之间的果肉破裂位移和屈服位移的差别较小。相关分析表明,除弹性、屈服位移和破裂位移外,梨果肉质地参数中脆度、硬度、回复性、凝聚性、咀嚼性、屈服力、屈服能、破裂力、破裂能之间相关性显著,大多呈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14个品种分为松软(如‘丰水’、‘黄金’、‘黄冠’等)、硬脆(如‘晚秀’)、坚硬(如‘粉酪’)等3种不同的果肉质地类型;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梨果肉质地的贡献率达到92.196%,第1主成分反映了果肉的咀嚼特性;第2主成分反映了果肉的弹性和屈服性;第3主成分反映了果肉的破裂特性;并且,在梨果肉质地中,果肉硬度、破裂力、脆度等对质地的影响较大,弹性和破裂位移次之。【结论】不同梨品种之间的果肉质地存在差异;梨果肉大多数的TPA参数与穿刺试验参数呈显著正相关;果肉硬度、破裂力、脆度是影响梨果肉质地的重要参数。

关键词: 质地多面分析 穿刺 果实质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氢吡啶对中国荷斯坦牛HSP70表达的影响

湖北畜牧兽医 2014

摘要:为研究二氢吡啶抗奶牛热应激的作用机理,以20头中国荷斯坦牛为材料,分别饲喂含0、100、150、200 mg/kg的二氢吡啶日粮,利用实时定量(q RT-PCR)技术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基因m RNA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二氢吡啶在高温热应激期可以显著提高中国荷斯坦牛HSP70的表达量,其中日粮中添加200mg/kg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mg/kg添加组(P<0.01)。

关键词: HSP70基因 二氢吡啶 实时定量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省份葡萄霜霉菌致病型的划分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 CSCD

摘要:对采自河北省、河南省和山西省的葡萄霜霉菌进行分离共获得11个菌株,在选定的8个葡萄品种上进行了致病型测定。经叶盘漂浮法与脱叶法比较,证明脱叶法更适合霜霉菌致病型的测定。确定了葡萄霜霉菌致病型的划分方法,将河北、河南和山西的葡萄霜霉菌的致病型分为两大类,为其他地区葡萄霜霉菌致病型的划分提供了依据,同时为科学防治葡萄霜霉病和搞好葡萄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葡萄霜霉菌 致病型 毒力 脱叶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孢囊线虫在田间的水平和垂直分布

植物保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燕麦孢囊线虫在田间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分别在小麦收获后玉米播种前和小麦播种前土壤翻耕后进行水平和垂直取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燕麦孢囊线虫在田间水平分布主要为聚集分布,翻耕对其水平分布影响不大;小麦收获后翻耕前燕麦孢囊线虫在田间垂直分布主要分布于5~10cm处,占取样深度土层孢囊总数量的35.8%,翻耕后燕麦孢囊线虫的垂直分布主要在0~15cm的土层发生变化,0~10cm的孢囊数量下降而10~15cm的孢囊数量增加。在0~20cm土壤中,翻耕前与翻耕后孢囊数量分别占孢囊总数量的89.4%和88.6%。

关键词: 燕麦孢囊线虫 水平分布 垂直分布 聚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草秋治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河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在河北省曲周县选择6个村庄的麦田进行春草秋治效果试验,不同村庄的小麦主栽品种不完全相同。采用对比试验设计,2013年11月中旬(小麦播种后1个月)利用自走式机械喷药机用苯磺隆150~18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施药,以不进行任何处理的麦田作为对照。2014年3月对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播娘蒿为该地区麦田的主要杂草;春草秋治可以有效降低示范方杂草的发生种类、田间频率和田间密度,降低播娘蒿的相对密度,个别地块甚至出现杂草灭绝的效果。春草秋治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关键词: 小麦 杂草 田间调查 发生种类 田间频率 田间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农大399在衡水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摘要:农大399是河北省2012年新审定的高抗优质小麦新品种,2012-2013年农大399在衡水地区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及衡水市科技支撑示范推广项目中,表现高产、多抗,并通过专家组的验收。结合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对栽培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农大399在衡水区域种植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农大399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骅示范区渤海粮仓建设工作成绩显著

现代农村科技 2014

摘要:黄骅市作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示范县,主要承担低平原雨养旱作区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以来,黄骅市政府将此作为提升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挖掘中低产田增产潜力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农业局、科技局、财政局、农开办等多个相关单位参加的领导小组。由沧州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标记的中美紫花苜蓿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栽培牧草。传统的育种方式对其产量及品质的改良幅度多年来徘徊不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对于品种的改良,一方面依赖于所掌握资源的数量,另一方面则是对其农艺性状遗传基础的了解程度。本试验基于SSR分子标记,研究现有中美两国的紫花苜蓿品种遗传变异,分析两国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为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紫花苜蓿重要产量与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优异标记、等位位点提供基础,为分子育种提供信息,加快育种进程。【方法】利用覆盖紫花苜蓿全基因组的40对SSR分子标记(每条染色体上选取3-9对SSR标记),采用基于测序的基因型鉴定技术对中美16个紫花苜蓿主栽品种的100个基因型个体(中国每个品种8个基因型个体,美国每个品种4个基因型个体)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利用基于混合模型的Structure软件分析紫花苜蓿的群体结构。设定群体数K的估计值范围为1-6,将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开始时的不作数迭代(length of burn-in period)设为10 000次,将不作数迭代后的MCMC设为100 000次,每个K值重复数为10次。采用了两种方法来确定最优的群体数K的值,结果由Structure Harvester和Distruct软件来展示。对Structure群体结构结果进一步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验证。根据群体结构结果,对全体材料及不同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40对覆盖紫花苜蓿全基因组的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446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范围为3-27个,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11.2个;基因多样性的变异范围为0.542-0.908,平均值为0.742;多态信息含量的变异范围为0.493-0.901,平均值为0.707。这些参数显示了中美紫花苜蓿所包含的遗传多样性信息含量较高。其中,mtic238、mtic188、bf111、afctt1、bf641851、maa660456、aw361等位点上表现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表明这些位点可以较好地反映中美紫花苜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适用于中美紫花苜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检测。就不同染色体而言,第二条和第八条染色体上分布的SSR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而第一条相对较低。基于混合模型的方法对紫花苜蓿全体基因型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两种不同方法均显示确定最优的群体数K值为2,中美两国16个紫花苜蓿品种共100个基因型个体基本按照来源分为两个亚群体,群体间有少量混杂的情况发生。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与群体结构的分析结果相一致。中国紫花苜蓿品种多样性略高于美国,但差异不显著。【结论】中美两国紫花苜蓿材料蕴含了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显示了较高水平的基因多样性。中美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紫花苜蓿种质多样性水平略高于美国。群体结构不严格按照来源国家的划分而区分,这一现象与紫花苜蓿异花授粉与广泛的基因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四倍体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