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苗床主要病害防控药剂筛选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指导水稻生产、减药增收,以龙粳31为植物材料,采用生产中用量较大的几种壮秧剂,及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浸种剂、种子包衣剂设置14个处理进行药效试验,明确不同壮秧剂和种子处理剂对青枯病、立枯病、恶苗病等水稻苗床主要病害的防控效果.结果 表明:使用劲护浸种和苗元道壮秧剂育苗可有效防治黑龙江省苗床主要病害.其中,对青枯病防效84.72%,对立枯病防效93.06%,对恶苗病防效92.42%.同时,使用该方法育苗每100 m2苗床可节省成本50元以上.


黑龙江保护地西瓜嫁接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 2019
摘要:为解决黑龙江西瓜种植中,保护地内高温、重插、病虫害严重等问题,采用嫁接手段,从育苗、嫁接、管理等环节进行研究,整理一套保护地西瓜嫁接技术手段,以期提高菜农嫁接技术,从而提高黑龙江省保护地西瓜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黑龙江省笃斯越橘种质资源考察与分类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促进笃斯越橘的开发利用,以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对黑龙江省野生笃斯越橘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及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笃斯越橘立地环境类型主要包括低湿沼泽、潮湿慢岗、山顶3种;不同立地环境其土壤生态型差异较大,其中含水量在30%~60%,有机质含量在15%~25%,土壤pH在4.5~5.0。笃斯越橘叶片形状主要有分椭圆、阔椭圆、细长3种,叶尖形状分钝尖、渐尖2种,叶基形状分楔形、阔楔形、圆形3种、叶面状态分抱合、平展、反卷3种;果实形状分为圆形、扁圆形、长圆形、水滴型、椭球型5种,果实颜色分为蓝、暗蓝2种,果实风味分为甜酸、酸、极酸3种。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玉米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提高黑龙江省玉米病虫害防控能力,利用黑龙江省1990-2015年玉米生长全生育期的气象、植保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距平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气候变化对玉米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增率为1.89℃·10a~(-1),降水和日照的变化波动性较大,但呈现了明显的周期性,趋势变率达到为-10.8mm·10a~(-1)和-21.7h·10a~(-1);同时,玉米病害和虫害发生面积的上升趋势速率达到101.21万hm~2·10a~(-1)和206.57万hm~2次·10a~(-1),自2000年以后,大小斑病发生面积比例不断增长,已占病害发生面积的60%以上,虫害受灾面积超过500万hm~2次·a~(-1),虫害发生种类的复杂性、严峻性日趋严重。玉米全生育期温度变化是玉米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控制因子之一,与丝黑穗病、玉米螟、地下虫害显著正相关(P<0.05),降水与玉米大小斑病发生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频次占总播种面积比例每上升1%,玉米平均单产将降低3.98kg·hm~(-2)。


弱光对黄瓜不同品系幼苗叶片中苯丙氨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现代化农业 》 2019
摘要:试验选用耐弱光性不同的2个黄瓜品系M67和M14作为试验材料,于幼苗一叶一心时期进行弱光处理,通过对2个品系叶片中PAL、POD和PPO活性进行测定,分析黄瓜叶片中3种酶活性与弱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瓜幼苗中苯丙氨酸代谢相关酶PAL、POD和PPO活性在弱光处理前期快速升高,后期不同耐性系叶片中酶活性均不同程度降低,耐弱光品系M67叶片中苯丙氨酸代谢相关酶降低小于不耐弱光品种M14,说明耐弱光系具有更强的弱光耐受性.本研究结果明确了弱光对不同耐性黄瓜品系幼苗叶片中苯丙氨酸代谢相关酶的影响规律,为黄瓜种质资源耐弱光鉴定、筛选提供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