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露地豆角种植比较效益分析
《北方园艺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2—2019)》数据,采用纵向比较法和趋势分析法,系统分析2011—2018年黑龙江省露地豆角种植成本和收益的时序变化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期保证黑龙江省豆角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结果表明:2011—2018年黑龙江省露地豆角667 m2土地成本、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及总成本基本上均呈周期波动性增加的趋势。2011—2018年黑龙江省露地豆角667 m2产量小幅降低,出售价格上涨趋势明显,产值提高。黑龙江省露地豆角667 m2净利润、成本利润率呈降低的趋势。综上,要通过提高豆角出售价格及单位面积产量,来促进种植者增加收入。


面筋仪指标在强筋小麦育种及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二次加工品质是强筋小麦育种和食品加工的关键,目前,小麦二次加工品质指标较多,面筋仪指标具有简单、方便、高效等特点,且与其他品质指标存在相关关系.为了将面筋仪指标应用于小麦育种后代材料品质预测,并指导优质食品加工和生产,本文对面筋仪指标与蛋白含量、沉降值、粉质仪、拉伸仪等二次加工品质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与麦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谱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对面筋仪指标与面包、馒头和面条等制品品质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东北春麦区强筋小麦育种和优质食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面筋仪指标 湿面筋含量 面筋指数 小麦 品质 面包 馒头 面条


基于发展视角的黑龙江省农民教育培训变化探析
《黑龙江粮食 》 2020
摘要:农村实用人才是国家六支人才队伍之一,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分析,对黑龙江省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历程的动态分析,总结了其农民教育培训发展的典型做法.结合相关经验,归纳提出可采用"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为黑龙江省探索如何培养适应和服务农业强省建设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提供了方法,同时该路径具有可操作、可复制性,可在全国选择推广.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对比分析
《中外企业家 》 2020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及广泛应用引起会计行业的高度重视。为大数据的应用提供了创新性和可行性,对会计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大数据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将重塑会计体系,实现会计信息的自主管理,交易的参与者作为链上的节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推动审计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变革对会计领域的影响的研究分析,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会计领域研究,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基本原理的介绍,并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可行性分析,探索大数据技术在会计行业的应用发展方向,以及对审计的推动作用,将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实时水质预测模型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高频水质在线监测数据,结合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基于遗传-神经网络(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IGA-BPNN)的河流水质预测模型,实现对河流水质的实时预测预警.将该方法应用于美国波托马克河流中,对其水质参数浊度(TURB)和电导率(SC)进行实时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性能分析,以验证基于IGA-BPNN的河流水质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与BPNN模型的水质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GA-BPNN模型对水质参数TURB和SC有更准确的预测效果.同时,IGA-BPNN模型对正常平稳条件下的水质参数TURB和SC预测结果的区间覆盖率PICP分别为99.81%和100%,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IGA-BPNN水质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识别长时间的水质异常或瞬时显著的水质变化情况,可实现对河流水质的风险预警,最终可为河流突发水污染的应急处置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表河流 水质预测 改进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模型 预测区间


化学调控和氮肥对高密度下春玉米光热水利用效率 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高密度下化学调控和氮肥对玉米光合特性、籽粒灌浆及光热水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玉米密植抗逆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2018年哈尔滨区域玉米生长季,在大田高密度种植下(90000株/hm2),设置3个不同氮肥水平N100(100 kg·hm-2)、N200(200 kg·hm-2)和N300(300 kg·hm-2),7叶期喷施化控剂(玉黄金,30%胺鲜酯·乙烯利水剂),研究化控和氮肥对高密度种植下玉米生长发育和光热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灌浆速率、光热水利用效率(RUE、HUE和WUE)及产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施氮量200 kg·hm-2下达到最大.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化控和氮肥共同作用显著提高了叶片Pn和Fv/Fm,提高了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和灌浆速率,RUE、HUE和WUE显著提高,使产量得到进一步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灌浆速率与籽粒内源激素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RUE、HUE和WUE显著正相关.[结论]高种植密度下,200 kg·hm-2施氮量和化控显著改善玉米的光合特性,促进了籽粒灌浆进程,提高了光热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了产量.
关键词: 玉米 光合特性 化学调控 氮肥 产量 资源利用效率


针对植物保护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分析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20
摘要:为了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伟大目标,国家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但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地缘广泛、植物种类丰富多样,这给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难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运用、普及发展,反而为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帮助.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实现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动态监督、记录,有助于提高植物保护工作效率.文章将针对植物保护期间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