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滨海盐碱地改良植棉技术——盐碱地改良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14

摘要:1技术概述河北省滨海地区有将近960万亩的盐碱地,经过适度土壤整理改造,可增加植棉用地500万亩左右。根据盐碱地含盐量程度不同,采用工程治理(修筑台田)、微工程治理、以及配套农艺措施,可实现在盐碱地上亩产籽棉200~250 kg的目标,对河北省稳棉增粮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2技术要点2.1盐碱地工程改良措施。对于轻度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低平原缺水区油葵-夏玉米套播栽培模式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河北低平原区干旱少雨、地下水资源由于超量开采而严重匮乏的局面,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对区域内两大主要节水作物油葵和夏玉米从栽培模式上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油葵-夏玉米双丰收的节水栽培技术。立足于河北低平原区生产和气候特点,从油葵和玉米的播种、管理、收获等技术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油葵 玉米 套播栽培模式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立枯丝核菌研究初报

植物保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菌丝融合群和致病力测定研究,对从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绿豆种植区分离的90个立枯丝核菌进行鉴定。在90个分离物中有71个属于AG4,占供试分离物的78.89%,2个属于AG2-2,占供试分离物的2.22%,另外17个分离物与标准菌株不融合,占供试分离物的18.89%;属于AG4的71个分离物中,55个与AG4完全融合(占77.46%),16个与AG4不完全融合(占22.54%)。在温室条件下采用人工接菌法对40个代表性分离物的致病力进行测定,发现不同分离物对同一品种的致病力存在差异,其中分离物R3、R6、R9、R35致病力最强,分离物R23、R31-1致病力最弱。属于AG-4的分离物R3、R6、R9、R35与其他供试分离物致病力差异极显著;属于未知群体的分离物R20、R29和R24之间致病力差异极显著;属于AG2-2的分离物R21、R31-1致病力较弱,且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绿豆 立枯丝核菌 菌丝融合群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拿大苹果抗寒砧木新系列介绍

河北果树 2014

摘要:1974年,加拿大以抗寒性为目标育成O系(渥太华)砧木系列,其中O3的抗寒性明显强于M26。近年来,加拿大农业及食品研究会以Malus baccta'Nertchinsk'与M26或M9杂交育成了一系列抗寒无性系砧木,即SJM(St-Jean Morden)系,从O3中芽变中选出了优良株系O3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梨PAL克隆及其在果实发育和机械伤害过程中的表达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鸭梨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序列,并分析其在果实发育阶段和机械伤害时的表达模式,为研究鸭梨褐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鸭梨PAL全长序列;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采用MEGA 5.1软件构建PAL蛋白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AL在鸭梨果实发育阶段及受机械伤害过程中的表达。【结果】在鸭梨中获得了2个含完整CDS区的PAL,分别命名为PbPAL1和PbPAL2。PbPAL1 cDNA序列全长为2 232 bp,含2 160 bp完整开放阅读框、60 bp的5′非翻译区及12 bp的3′非翻译区,GenBank登录号为GU906268.1;PbPAL2 cDNA序列全长为2 387 bp,含2 163 bp完整开放阅读框、14 bp的5′非翻译区及210bp的3′非翻译区,GenBank登录号为GU906269.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bPAL1和PbPAL2位于分子进化树的不同分支,PbPAL1与西洋梨(Pyrus communis)的PAL同源性较高,而PbPAL2与桃(Prunus persica)的PAL同源性较高。定量PCR分析表明,随着鸭梨果实发育成熟,果皮、果肉和果心的PbPAL1和PbPAL2表达量各异,但均呈下降趋势;且果实发育早期果心中的PbPAL1和PbPAL2表达量显著高于果皮和果肉。损伤处理可迅速诱导鸭梨的果肉褐变,果皮褐变出现较晚;同时,损伤刺激果皮和果肉组织中PbPAL1和PbPAL2表达上调。果皮中PbPAL1表达量在损伤处理后6 h达到高峰,而PbPAL2在损伤处理后48 h才显著上升;果肉中PbPAL1在损伤处理后1 h表达量开始显著上升,而PbPAL2在损伤处理后12 h才显著上升。【结论】鸭梨PbPAL1和PbPAL2属于2个不同的PAL类型,其表达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机械损伤过程中,两基因表达显著上调,表明其参与了损伤引起的组织褐变过程。

关键词: 鸭梨 苯丙氨酸解氨酶 褐变 机械损伤 果实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丝黑穗病对玉米产量损失程度研究

农学学报 2014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明玉米丝黑穗病对玉米产量造成的损失程度,对5个感玉米丝黑穗病品种进行发病情况观察及对产量损失影响程度的测定。经2个试验点调查发现,每个品种感病后部分病株都有分化穗的能力,一般分化穗株占病株数0.51%~14.64%,并且分化穗全部在病穗上位叶。其中病株分化穗表现为可授粉穗能够正常结实,并有商品价值;可授粉结实但灌浆不足,无商品价值;可授粉仅有粒型但未能灌浆;分化穗未能授粉等类型。结果表明少量病株分化穗株具有一定的结实能力,病株分化穗株结实产量比病株率减少损失0.13%~1.27%,因此玉米丝黑穗病产量损失率小于发病率。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病株分化穗株 玉米产量 损失程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业科研管理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天津农业科学 2014

摘要:总结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三年来的科研管理工作成效,并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管理,提高青年科技人员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说明了农业科研管理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科研管理 实践 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大葱害虫田间药效评价

农药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田间试验,明确10%溴氰虫酰胺OD防治大葱主要害虫大葱葱斑潜蝇、蓟马和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为大葱害虫的综合治理和该农药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的方法,于害虫发生期对大葱进行10%溴氰虫酰胺OD不同剂量的喷雾处理。[结果]10%溴氰虫酰胺OD对大葱斑潜蝇、蓟马和甜菜夜蛾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剂量36.0、27.0、21.0 g a.i./hm2处理均在第7天对葱斑潜蝇防效达到最高;在第5天对蓟马和甜菜夜蛾的防效均达到最高,防效均在80%以上。[结论]供试药剂10%溴氰虫酰胺OD对大葱斑潜蝇、蓟马和甜菜夜蛾可达到兼治的目的,且持效性较好。

关键词: 溴氰虫酰胺 大葱 斑潜蝇 蓟马 甜菜夜蛾 田间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枝条组织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了研究桃组织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以9个桃树品种的1 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进行了解剖结构观察和半致死温度(LT50)测定,并用恢复生长法进行了抗寒性验证。结果表明:9个桃品种的LT50在-25~-20℃之间,与-20℃低温处理后枝条的发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98;与枝条的木质部比率和木质部厚度/皮层厚度(木皮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6和-0.808;与皮层比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0。可以把木质部和皮层在枝条中所占比例作为桃抗寒性的形态结构鉴定指标之一。

关键词: 枝条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组织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子房內源激素与雄性不育及单性结实关系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茄子内源激素与雄性不育、单性结实之间的关系,以具有单性结实能力的茄子雄性不育系‘506’,不具有单性结实能力的不育系‘509’与其保持系‘510’为试材,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分析花前2d至花后6d子房中内源激素的含量与比值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系IAA和ZR含量均低于保持系,而ABA含量则高于保持系,但以上3种激素均为单性结实系‘506’大于非单性结实系‘509’;ABA/IAA+ZR+GA比值变化显示不育系浮动较大,单性结实系变化最为剧烈。因此认为,子房发育中内源激素的比例失调、IAA与ZR含量的降低、ABA含量的升高可能引起雄性不育,而IAA、GA和ABA含量的升高则与单性结实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茄子 雄性不育 单性结实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