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商品农药质量鉴别方法
《现代农村科技 》 2014
摘要: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掌握一些农药标识知识,在购买和使用时就会有的放矢,避免购买过期、失效或不合格的农药。同时认真阅读农药标签,正确理解标签内容,对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农药,具有重要的意义。1标签识别农药质量作为市场销售的商品农药,按照我国规定,在其标签或说明书上应该标示出该种农药的类别、性质、质量及用途等。农药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可作为识别农药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登记准产上市农药的标签内容应包括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粘虫室内饲养方法的改进
《河北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了提高粘虫室内饲养的效率,满足实验室用虫需求,在传统饲养粘虫方法的基础上,对粘虫卵、幼虫、蛹和成虫的饲养器具以及操作方法进行了简化与改进:将产于塑料绳上的卵消毒晾干后,直接放于塑料保鲜袋中孵化;初孵幼虫置于33 cm×33 cm的100目锦纶纱养虫袋中饲养,3龄前用天然饲料饲喂,3龄后用人工饲料饲喂,直至幼虫老熟;将老熟幼虫放到35 cm×25 cm×10 cm的化蛹盒中化蛹,以吸水纸替代沙土作为化蛹介质。比较了饲养方法改进前后粘虫的卵孵化率,低龄幼虫存活率,粘虫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及化蛹效果。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的饲养技术相比,采用改进后的饲养技术饲养粘虫不仅操作简单、省工省时、工作效率提高,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卵的孵化率和低龄幼虫的存活率。改进前用塑料盒饲养,每盒饲养20头比较适宜,而改进后每个养虫袋可以饲养幼虫50~70头,且粘虫的发育和生殖参数与改进前相当。利用改进后的粘虫室内饲养方法,能够实现室内粘虫的继代繁殖和批量饲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棉铃疫病的9种化学杀菌剂筛选与评价
《河北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筛选出防治由苎麻疫菌引起的棉铃疫病的有效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22 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250 g/L嘧菌酯悬浮液、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对棉铃疫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不同杀菌剂对棉铃疫病的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和8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3次施药后对棉铃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7.74%、44.68%、36.54%和45.16%、44.68%、32.69%,防效相对稳定,可优选用于棉铃疫病的防治。
关键词: 棉铃疫病 苎麻疫菌 室内毒力试验 田间药效试验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俄罗斯苹果育种动向及主要进展
《河北果树 》 2014
摘要:全俄果树育种研究所(All-Russian Fruit Crops Breeding Research Institute),俄罗斯最早的果树研究所之一,距今已有近170年的历史,其前身为奥勒尔果树试验站(Orel zone fruit-berry experiment station),是当前俄罗斯苹果育种的主要研究机构之一,先后育成了51个品种,其中35个品种已取得了品种权保护,诸多优良品种广泛分布于当地、白俄罗斯、吉尔吉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低平原缺水区油葵高效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 2014
摘要:河北省低平原缺水区属半干旱地区,常年降雨量偏少。近几年,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有计划有步骤的减少耗水量较大的小麦种植面积已经是治理地下水超采手段之一。而油葵不仅是节水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通过早春播取代小麦,其经济、生态效益尤为可观。本文主要介绍了河北省低平原缺水区油葵高效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柳叶马鞭草耐盐性评价研究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柳叶马鞭草为试材,研究了NaCl单盐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并调查了种苗大田生长情况,以探明柳叶马鞭草的耐盐性。结果表明:NaCl胁迫使柳叶马鞭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明显降低,且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NaCl溶液浓度与相对发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柳叶马鞭草种子萌发的耐盐适宜范围是0.4%,耐盐半致死浓度为0.7%,耐盐极限浓度为1.2%;土壤全盐含量为2‰~4‰大田鉴定下,柳叶马鞭草实生苗移栽成活率97%,株高108.5cm,茎粗7.60cm,无盐胁迫症状,观赏性佳。试验表明柳叶马鞭草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和极佳的观赏性,可作为耐盐碱新优花卉在中度盐碱地区进行试栽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棉花成苗的咸水灌溉方式及矿化度指标确定
《农业工程学报 》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河北低平原浅层地下咸水,保障棉花生产,该文采用畦灌和沟灌2种造墒方式,设计5种灌溉水矿化度水平,开展了连续6 a的大田咸水造墒植棉试验,分析了不同造墒方式下灌溉水矿化度对棉花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灌溉水矿化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棉花齐苗率显著降低(P<0.05),由于棉花萌发和出苗阶段抗逆性差,棉花齐苗率显著降低时的灌溉水矿化度阈值年际间差异较大;2种造墒方式下棉花齐苗率与耕层土壤盐度显著相关(P<0.01),且相关方程的斜率相近,但畦灌处理的耕层地温和其他土壤性状指标优于沟灌处理,导致土壤盐度相同时畦灌处理的棉花齐苗率高出5.5~7.7个百分点;4 g/L以上灌溉水矿化度处理的耕层土壤盐度呈现出随灌溉年份增加而累积的趋势,因此长期灌溉对棉花齐苗率的负面影响存在累积效应。在保证与淡水灌溉相比棉花齐苗率不降低的情况下,畦灌和沟灌处理的适宜造墒水矿化度应分别控制在6和4 g/L以下,正常情况下畦灌较沟灌更有利于棉花齐苗和幼苗生长。该研究为指导当地咸水造墒植棉提供参考。
河北省设施茄子高效栽培技术集成
《中国蔬菜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高效栽培为核心,对不同茬口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不同模式的高效无害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使单位面积茄子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河北省茄子常年种植面积4.7万~5.3万hm2(70万~80万亩)。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较好,设施茄子生产已成为河北省蔬菜主产区菜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逐年加大,不同茬口没有筛选、确定专用品种,品种的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